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邯鄲“回車巷”,一個巷子的三個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趙國有位名將廉頗,趙國還有位名相藺相如,他倆從不合到精誠合作,這其中有著很多有趣的故事,都發生在趙國邯鄲。這裡是著名的“回車巷”,他倆就在此地匯車,藺相如主動把道路讓給廉頗,彰顯了他博大的胸襟。這是也被老邯鄲人叫做“城裡”,這裡也是在經過重新開發整修翻蓋後首度開放,夜景很美。

現為邯鄲市文物保護單位。

這段故事有三個成語典故——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將相和

廉頗是趙國的良將,他戰功赫赫,被拜為上卿。 戰國期間秦國常常襲擾趙國,邊境的百姓生活在戰戰兢兢之中,公元前282年秦國派使臣來趙國,說想用十五城換趙國的和氏璧,於是藺相如就帶著這塊寶玉來到了秦國,當面揭露秦王的陰謀並巧計完璧歸趙,因為國爭譽立功,被列為上卿,位居大將廉頗之上。廉頗不服,認為自己攻城野戰功勞最大,而藺相如不過只有口舌之勞,且出身微賤,揚言見面時總要給他難堪。為此,藺相如為顧全國家大局,常稱病不與廉頗同時上朝爭名列,對廉頗處處退讓。

有一次,二人途中相遇,因道路狹窄無法相讓,藺相如便主動退入小巷,請廉頗先行。他的門客以為藺相如膽怯怕死,有的想辭去。藺相如阻止而問之:廉頗與秦王哪個厲害,秦王那麼厲害我還不怕,為什麼獨怕廉頗?當前強秦不敢輕易進犯趙國,是因為趙國有我們倆人擔負重任,“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

負荊請罪——廉頗聞之很受感動,明白了藺相如讓他的道理,便脫了上衣,揹著荊條,到藺相如門前請罪,他羞愧地對商相如說:“我真是一個糊塗人,想不到你能這樣地寬宏大量!”。從此兩人和好,結為生死之交,同心協力,共衛國家。這也就是為後世廣為傳頌的負荊請罪的故事。

將相和——因此,傳頌著“將相和”之故事,為歷代人民所讚譽。正所謂古詩云:相如回車為趙國,廉頗負荊痛悔過。

趙國邯鄲“回車巷”,一個巷子的三個成語典故

趙國邯鄲“回車巷”,一個巷子的三個成語典故

趙國邯鄲“回車巷”,一個巷子的三個成語典故

趙國邯鄲“回車巷”,一個巷子的三個成語典故

趙國邯鄲“回車巷”,一個巷子的三個成語典故

趙國邯鄲“回車巷”,一個巷子的三個成語典故

趙國邯鄲“回車巷”,一個巷子的三個成語典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