【鹽城】漫步范公堤 範堤煙雨啟舊思

范公堤位於長江口北面,北起阜寧,南到啟東和呂四,原是唐朝大曆年間黜陟使李承創築的一條捍海堰。後來未能修治,年久頹圮。一遇海潮,阡陌洗盪,廬舍漂流,人畜死亡,屢遭其害。宋朝天聖年間,范仲淹任泰州西溪鹽官,建議更築,一載完工。因之農事、鹽課兩受其利,遂使瀉鹵地,化為良田,民得安居,其功甚大,人民頌之為范公堤,堤長一百八十里。後經歷朝多次修築,亙三百餘里,統稱范公堤。

范公堤所在地,即今天通榆公路。明萬曆年,東門外建有範公祠,前築一亭,名景範亭。雨中登亭遙望,煙柳蒼茫,啟人幽思。如今範公祠舊址已建成為東閘新村。

清人高岑題《範堤煙雨》詩曰:

拾青閒步興從容,清景無涯憶範公。

柳眼凝煙眠曉日,桃腮含雨笑春風。

四圍碧水空濛裡,十里青蕪杳靄中。

踏遍芳齡一回首,朝暾紅過大堤東。

歷史掌故

最初建成的范公堤,大致從鹽瀆到東臺沿線大約有百把公里,海堤堤高5米,堤底寬10米,堤面寬大約有3米,在河穿堤入海的地方弄磚頭、石頭圍襯,而且在堤裡向種柳樹植草皮,加固堤防,施工技術非常完善。

古人登范公堤東望,堤外有煙墩(烽火墩)七十餘座,遠近相接,如有兵變匪警,即在墩上點火報警;還有潮墩(救命墩)103座,漲潮時,趕海人爬上潮墩避難。煙墩、潮墩星羅棋佈,海霧飄忽,茫茫蒼蒼,別是一番風光。

宋代天禧年間(1017-1021),范仲淹剛過而立之年,調任泰州西溪(今東臺)鹽倉監。天聖中,范仲淹滿懷“有益天下之心”上書泰州知州張綸,建議急速修復捍海堰,以救萬民之災。時有人責范仲淹越職言事,范仲淹回敬道:“我乃鹽監,百姓都逃荒去了,何以收鹽?築堰擋潮,正是我分內之事!”也有人以築海堰後難以排水,極易出現積潦而予反對。誰知張綸熟知水利,言道:“濤之患十之九,潦之患十之一,築堰擋潮,利多弊少。”於是採納了范仲淹建議,奏請朝廷批准,並命范仲淹負責修築泰州捍海堰。

宋代天聖二年(1024),范仲淹徵集兵夫四萬餘人興築海堰,時值隆冬,雪雨連旬,潮勢洶湧,迫岸而來,兵夫因驚慌失措,四處逃散而陷入泥濘中淹死二百餘人。有人趁機上書朝廷,反對修堰,於是朝廷決定暫行停工,並派淮南轉運使胡令儀到泰州查勘實情。胡令儀系河南開封人,曾於宋代淳化、至道年間(990-997)任如皋縣令,深知古捍海堰年久失修,農田、鹽灶和百姓生命財產難以保障。察看後,胡令儀與張綸聯名奏明朝廷,獲准繼續開工。

天聖四年(1026),范仲淹的母親謝氏去世,范仲淹離任回籍守喪。其間,范仲淹屢次給張綸寫信,請張綸無論如何要將捍海堰修成,並表示若有事故,朝廷追究,他願一人獨擔其咎。

天聖五年(1027),張綸負責捍海堰工程指揮,於當年秋施工,第二年春完成,前後歷時四載,終將捍海堰修成。堰長25696。6丈(合71公里),堰基寬3丈(合10米),高1丈5尺(合5米),頂寬1丈(合3。3米)。堰成後受益顯著,“來洪水不得傷害鹽業,擋潮水不得傷害莊稼”。外出逃荒的兩千餘民戶迴歸家鄉,百姓得以安其生,農灶兩受其利。

人們雖為主持完成工程的張綸立了生祠,但後人仍未忘記首倡和實際促成者范仲淹。從明代以後,人們即將阜寧至呂四的海堤統稱為范公堤。明嘉靖七年(1528),海安在西寺為其建范文正公祠。清代乾隆十九年進士、西場仲鶴慶詩讚范仲淹:“茫茫潮汐中,磯磯沙堤起。智勇敵洪濤,胼胝生赤子。西塍發稻花,東火煎海水。海水有時枯,公恩何日已。”當能表達後人敬仰、緬懷之情!清雍正十二年(1734),河督高斌於栟茶、角斜續修范公堤。

民國20年(1931)洪災後,劉莊、白駒至海安一段范公堤100餘里均加寬至4-9米,10天竣工,投工16萬個。明清兩代,堤東逐漸淤積成平陸百餘里,但此堤仍有“束內水,隔外潮”之效。延續數十年,堤東不少地方已成良田,阜寧至東臺一段堤身築成公路,成為通榆公路之一段。海安境內范公堤從原舊場通海橋至角斜鎮大碼頭段,建國後改作栟角公路,大碼頭至李堡鎮、原北凌鄉之堤,除少數尚存殘跡外,大部分舊堤已削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