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橋樑道路鑲"花邊" 濱海環湖舞"紅綢"

廈門:橋樑道路鑲"花邊" 濱海環湖舞"紅綢"

昨日,廈門市交通局公路中心管轄的疏港高架橋兩邊盛開的三角梅。(記者王協雲 攝)

近期,廈門市花三角梅競相開放,搖曳生姿,裝點出“濱海環湖染紅綢”的景象。據瞭解,在第21屆投洽會期間,三角梅將維持在盛花期,為高顏值鷺島增光添彩。

控花不能“套公式” 需要逐一“號脈”

一般來說,廈門常見的小葉紫三角梅3—4月和10月底—11月開花,同安紅三角梅雖然全年可開,但通常3—4月和7—8月進入盛花期,能維持20天-30天。

雖不是盛花季節,但當下,在廈門市交通局公路中心管轄的郵輪中心碼頭跨線橋、疏港高架橋,三角梅依然花開正盛,為四通八達的道路鑲上紫紅色的“花邊”,駕車穿梭其中,宛如在花海中暢遊;從空中俯瞰,好似飛舞的綵帶,喜迎八方來客——在9月能見到此番景象,要得益於三角梅控花技術的廣泛應用。

所謂控花技術,即在苗木栽培過程中,運用葉面施肥,控水、催花、花後復壯等人工栽培手段,調控苗木花期,以實現在預設的節點或時段集中綻放。不過,控花並非一項“死板”的技術,即使對同一品種進行調控,也不能單純“套公式”,據廈門園林花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萬銀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銀環境”)工作人員介紹,同一品種的三角梅種在不同位置和區域,它們所接受的光照、溫度等環境條件各不相同,因此在控花前,養護人員需要為每一株三角梅“號脈”,察看生長和花芽分化情況,結合氣象資料,為每一座橋的三角梅訂製不同的控花措施,實現精準施策、一橋一案。

復壯好比“坐月子” 縮短盛花期間隔

由於年初一次極端的低溫,廈門市內部分三角梅植株遭受凍害,影響正常抽芽,再加上8月連續降雨,花期紊亂,更增添了控花難度。對此,廈門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提前展開部署,制訂島內外橋樑三角梅的全年控花計劃,並委託萬銀環境積極開展控花工作。據專案負責人郭錦松介紹,克服今年氣候條件帶來的負面影響,此次控花中復壯、控水是關鍵。

復壯好比為三角梅“坐月子”,即上一輪盛花期結束後,對植株施加平衡肥,助其恢復元氣,同時,剪除枯枝、殘花,減少營養消耗,縮短進入下一輪盛花期的調控時間。

“與復壯相比,控水更為複雜。”郭錦松告訴記者,控水從本質上來說是在預定盛花前45—55天,反覆進行“控水-施藥-補水-再施藥”的過程,目的是使植株生長從“長個兒”轉變為“長花苞”。為了能準確掌握控水量,在控水45天週期內,萬銀環境的技術人員每天中午都需冒著酷暑,步步走、段段察,記錄管養範圍內三角梅的生長情況,透過葉片捲曲程度進行精準控水。與此同時,萬銀環境的科研團隊,還成功研發了針對不同時期三角梅控花所需的促花、保花以及復壯藥劑,並投入使用,該技術已經連續4年成功實現“9·8”節點控花,讓三角梅在投洽會前夕,“整齊劃一”進入盛花期。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除了運用控花技術以外,萬銀環境還與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三方聯合進行科研攻關,利用現代基因工程技術,培育新的三角梅品種,制訂福建省橋樑三角梅控花養護管理的技術指南,為控花養護標準化提供技術規範和依據。(文/記者謝嘉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