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軍以騎兵為主,其獨特的戰術是遼朝所依賴和仰仗的最主要力量

軍隊的戰鬥力,有賴於軍人的戰術素養和協同作戰能力。因此任何一支在戰場所向披靡的軍隊,都離不開日常嚴格的軍事訓練。遼代前中期的契丹鐵騎,戰鬥力十分強大,拒北宋,攻高麗,伐西夏,為契丹遼國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不世之功。所有這些戰果的取得,正是源於其特殊的軍事訓練,為契丹遼國鍛鍊了一支勇猛剽悍、雄踞北方二百餘年的軍隊。

契丹族作為一個遊牧民族,長期保持遊牧、射獵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和戰爭有著密切的關係,甚至可以說是相似的。因此,遼廣闊的牧區就是其練兵的演習場所,田獵就是其模擬的戰場。這種以田獵作為軍事訓練在契丹建國後,很長時間內得到了保留。

遼軍以騎兵為主,其獨特的戰術是遼朝所依賴和仰仗的最主要力量

以契丹帝王為核心的契丹族,四時捺缽漁獵活動,就是契丹軍隊寓軍訓於狩獵之中的,獨特的軍事訓練和軍事演習。這種軍事訓練不僅具有組織性、常規性,而且和契丹騎兵特點緊密結合,契丹騎兵的各種戰法,均是在這樣的漁獵活動中形成的。

春捺缽獵雁、鉤魚,秋捺缽獵虎射鹿,即使是在天寒地凍,無獵物可供獵取的冬捺缽,契丹軍人也保持常態化的軍事訓練,閒暇時在捺缽地附近外出校獵習武。遼軍以騎兵為主,機動性衝擊力,是其較之於中原軍隊最大的特點,結合這樣的特點,遼軍最常用的戰術,是兩翼包抄合圍和誘敵深入伏擊。

遼軍以騎兵為主,其獨特的戰術是遼朝所依賴和仰仗的最主要力量

以圍獵方式進行軍事訓練,最典型的還體現在每年冬季的捕獵活動中。十二月的每個辰日為規定的捕獵日,由司獵官事先選擇捕獵的地點,在每次捕獵之前,遼皇帝皇后要事先進行祭拜。之後才是正式的捕獵活動。

透過捕獵活動,契丹軍隊的作戰方式得以形成,軍隊的組織性、紀律性得到了提升,契丹軍人的騎射技能得到了鍛鍊,可謂一舉多得。遼軍在對外戰爭中,常常把圍獵的場所延伸到戰場,只不過圍獵的物件由動物變為敵人。

在遼軍對外戰爭中,遼軍騎兵兩翼包抄圍殲敵軍的戰例比比皆是,例如:遼太宗會同七年,遼晉戚城之戰,就是遼軍在實戰中,採用騎兵兩翼包抄圍殲戰術的典型戰例。

遼軍以騎兵為主,其獨特的戰術是遼朝所依賴和仰仗的最主要力量

此次戰役中後晉的主力駐紮在澶淵,而其先頭部隊則前突到戚城一帶。於是遼太宗抓住戰機,下令趙延壽、趙延昭率領騎兵一部,自己則親率另一部分,分別從後晉軍左右兩側實施兩翼包抄,結果大獲全勝。

騎兵的衝擊力和機動性,是遼軍獨特戰術的基礎,故而遼軍擅長集中優勢兵力、兩翼包抄和誘敵深入的戰術打法。騎兵是遼軍所依賴和仰仗的最主要的力量,因此在戰爭中,騎兵是作為遼軍決定勝負的關鍵力量存在,從遼軍對騎兵的使用和軍隊的排兵佈陣,足以看出對騎兵的偏愛和重視。

遼軍以騎兵為主,其獨特的戰術是遼朝所依賴和仰仗的最主要力量

契丹將軍隊分為三等,騎射本領最精湛的配備全副衣甲,每次出征位於軍陣的最後;騎射本領較次的裝備基本的衣甲,位於陣列的中間;最次的不給衣甲,處於陣列的最前端。戰鬥時,遼朝大約是以漢人鄉兵、渤海人等為前列,而契丹等族的騎兵為後列,待前軍接戰使得敵軍疲憊之後,後軍出擊給予敵軍以更大的打擊。

騎兵的優勢在於其速度帶來的衝擊力,故而遼軍很擅長在面對敵軍時,集中優勢兵力攻敵一側,從而形成區域性以多打少的優勢,促使敵軍陣地區域性被突破,隨之而來的便是敵軍全軍的大潰敗。

遼軍以騎兵為主,其獨特的戰術是遼朝所依賴和仰仗的最主要力量

遼太宗時,曾率兵攻擊後晉。兩軍於陣前對峙,晉軍首先用大量的弓弩,對遼軍陣地發起進攻。此次戰役中,由於遼軍集中優勢兵力衝擊的戰術,被晉軍的頑強抵抗所化解,造成雙方苦戰至黃昏仍未分勝負,遼軍只好在夜色中撤出戰場。

在著名的遼宋高粱河之戰中,遼軍充分發揮了騎兵的優勢,獲得了最後的勝利。宋軍集中兵力圍攻幽州城時,耶律斜軫看宋軍銳氣正盛,便不與之直接衝突,斜軫取奚底等青幟軍於得勝口以誘敵,敵果爭赴而在宋軍輕敵之師麾軍繼續攻擊的途中,耶律斜軫抓住戰機突然襲擊宋軍後方,迫使宋軍敗退,延緩了宋軍的攻勢。為之後遼軍合圍,並最終擊潰宋軍贏得可寶貴的時間。

遼軍以騎兵為主,其獨特的戰術是遼朝所依賴和仰仗的最主要力量

宋軍在尚未接戰時已經產生了畏懼心理,故不敢接戰,想要藉助高梁河抵禦遼軍鐵騎。耶律休哥到達前線後,他首先重整耶律沙的部隊,使之再次與宋軍接戰,並形成對峙,然後與耶律斜軫分別統帥精銳騎兵,從耶律沙的左右翼躍出,乘著夜色完成對宋軍的包抄,從兩翼鉗擊宋軍。

當宋軍發覺被遼軍精銳包圍時為時已晚,也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只能被迫回撤。遼軍充分發揮了騎兵靈活、機動和衝擊力強的優勢。耶律沙、耶律休哥與耶律斜軫乘勝追擊宋。結果宋軍大敗,死者不計其數,只得連夜南撤,士兵丟盔棄甲,潰不成軍,被追殺三十餘里,斬首萬餘級。

遼軍以騎兵為主,其獨特的戰術是遼朝所依賴和仰仗的最主要力量

但遼軍也並非戰無不勝,當騎兵快速衝擊的優勢不存在,雙方短兵相接時,遼軍往往處於劣勢。遼太宗天顯三年五月,遼與後唐戰於曲陽,此戰的起因是後唐的定州守將王都叛亂,請遼軍相援,王都悉其眾與契丹五千騎合萬餘人,後唐王晏球與遼軍、叛軍戰於曲陽。同樣是在遼太宗時期,遼軍出兵後晉,將晉軍團團圍困在白團衛村,晉軍在村四周埋下鹿角,用以阻擋遼軍鐵騎的進攻。

狂妄自大的遼軍將領命令騎兵下馬,拔掉鹿角衝擊白團衛村,同時在村子的上風向縱火揚塵,逼迫晉軍出村應戰。走投無路的晉軍將士被激發起了極大的戰鬥力。

遼軍以騎兵為主,其獨特的戰術是遼朝所依賴和仰仗的最主要力量

遼以騎兵稱雄天下,但在對外擴張的初期,遼軍專善於野戰而不會城市攻堅戰。因而這一時期遼軍往往劫掠財物、牲畜、人口,而不攻佔城池。直到遼太祖時,遼軍由漢族降將盧文進教會如何攻城。

神冊元年,遼太祖率兵南下犯邊,進攻朔州,守將李嗣本堅守城池與遼軍展開激戰,遼軍地上、地下同時展開攻擊,火車、地道晝夜不停地向朔州城急攻。最終,在遼軍強大的攻勢下,城陷,李嗣本投降契丹。第二年,遼軍進攻幽州。在這次激烈的城市攻防戰中,遼軍的攻城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遼軍以騎兵為主,其獨特的戰術是遼朝所依賴和仰仗的最主要力量

但由於遼對中原王朝的攻城戰,大多以失敗而告終,尤其是在遼宋戰爭中,北宋有諸如魏能、楊延昭指揮的銅梁門、鐵遂城等成功的守城戰例,故史籍中很少見到遼軍有長時間、猛烈的攻城記錄。

碰到行軍途中北宋的堅固城池,遼軍往往引兵過之,正是由於遼軍採取迴避對重要城池攻堅戰,有選擇性進攻的蛙跳式的進攻策略,使得遼軍始終未能像蒙古騎兵那樣深入宋境,並一舉佔據中原地區,建立漢唐那樣的統一的全國性王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