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市槎山增福延壽宮

延壽宮位於榮成市槎山風景區龍井頂南麓,是榮成一處重要的道教場所。為金代所建,三進廟堂式結構。它前臨深谷,後背雲光洞,景色十分秀麗,“懸榻低雲樹,開窗近鬥星”。置身其間,使人有進入福地洞天之感。可惜樸素典雅的延壽宮毀於戰火,只留下斷碑殘碣供人憑弔。一九九一年,榮成市人民政府為了發展旅遊事業,投資100多萬元,對延壽宮廟群進行了修復。宮內塑像雕琢精美,栩栩如生。每年有大批遊客來此觀光朝拜,香火十分旺盛。槎山的道教歷史尤為突出,道家把槎山及其雲光洞視為神仙居住的地方,把槎山列為道家72幅地重陽派弟子王玉陽到槎山雲光洞修煉,經過九年的努力,創立道家全真教嵛山派,並著有道教寶典之一的《雲光集》等書。金代章宗接見王玉陽三次,他羽化後,又有兩代皇帝為他追封稱號。道家譚處端在槎山修煉三年後,創全真教南無派,其主要著作也被收入“道藏”。儒家也時有文人至此,有的還留下了世代傳誦的詩詞,名聞神州的墨寶。馳名中外的《封神演義》、《齊乘》、《爾雅》等十多部典籍,對槎山都作過膾炙人口的生動描述。所以,古代人們就譽稱槎山為“大東勝境”。

槎山橫臥於榮成市南部的黃海之濱,距威海市區100公里,主峰清涼頂海拔539米,因峰連九頂,其色如黛,故著稱“九頂鐵槎山”。槎山九頂連綿,危峰兀立,巍 峨峻拔,山海相映,雄偉壯觀,自古便有“大東勝境”之稱。槎山是道教的重要發祥地。據史書記載:金代大定年間,王重陽東來授徒,創立道教全真教,東牟王處一,字玉陽,於昆嵛山煙霞洞拜王重陽為師,演習道法,創立了全真教崑山派,著教義名為《雲光集》,所留遺蹟甚多。後來,雲光洞處遊人日繁,玉陽不堪其擾, 遂遷往清涼頂,在其北一座石壁上開鑿了千真洞,繼續修煉道法。榮成槎山風景區的“槎”字,古代作“筏”字解,船的意思。這裡春夏秋三季,時有海霧隨風漫上岸來,翻卷升騰,形成霧海。有時,只有槎山的九座高頂置於雲海之上,宛如葉葉扁舟,“山如海上槎”,故名榮成槎山風景區。又因榮成槎山風景區有九座較峻美的峰頂,並且,滿山的岩石其色如黛,似鐵的顏色,所以,榮成槎山風景區又被稱其為“榮成九頂鐵槎山風景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