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龍陽之好的典範:皇帝寧願起床斷袖,也不願吵醒他人!

當今社會,不管是男男戀還是女女戀,似乎都可以接受了,但是如果兩個男人在路上手牽手,甚至做更親密的事情的話,還是會引來異樣的眼光。

在中國人的眼中,到了該結婚的年齡,找個異性談戀愛,然後結婚生孩子,簡單而普通。可是不喜歡女人的男人也不在少數。

古代龍陽之好的典範:皇帝寧願起床斷袖,也不願吵醒他人!

圖片:古代女子相處劇照

中國的包容力從古到今都非常強,不管在哪一方面都是如此,而喜歡同性別的,也算是古代對婚戀關係的包容吧。這股風氣最早出現在周朝,當時叫“男風”。

雖然封建王朝一直都把這當作是一種恥辱,但是卻從來沒有哪個國家把喜歡“男風”當作是一種犯罪,有些朝代反而覺得非常時尚。這就導致中國史上“男風”一直都比較盛行。

古代龍陽之好的典範:皇帝寧願起床斷袖,也不願吵醒他人!

圖片:封建王朝時期的“男風”劇照

男男相戀,古代又稱之為“斷袖”,關於“斷袖”的由來,還有一個小故事呢。

據《漢書。佞幸傳》中所記載,漢哀帝身邊一個名叫董賢的男子,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為漢哀帝跑腿。董賢此人五官長得非常漂亮,簡直比後宮女子更加嫵媚。

再加上整天和皇帝在一起,又聽話,時間長了,皇帝便喜歡上董賢了。董賢從得到皇帝的寵愛以後,天天和皇帝同吃同住,出行也和皇帝同乘,兩人幾乎整天都膩在一起。

有一天,皇帝拉著董賢雲雨過後,必須起來上早朝了,可是他的衣袖卻被董賢壓住了。漢哀帝疼惜董賢,捨不得那麼快叫醒他,於是割下了自己被董賢壓住的衣袖。

古代龍陽之好的典範:皇帝寧願起床斷袖,也不願吵醒他人!

圖片:漢哀帝捨不得叫醒他劇照

所謂的分桃,講述的則是衛靈公和彌子瑕之間的故事。這兩人之間也有超乎尋常的關係。有一天,他們在院子裡面遊玩,彌子瑕路過一顆桃樹的時候順手摘下一個桃子,並且咬了一口。

桃子非常香甜,彌子瑕吃了一口後就把桃子送到衛靈公手裡,讓他也嚐嚐。衛靈公笑著對他說:“原來你那麼愛我啊,連一個桃子都要和我分享。”

古代龍陽之好的典範:皇帝寧願起床斷袖,也不願吵醒他人!

圖片來源於網路:香甜可口的桃子

“龍陽之好”,則是一段君臣之間的戀愛典故,故事的主角是魏王和龍陽君。魏王與龍陽君也是一對戀人,平日裡非常親密。和魏王相比,龍陽君倒是無法做到那麼坦蕩,他總擔心自己的行為會遭到天下人恥笑。

魏王為了討好自己的心上人,特地下令舉國上下不可以討論美人,直接向全天下表明自己只愛龍陽君。?像魏王這麼直接向男寵表達愛意,並且用實際行動保護男寵的,古往今來甚是難得。

不管是“分桃”還是“龍陽之好”又或者是“斷袖”,都是一段愛情故事。可是男人與男人之間的這種非正常的感情,卻註定得不到眾人的祝福。

古代龍陽之好的典範:皇帝寧願起床斷袖,也不願吵醒他人!

圖片:向男寵表達愛意劇照

從原則上來講,結婚生子原本是男人和女人共同來完成的,只有這樣才能延續血脈。如果男人都和男人在一起了,又怎麼延續香火呢?這樣一來,男人連自己肩負的責任都無法履行了。

儒家作為中國的主體思想,對於男人之間的這種行為更是直接禁止。就連向來悲天憫人的佛教都不容許這種情感的存在。男風之好,其性質雖然沒有紅杏出牆那麼惡劣,但是所造成的後果卻比出軌更加嚴重。

中國那麼看重禮法,不允許這種特殊行為的存在,卻偏偏有無數男人做出這種選擇。古人的婚姻制度畢竟和現代有很大的差別,古代男人是可以娶很多妻子的。

如果一個男人在疼愛男人的同時,又娶了妻子生下孩子,這樣一來,男人的社會和家庭責任都履行了,而且還全了自己的愛好。在香火沒斷情況下,男人怎麼玩都是沒有問題的。

古代龍陽之好的典範:皇帝寧願起床斷袖,也不願吵醒他人!

圖片:男風之好劇照

《世說新語》曾記載過一則非常有趣的故事,山濤在自己家招待嵇康和阮籍,到了晚上,兩個客人還睡在同一張床上。山濤的妻子就住在隔壁,她偷偷的挖了一個小洞,透過洞眼整整看了一宿。

古代龍陽之好的典範:皇帝寧願起床斷袖,也不願吵醒他人!

圖片:偷偷看了一宿劇照

時至明朝,上層社會男女通吃已經算不上什麼新鮮事了。當時民風極為開放,那些喜好男風的人從不感到羞恥,反而以豢養男寵為榮,就連明熹宗也養起了男寵。

嚴世蕃對這種事情更是喜愛至極,為了一對孌童,竟然到了茶飯不思的程度。明朝時期,有很多達官貴人都會在家裡豢養孌男,等到這些孌男長大成人後,並不會因為曾經被豢養過而難堪,同樣可以娶妻生子。

清朝時期同樣還有男風存在,《紅樓夢》裡面的賈寶玉,就曾和蔣玉涵交換過貼身使用的汗巾。同樣是蔣玉涵,薛蟠調戲他的結果卻非常嚴重,白白被約到無人的地方打了一頓,還被丟下了河裡,弄得可憐兮兮的。

古代龍陽之好的典範:皇帝寧願起床斷袖,也不願吵醒他人!

圖片:賈寶玉和蔣玉涵交換汗巾被薛蟠撞見劇照

當現代人回過頭來看看古人的男風時,反倒覺得沒什麼奇怪了,現在都可以結婚了,古人男人與男人在一起又有什麼關係呢?不過是時代不同,受到的教條也不一樣罷了。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