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風物丨神奇的青龍"出米巖"

開欄語

桂林不僅有著冠絕天下的山水風光,淳樸的民風、獨特的地域文化也同樣令人迷戀。

農耕、節慶、服飾、飲食起居、婚喪、建築、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在這幅包羅永珍的“桂林風情畫”裡,一切都顯得濃郁又色彩斑斕。現在,我們推出“桂林風物”欄目,並且面向社會徵集稿件。

這將會是一個以圖片為主的欄目,刊發的稿件將展示桂林(包括各縣、區、市)獨特的風光、景物。徵稿期待圖文並茂,美圖多多益善,讓人一看就想動身前往的最好。請在稿末附上姓名、性別、聯絡電話、身份證號碼及銀行賬號等有關資訊,一經採用即付稿酬。

歡迎熱心讀者將稿件傳送至:

桂林風物丨神奇的青龍"出米巖"

風物·神奇的青龍“出米巖”

在桂林平樂縣青龍鄉有一個巖洞叫“出米巖”,因為一個神奇的傳說聲名遠播。

“出米巖”顧名思義,就是能出米的巖洞。這巖洞還與兩個不尋常人物有著關聯:一是康熙年間因“甲寅之變”,從平樂府城“金沙庵”前來避世修學的修然大師;一是平樂才子、康熙年間的進士袁景星。

“出米巖”這個遠離邑城的洞穴,就此平添了許多文化色彩。

修然大師避世出米巖

出米巖,古稱乳洞,洞開形如半月。清代《平樂縣誌》中記載:“出米巖在樂山裡,石峰千仞,豁然洞開,巖形如半月,天宇清曠,地勢平爽,不似他巖之幽暗險溼,荒廢已久。甲寅之亂,有僧曰‘修然’者避世於此,隨巖中地勢締造精舍。不十年,頓成名勝……”修然大師來歷不詳,但上至平樂府官員下至黎民百姓,都對其頗為敬重。修然大師的到來,讓出米巖聲名鵲起。

通往出米巖山門的是一條石蹬路,從進入第一個石門檻開始算起,有四五十級石級,路倚石壁而行,險峻雄奇。石階盡處便是巖口。在巖口建有石門,門上橫石緊扣,石上鐫有“出米巖”三個大字。門內左側有康熙年間立的《重修出米巖》和《獅子巖記》兩塊石碑,圍牆內側由19塊小石碑鑲築而成的《重修出米巖小引》。《獅子巖記》記錄了重修出米巖施主捐贈的情況,當時有平樂府、平樂縣、恭城縣官員、貢生及眾多的紳士、善眾等。

夕陽斜照下,出米巖分外古樸典雅

從石碑右旁拾級而上,便見一巨大洞堂,足有300多平方米。堂中寬平如掌,右側可見3塊數十噸的巨石,古時僧人稱為“石空堂”。史載,當年在石空堂中置一尊巨大佛像。石空堂之後為妙明殿,是僧人誦經的地方。如今這些已不復存在,堂內只剩零星的石碑及規整的青石塊、石門檻之類。整個大堂寬敞明亮,乾爽潔淨,空氣清新,冬暖夏涼。

在石空堂前向左轉,沿石級而上,就到了一個可容數人的小平臺。再往裡走十多步,便見巖壁內有一約拳頭大小的泉眼,光滑而細膩。泉眼周圍懸掛著許多鐘乳石柱,泉眼下鋪滿了白色石鱗,似有水流淌過的痕跡,酷似大米撒落在地之狀,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出米洞”了。

貪心和尚“鑿斷仙糧種”

出米巖有一個在當地家喻戶曉的故事。

相傳明朝年間,不知從哪來了一個老和尚,在出米巖這一帶化緣。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出米巖。每天從巖裡的小洞眼流出來的米,剛好夠他一個人吃,於是他就在出米巖定居。

出米巖勝景——半月洞天

幾年後,又來了一個和尚,他來到出米巖,看到老和尚銀鬚飄逸、紅光滿面,又不用到處化緣,感到很奇怪。原來發現這個巖裡有一個神奇的小洞眼,它會出米,這時出的米多了,剛好夠兩個和尚吃。後來,有一個和尚想把米存起來,偷偷拿到集市去賣,嫌出米太少,於是找來工具想把小洞眼鑿大。沒想到這一鑿就把出米洞鑿壞了,從此無米流出,和尚也悄悄地走了。

清朝一詩人為此惋惜,寫下《題出米巖》一首,詩云:“巖中穿一孔,玉粒何時湧?饕餮是何人,鑿斷仙糧種!”

“一柱挑兩碑”的奇觀

從出米洞走出,便是出米巖口的邊緣。向前俯瞰,下臨莫測,外有軒欄,裡可坐數十人,古稱懸空樓。據清通政袁景星《游出米巖記》描述,修然大師避世於出米巖十餘年,隨巖地勢修造山門佛堂,巖下栽樹種竹。懸空樓內為諸僧方丈,就崖依石,如蜂房水窩,頗有杜甫“天闕象緯逼,雲臥衣裳冷”之詩境。

在懸空樓上憑欄遠眺,青山點翠,雲影天光,無論晴霽清風,還是寒山迷雨,都別有韻味。

出米巖坐東朝西,晴日黃昏,紅霞如練,夕陽的餘暉照射進來,恰似佛光降臨,讓人心曠神怡。佛門嚮往西天,追崇佛光,這大概是當年修然大師為何選擇在這密林深巖修學的緣故了。

“一柱桃兩碑”奇觀

走進出米巖,沿石級而下,在山腳左側,是圓寂僧侶的墓地。在距離山腳約一丈高的一個平臺,倚石壁懸掛著一根鐘乳石柱,石柱的兩邊分別立有高約1。5米的兩個石碑,一個是“共證菩提”碑,另一個為“同登彼岸”碑。石柱懸掛在石壁上,彷彿從天而降,又植入地裡,構成了“一柱挑兩碑”的天然奇觀。

據考證,“同登彼岸”碑為康熙四十五年,由賜進士懷遠將軍、廣西平樂協中軍都司僉郭鎮邦撰寫;“共證菩提”碑文則是清代康熙年間平樂大才子袁景星所撰。

“袁通政”兩游出米巖

袁景星,康熙年間進士,入朝為官二十多年,歷任中憲大夫、通政使左通政、太常寺少卿,通政使司左右參議、內府光祿寺少卿等職,俗稱“袁通政”。

袁景星祖籍平樂橋亭鄉玄壇村,出生於青龍鄉平西村的塘邊山。袁景星與出米巖有較深的淵源。其父袁啟翼,明崇禎年間推官。曾兩次外出任職,又屢遇時變回到家鄉避禍。袁景星的童年、少年就在平西村讀書。閒暇之時,其父常攜友人及家人到出米巖遊玩,出米巖給袁景星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康熙二十六年冬(1687年),因朝內朋黨紛爭,遭人嫉謗,時年53歲的袁景星辭官離京回平樂。休歸後,曾經多次受修然大師之邀到出米巖遊玩,併為出米巖題額留字。袁景星均因事羈,直到修然大師圓寂都未能成行。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修然和尚的弟子照亮又來相請。於是,60歲的袁景星與好友重遊出米巖,並寫下《游出米巖記》。在文中,他回顧了自己十二歲時,父親因明朝“甲申之變”避亂平西,曾帶自己及友人遊玩出米巖,以及幾十年間出米巖的變化,並記敘了自己攻讀、科考、為官、隱退平樂的經歷,感慨時光易逝,世事無常和人生維艱……

如流淌著白米的“出米洞”

出米巖下有一口直徑約30釐米大小的山泉水井,該井水清如鏡,用手觸及,頓覺清涼。據傳可當酒供人飲用,當地人稱之為“出酒井”。一天,村人在取酒時,對著“出酒井”說:“井酒香,井酒醇,可惜無糟來養豬。”話音剛落,只見從山上飄下來一條白綢,上書:“天高不為高,人心最為高,井水作酒飲,還嫌沒酒糟!”從此,酒井再沒有酒味了……

歲月不居,時光易逝。

轉眼間,幾個世紀過去,斯人已去,物是人非。然而,修然大師篳路藍縷、開山修學的身影似乎歷歷在目。還有,那位為一面信諾,訪求深山古庵的學士,彷彿還在那寒山迷雨的山道中蹣跚前行……

桂林日報社新媒體運營部出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