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園林景觀是由植物、建築、假山、水、文化等許多元素組成,其中就包含精美的各種型別和形態多變的花窗。不同圖案的花窗,是我喜歡觀察和記錄的。園林裡的花窗,雖然千變萬化,但在同一區域,幾乎不會有完全雷同的圖案。如今在海量資訊庫的幫助下,設計花窗圖案也容易得多。試想曾經的古代工匠,依靠多年的經驗,依靠口口相傳,也能製作出精美的花窗。花窗從砌築用材上一般是磚砌瓦拼的漏窗,或者鏤花鑲拼的竹木窗。造型多以動植物、字、山水風景、人物神仙、幾何圖案為基礎,組合出多種寓意吉祥的圖案樣式。花窗既有裝飾效果,又有藝術感,是園林的點綴,同時也反映了文人追求的園林文化。花窗增強了牆面的明快和靈巧效果,也是精美工藝品。

透過長亭,能夠聽到運河邊船隻的轟鳴聲,以及感受到水路的繁忙。各行各業都爭分奪秒地挽回損失。這邊的水面,似乎安安靜靜,波瀾不驚。長長的另一條街巷,在河對面遙遙相望。原來這裡兩側水道分離了,一側為僅供觀光的內河,另一側才是實際運輸繁忙的運河。這兩股水道,就像瓷器中的實用器和觀賞器,都有重要的用途。       轉過彎,看見一堂生動的寫生課在上演。寓教於樂,是最佳的灌輸知識的方式之一。不敢驚擾了小夥伴們,就從窗格里旁聽一下課程。家長們成為親友團在旁邊陪伴著,見證著孩子的成長。順便也記錄一下成長的過程,作為美好的回憶留存。羨慕孩子們有老師的悉心指導,有近距離親近自然的好時光。       花花草草對於走馬觀花的我而言,只是色彩的點綴。不過對於它自身來說,儘管花期長短不一,何嘗不是輝煌的高光時刻。綻放過後就是滿地精華,抖擻準備開始新一輪的週期。這類樹木生長得像盆景似的,其實經過了很多人為修剪,必要時甚至上道具“扭曲”枝條,不符合自然美,不是我喜歡的型別。      走到小路的盡頭,可以看見寺院黃色的院牆,僅一牆之隔。要是綠巨人過來,恐怕高度可以看到院牆裡別樣的風景吧。繼續朝前,回頭望去,亭閣和可愛的孩子們已經漸行漸遠了。祝願他們的作品始終擁有美好的天性,不要被條條框框所束縛。百花正爛漫,投入了大自然的懷抱。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來到楓橋景區,巧遇孩子們在上室外美術課

看到美景能用畫筆記錄下來,還可以自由發揮,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是一件讓人羨慕的技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