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華山鎮"張靛池莊",說說村名的由來…

文:雪兆豐年

圖:部分來自網路

史料部分來自網路

張靛(dian)池村位於豐縣東南三十里,華山鎮小龜山北四里尹長莊大隊村東。方園一公里,張姓佔百分之八十,其餘有尹、徐、邊、柳五大姓,該村民風淳樸,水深土厚,耕織傳家久,經書濟世長。

豐縣華山鎮"張靛池莊",說說村名的由來…

據《古豐東華張氏族譜》記載,張靛池始遷祖浦公從明朝洪武五年,從山西平陰府洪洞縣,遷至山東省微山縣張橋村。

清乾隆十七年(1740)秋,大雨連綿一月,微山湖漲大水,莊稼淹沒,顆粒無收,房屋倒塌無棲身之地。於是秋後,先祖帶領全家人從張橋陸續遷居豐邑東華山陰四里的小龜山角下,見其地有鸞山鳳嶺之秀,藍水暖泉之佳,便攜家人居此下來。先祖合葬村南華山仙鶴投水形,一戌辰乾巽向。至今己繁衍二十五世,一百六十五戶,人口達六佰玖拾餘人。

清乾隆六年,1741年辛酉孟春月,進士出身誥授朝儀大夫和山東泰安府事加三級前戶部清吏正朗徐大裕,在《微山縣張橋續修張氏族譜系》中,就有豐邑張靛池莊名。

曾在豐縣白光華先生的一篇文章中得知,明朝時期的此村,均因歷史上有種藍草,制藍靛而得名。相傳張姓始祖祖傳了種藍草,制藍靛的技術,歷史上這一帶,地窪水深,土地肥沃,故人在此種藍靛,這裡傳承著種藍靛,泡製藍靛,用藍靛染布製衣服的習慣。

豐縣華山鎮"張靛池莊",說說村名的由來…

種植藍草既是傳統產業,也是人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全靠種植藍草來維持生活,入冬後,兼扭毛鞋,打茅窩孑為輔。

蓼藍草,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板藍根草,它裡面一種成分叫靛藍,可以把白布染成藍色。它的栽培與製作具有悠久的歷史,傳說春秋戰國時期,人民就用它來染布製衣。藍靛的主要用途,既能染布,又可藥用。藍靛不僅自己染線,染布,還作為產品拿到集市上銷售,是民間人民染布的主要染料。

藍草種子很少細小,形似杉木種,三月清明前後採種,以土地潮溼的地方為宜,五月整地理墒搭棚育秧,六月份移栽。藍靛長到二至三尺,葉杆翠絛,其味芳香,持有特色,七至八月份採割浸泡。

浸泡藍靛需挖一個圓形坑,四圍坑底用青磚砌好,用石灰填補好縫隙。把割來的藍靛草堆在它裡面,用木,石頭壓在上面,避免水面飄動。浸泡三至四天,等葉子腐爛滲出深藍色水汁,再把藍草葉渣撈乾淨,用一定比例的石灰撒在池中攪混,使池中浪起伏,浪花泡味不斷。

兩小時後藍靛自然沉底,在把大池中的藍靛,順水槽放入小池中,藍靛沉底後,從小池中排水,剩下就是純真藍靛。把藍靛舀放籮筐中的布袋裡,待水自然濾出,風乾在,挑回家中,倒入麵缸內,可存放半年至一年之久。

豐縣華山鎮"張靛池莊",說說村名的由來…

藍靛的製作的關鍵是石灰的比例,不宜過多量,也不能太少,最好用當年新燒的石灰。石灰少顯深藍色,染不上布,染出的布較青。好的藍靛,深色略紫紅色,染出的布黑裡透紅,銷售價格也高。如果石灰量過大,製出的藍靛顯灰淡色彩,似鵝鴨的糞便,不光亮,染出的布不鮮豔。

據老年人講,在清朝末年,民國初期,張靛池村種植藍靛己具規模。家家種植藍靛草,戶戶會泡製藍靛,藍靛走俏時,全村所有的土地′幾乎全部都種上了藍靛草,整個村莊中,光浸泡藍靛草的大池子就有三百至四百餘個,價格最高時,一斤藍靛賣到二十五塊銀元,或一千五百斤糧食。

由於種植藍靛效果顯著,一批大戶應運而生。三十畝至五十畝地不在少數。附近尹常莊村的尹克亮,張莊村的尹建友,尹小樓村的陳蘭章,也引種藍靛草種植,泡製藍靛,做起染布的生意。華山集就有三家大染坊,大毛樓的馮守信染坊,華山街尹魁庭染坊,陳家染坊,生意興旺紅火。

豐縣華山鎮"張靛池莊",說說村名的由來…

每年藍靛未收割時,就有不少客商來訂購藍靛了。豐縣、沛縣、濟寧和徐州大染坊的客戶,又來哄抬價格,爭奪市場,搶購藍靛,有的上門住十天半月,訂貨等貨,生產藍靛已成一項熱門生意。

從華山鎮張靛池村,能夠大面積種植藍靛草,說明他們己較完整了掌握了一套種植的先進技術,並以此技能大批次的生產藍靛,上市銷售經營,其產量,質量上乘,倍受客戶歡迎信賴,可謂聲名遠揚,否則這個莊名是喊不起來的!

歲月滄桑,物換星移。

張靛池一個響噹噹的村名牌,它屹立在豐沛縣古道邊,站立在芳菲遍野的空間裡,向後人講述著它的前世今生。它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一樣,向遠方的親人招手,鼓舞看一代又一代的親人們,從這小山村出發,走出華山,走出遼闊的世界,它給歸鄉的家鄉兒女,指引著回家的方向,像一盞明燈,好讓那些飽經風霜的心靈,得到安慰,好讓那些疲憊的身軀得到暫時休息。

豐縣華山鎮"張靛池莊",說說村名的由來…

豐縣華山鎮"張靛池莊",說說村名的由來…

張氏始遷祖碑亭

張靛池,而這小小的村莊才永遠是他們棲心的港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