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歷史:甘肅民勤縣境內漢長城發現記

貫穿河西走廊地區的漢長城始築於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這條長城今天留存狀況如何?總的來說,在河西西部的敦煌等市、縣境內遺蹟較清晰,而在河西東部地區卻大段損毀,尤其是在今民勤縣境內遺蹟更難尋覓。於是有學者認為民勤的漢長城與明長城重合,被明長城改造利用;還有人乾脆斷定漢長城原本就未經過民勤。事實果真如此嗎?筆者近年多次在這一帶考察,找到了一些遺蹟,並得到有關文獻證明。

《漢書·趙充國傳》:“武威縣、張掖日勒皆當北寨,有通谷水草”。漢武威縣位於何處?有人認為在今民勤東鎮與西渠間,也有人認為在今端字號柴灣,更多的人則泛指在今民勤縣北或東北,筆者則考出位於今民勤縣北略偏東40公里,即泉山鎮西北10公里西沙窩中的連城遺址。

西沙窩位於今民勤綠洲西部,南北近百公里,東西寬數十公里,地表主要為半固定白刺灌叢沙堆覆蓋,但在其間卻殘存著沙井柳湖墩、黃蒿井、黃土槽、端字號等原始聚落遺址和連城、古城、文一古城等多座古城址以及大片的風蝕古棄耕地。今日沙浪滾滾的西沙窩在新石器時代以至漢唐時期乃是一片繁榮的綠洲,漢武威縣、宣威縣、唐武威縣、白亭軍、明威戍等軍政建置即設於這片古綠洲中。古綠洲突出於走廊平原之北,地當走廊通往河套、漠南的要徑,亦是匈奴等民族、部族南下的天然孔道,據有十分重要的軍事地理位置。依理推之,在這一古綠洲外圍修築塞垣,以護衛其安全,進而屏障走廊腹地和絲路交通大道,萬不言而喻之事。

如同突出於走廊之北的古居延綠洲外圍所築塞垣、亭障那樣。漢修長城決不可能將西沙窩古綠洲置於塞垣之外。

《漢書》雲漢武威縣地當北塞。“塞”者在漢代史籍和簡牘中有特定含義,專指長城邊防設施。《史記·高祖本紀》:“二年,繕治河上塞”。同書《匈奴列傳》:“復稍度河南與中國界於故塞”;“於是漢遂取河南地,築朔方,復繕故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固”。《漢書》之《貢禹傳》、《賈山傳》、《韓安國傳》、《趙充國傳》、《匈奴傳》,《後漢書》之《祭肜傳》、《西羌傳》、《鮮卑傳》、《西域傳》和《南匈奴傳》以及《鹽鐵論·本議篇》等史籍亦多次出現有關“塞”,即長城塞垣的記載。如《趙充國傳》:“竊見北邊自敦煌至遼東萬一千五百里,乘塞列燧有吏卒數千人,虜數大眾攻之而不能害”。居延漢簡、敦煌漢簡等漢代實物資料也屢屢證明,“塞”即指漢長城,其含義特別明確。既然漢武威縣“當北塞”,則其所在的西沙窩古綠洲外圍肯定築有漢長城,此長城即名“北塞”。言之鑿鑿,當無疑義。

民勤歷史:甘肅民勤縣境內漢長城發現記

事實正是如此。今天民勤境內雖因兩千多年來的風雨剝蝕、流沙壅壓,加之人為嚴重破壞,漢長城塞垣大部毀壞,許多地段形跡不清,但仍有多處遺蹟可覓,漢代烽燧亦殘留較多。擇要介紹如下:

1、西沙窩西緣漢塞遺蹟

這一帶儘管實地難覓塞牆形跡,但在大比例尺航空照片上則可清楚地看到,即在連城、古城(漢、唐城址,筆者考為在漢為平澤亭,或晏然亭)線以西2~5公里處有一道殘垣在沙丘中斷續隱顯,由東北伸向西南,殘長10餘公里,尤以古城西南一段最為清晰。殘垣雖大段被黃沙埋沒,但在航片上其線形遺蹟十分明顯。朱震達等著《中國沙漠概論》(1980年修訂版,科學出版社)一書所附照片2~13“民勤西部沙漠中的長城遺址”即為這道殘垣中的一段。此道殘垣位於西沙窩古綠洲西緣,又遠在明代所築長城之外,顯系漢長城遺址無疑。

民勤歷史:甘肅民勤縣境內漢長城發現記

2、三角城漢代城鄣遺址

位於西沙窩北端,南距連城遺址9公里,東南距紅沙梁鄉亦9公里。整座城池築於一座高8。5米的土臺上,臺之東北部傾塌,使城址看上去略呈三角形,當地因名之“三角城”。該城南北約12O米,東西200米許,牆垣僅殘存五段,高出檯面2~4米,以粘土、砂石和紅柳間層夯築。城內城周散落大量繩紋、素面灰陶片、紅陶片、碎磚塊等物,多系漢代遺物,亦見沙井期文化的夾沙紅陶片、石刀、石斧、陶紡輪等。閻文儒先生於1945年初還在這裡掘得漢五銖錢、漆木片、銅鏃等物,並斷定此城至遲在漢末即成廢墟(《河西考古雜記》(下),《社會科學戰線》1987年1期)。《武威地區文物概況》等書將其認定為漢代烽燧遺址。筆者則認為該城規模遠較一般烽燧為大,應系等級較高的邊塞防禦機構駐所。三角城為石羊河下游綠洲最北部的城垣遺址,居漢武威縣之北,其地位的重要恰相當於古居延綠洲前緣的遮虜障,故三角城亦應為障,為武威北塞上的重要城障。《漢書·張湯傳》師古注:“障謂塞上要險之處,別築為城,因置吏士而為障蔽,以扞寇也”。三角城障之所以築於高臺之上,除因地位重要便於固守外,還因距石羊河(漢谷水)古終端湖——豬野澤較近,當時地面較為潮溼之故。

民勤歷史:甘肅民勤縣境內漢長城發現記

3、四方墩漢燧

位於縣西部昌寧鄉陶灣村東北約5公里的荒灘中,正四稜臺體,因名四方墩。底基每邊長27米,殘高12米,甚雄偉,於十數里之外即可顯見。夯築,夯層厚15釐米,東南角有後期土坯補修痕跡。墩上殘留土坯砌女牆,並有面積約80平方米的建築遺蹟(殘壁高約2米)、灰燼層(厚約1米)、垃圾和積薪。墩內橫加韌木二排,四角見殘斷木樑,四壁見伸出的檁條。墩下東南近側有兩座較小陪墩和馬廄遺址,陪墩底基各4米×5米,殘高均5米許。墩周為一片開闊的風蝕地,間有沙堆,其上散落漢代灰、紅陶片和磚塊。墩南沙崗上存漢代陶窯殘址一座。墩附近曾清理漢墓三座,出土灰陶罐、殘漆片、五銖幣等物。墩側一座沙丘上還發現許多小玉珠和玉屑片。此墩屬漢代烽燧無疑。

4、沙崗墩漢燧

位於昌寧鄉政府北略偏東約7。5公里處,覆鬥形,底基南北4米,東西6米,殘高10米許。沙土夾壓蘆葦夯築而成,夯土層厚25釐米,葦層厚8~10釐米。烽周被流沙壅壓,散落灰陶片和沙井文化的粗紅陶片等物。由其構築形制和遺物觀之亦屬漢燧。

5、野鴿子墩

位於縣城東南蘇武山上,因墩上常年有野鴿子棲息得名。覆鬥形,底基南北10。1米,東西12。3米,頂寬3~4米,殘高6米許。大土坯壘砌,中間夾壓芨芨草。墩周散落大量漢代灰陶片,亦有後代的綠釉、褐釉、白釉、黑釉瓷片和明代青瓷片。當為漢代始築,明代補修利用的烽燧。

6、其他漢燧

如芨芨井墩、紅茨墩(均在大灘鄉東大村,殘高12米)、廟牆石墩(大灘鄉北西村)、連城墩(西沙窩連城附近)、文一西塔墩(大壩鄉文一村,殘高11米)、半截墩(文一村)、大壩北塔墩(大壩鄉北)、羊圈墩(重興鄉西4。5公里,殘高12米)、牛毛墩(重興鄉西10公里,殘高5米)、花寨墩(夾河鄉肖家案村西北2。5公里)、茨井墩(夾河鄉南平村)、銀墩(收成鄉建立村)、黑水墩(昌寧鄉阜康村)、梧桐墩(昌寧鄉東15公里)等,皆具有漢燧的構造形制並散落漢代遺物,均系漢燧,或漢代始築,明代又被增修利用的漢、明烽燧。

7、文一古城西部漢墓遺址

1991年7月30日筆者與民勤縣博物館李有寬館長等一行共同考察大壩鄉文一古城(位於縣城西北約9公里,系漢宣威縣址),於該城西1。5公里,即民(勤)河(西堡)公路以東0。8公里處,發現兩條塞垣交匯於此:一條東西走向,儲存較好,殘高3米許,與整個民勤境內明長城連為一體,系明長城的一段;另一條由此處分支向東北方向延展,甚殘破,已坍成土壟狀,與其東北1。8公里處的西塔墩漢燧斷續相連,並有繼續向北延伸的痕跡,與前考西沙窩西緣漢塞遺蹟遙遙相望。據之判斷,此段殘垣當屬漢長城遺址。由漢、明長城交匯處向西可見雙重牆垣合築一起的現象,與其以東單重牆垣的明長城不同,顯然在此以西明長城利用漢長城增築而成。所見雙重牆垣南側較老,夯層不大清晰,當原為漢垣;北側較新,靠在南側垣上,夯層清晰,厚17~23釐米,當為明代增築;整個牆垣基寬4。5~5米,頂寬l~1。5米,殘高1。5~3。5米。沿線暴露少許漢灰陶片、磚塊和明代瓷片等物。

綜上考漢燧及殘存牆段推測:穿越今民勤縣境的漢長城沿洪水河東岸武威市入境後,大體沿石羊大河東岸穿行,經由縣城東南蘇武山、縣東夾河鄉、縣北大灘鄉、泉山鎮西、紅沙梁鄉西北三角城,折而南行,經西沙窩連城、古城一線以西,至大壩鄉文一古城西1。5公里處,明長城與之匯合;然後漢、明長城重合一體,西經勤鋒農場,復折而向南,經民勤沙生植物園、薛百鄉長城村、宋和村,越黑山頭(海拔1473米),折向西南,經重興鄉西、羊圈墩、馬棚絕墩、牛毛墩、沙井子村北,入永昌縣界。民勤段漢長城全長約220公里。此外,縣境西部的昌寧鄉一帶有漢燧多座,但迄今尚未發現塞垣,可能昌寧原本就未築塞牆。

不僅民勤縣境內築有完整的漢長城塞垣、烽障系統,近年還發現民勤之北的內蒙古阿拉善右旗界內也有成組的漢烽燧群。筆者在該旗考察訪問得知,旗境留存漢烽燧線兩道:一道為旗東部的雅布賴山(位於民勤縣北約120公里)南麓沿線,起自該山西南的莎日臺蘇木以北,北經雅布賴蘇木、孟根蘇木,至塔木素蘇木以北,延伸長約300公里。許有漢燧45座,間距3~10公里不等。多用石塊夾草砌成,有方形、橢圓形、圓形等多種形制。最大的一座邊長約70米,殘高7米;最小的一座底基每邊長3米,殘高1。5米。另一道烽線沿龍首山、合黎山北麓伸展,隨山勢走向大致由東南向西北排列,計有漢烽25座。最大的一座底基每邊長11米,殘高9米;最小的一座底基5米×7米,殘高5米。以上兩道烽線均位於沿山麓地帶便於行走、水草較好的古交通道路沿線。鋒線附近還發現通溝石城址、烏蘭拜興城址、查干敖包城址等古城址和特日格圖漢墓、治沙站漢墓、通溝漢墓群等漢代墓葬。

阿拉善右旗地當漢武威北塞之外,旗境這些烽群、城鄣正是《漢書》所載之“塞外列亭”。可證有漢一代,不僅在走廊平原綠洲外圍築有堅固的塞垣、亭障,而且在塞外主要通道沿線還遍設烽亭,可謂層層設防,結構嚴密。

作者簡介:李併成,西北師範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敦煌學、歷史地理學及西北歷史文化的研究。

民勤歷史:甘肅民勤縣境內漢長城發現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