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很少有人留意到,在內環高架下、連線南浦大橋的地方,有一座在上海罕見的、儲存完好的晚清建築。高牆大院內,卻總是遊客寥寥,頗顯神秘。這座建築,就是在上海近代史上非常有名的三山會館。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差點被拆的清代古建築

1985年,上海正準備動工修建南浦大橋,按照當時的建造計劃,拓寬的中山南路和大橋引橋正好會穿過三山會館。當時對於這座建築的去留爭議很大,最後,上海政府決定將建築往南平移30米,來化解這場“拆除危機”。這也開了上海建築平移的先河,此後的20年,上海城市建設節奏加快,歷史建築“平移大法”多次被使用,最有名的莫過於1993年外灘天文臺的平移了。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1989年,平移後的三山會館對外開放;作為滬上唯一儲存完好,並對外開放的晚清會館建築。但奇怪的是,這個免費景點仍然在上海非常冷門,許多本地人都未必聽過。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閩南風格濃郁的晚清會館建築

三山會館由舊址和陳列展覽館兩部分組成,通常剛進入大門的遊客,都會被紅磚牆下的那塊上海市級文保石碑吸引,便開始從這裡參觀。會館四面被10多米高的清水紅磚風火牆圍合了起來,本應黛瓦白牆的觀音兜,卻用海派風格十足的紅磚砌成。穿過狹窄的券門,便是豁然開朗的中庭,這裡坐落著真正的三山會館。這是一處閩南風格濃郁的清代建築;三山,即福州的別稱。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上海的會館、公所起始於清初,並在1843年開埠得到空前發展;據史料記載,鼎盛時期上海的會館公所多達400餘座,大多沿黃浦江和老城廂一帶而建,它們在助推上海近代化程序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清宣統元年(1909年),福建果業商人集款重建滬南果桔三山會館,用於同業討論商務、祭祀天后。新中國成立後,會館曾被用作學校校舍,70年代末學校遷走後會館曾險些被拆除。後確定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舊址後,才化險為夷被保留下來,1980年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後歷經修繕,得以完整保留。2010年世博會之際,在舊址邊加設了展覽陳列館。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海派牌樓、飛簷翹角,石刻木雕依舊精緻華美;殿廡、戲臺、觀樓等建築格局仍然保留完整。這是由於上世紀80年代平移時,所有大小構件被拆下時一一編號,然後再按照原貌進行重組佈局。現在,整幢建築依舊雕樑畫棟、氣派奢華,富有濃郁的閩南建築風格。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百年過後,繁華仍在

整個中庭院落由正殿天后宮、古戲臺、以及圍繞兩側的二層展廳所組成;是整個景點參觀的重頭戲。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院落的正殿是天后宮,大殿5楹,整體為抬梁式木構架,門外的柱子下部是粗大的花崗石,上部則為拼接杉木,柱體上分別雕刻了多副楹聯,頂部還有金龍等繁複精緻的木雕。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殿內中央,供奉著奉航海保護神媽祖娘娘的漢白玉坐像,其在福建一帶民間尤為受到推崇。站在大殿內,正好將對面的戲臺一覽無遺。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由於在過去演戲是敬神之舉,所以戲臺一般正對著大殿,即“打唱臺”,看戲的人只能位於兩側。古戲臺的螺旋藻井賺盡相機快門,全木質結構卻因為刷滿金箔而顯得金碧輝煌、霸氣十足。藻井的四周自上而下鏤雕著:百鳥朝陽、五福拱壽、八仙吉祥及上海城牆模型。無論站在戲臺底下仰視,二樓平視,都會獲得截然不同的視角。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這也讓遊客得以遙想、當年三山會館有多麼的繁榮興旺。據介紹當時建築平移時,古戲臺採用整體吊裝的方式南移30餘米,最後完好無損地落在預置的四個石礅上。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遊客還可以登上二樓,繞著院落步行一週,從不同角度、不同高度欣賞這座美輪美奐的古建築;一步一景,步步驚豔。由於這裡遊客很少,工作日常常可以“包場”,大可以慢慢品味這座建築瑰寶。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古建築裡的紅色印記

在圍繞院落的東、西連廊廂房內,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史料展。1927年,三山會館是黨領導下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的南市指揮部舊址。1927年4月12日因蔣介石發動政變,幾百名工人糾察隊員集結在三山會館,依靠高大厚實的圍牆,同國民政府軍隊浴血奮戰。其中,陳廷郊、郝志華、何傑等糾察隊員相繼光榮犧牲。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展覽主要圍繞“上海工人運動的發軔”,“上海工人第一、二次武裝起義”,“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三個部分,運用多媒體影片、藝術場景、電子地圖等前沿的多媒體展陳手法,讓參觀遊客絲毫不會覺得枯燥。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從晚清的會館到民國工人起義的指揮部,三山會館始終站在歷史的潮頭,並於2005年被命名為上海市紅色旅遊基地,2009年被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上海會館史陳列館

舊址的對面,是與紅磚牆同一色系、遙相呼應的現代展館,展館外部是鏤空的極簡結構,極具現代氣息。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內部的陳列集中介紹了上海會館、公所的“興衰史”;可以說,一部會館的歷史,見證了上海都市的崛起。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展廳被佈置成了清末民初的上海街頭,大量與公館、會所有關的文物史料錯落有致地陳列著,講述著上海會館公所從興起、繁榮到後來消逝的長達三個多世紀的歷程。隨處可見的情景壁畫、舊門牌號、舊店招、木箱、包括復刻版的三山會館戲臺後的寶鼎,復刻版的四明公所門樓,還有其他極具時代特色的物件,輕鬆獲得沉浸式的參觀體驗。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寫在最後

老會館與新展覽館,在同一空間內和諧並存;歷史,也在此之間流淌傳承。無論何時,三山會館承載的歷史人文氣息,矗立於鬧市中心,將過去那段故事娓娓道來;並營造出一方恬淡雅靜的懷舊、訪古空間。

藏在上海內環高架下的清代建築,已免費開放32年,仍鮮為人知

參觀TIPS

地址:黃浦區中山南路1551號(近半淞園路)

交通:地鐵四號線南浦大橋站2號口,步行400米即達

門票:免費開放,需在小程式上預約日期與參觀時段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9:00-16:00

參觀用時:1-2小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