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經常遇到有人問,泡巖茶的茶水比。

答案已經說過很多遍了,放8克就好。

前提是用標準蓋碗泡,這樣的搭配,才是天造地設。

不多不少剛剛好。

但凡事有例外。

比如,當你買入手的茶,每泡不是裝8克,而是包成其他克數該怎麼辦?

有些老虎型性格的朋友想法很簡單,覺得直接剪開泡袋,沸水一衝就能泡來喝。

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克數多了又能如何,直接喝唄。

大不了喝濃一些。

大不了再兌點水。

實在喝不下,大不了再轉手送給身邊喝茶口味重的朋友。

總之,如果不直接泡來喝,那剩在泡袋裡的幾根條索,該怎麼辦?

總不能看著它們跑氣,然後浪費掉吧?

當然要一次性泡開喝!

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2》

是是是,前面說的這些統統沒錯。

那一回,在和一位個性風風火火的朋友,辯起這個話題時。

麻花沒能辯過她。

因為她接連丟擲的一連串密集話術,硬生生將麻花掛在嘴邊的話嚥了回去。

得嘞,什麼也不用說了。

還是先試試吧。

如果遇到那些每泡克數明顯超重的茶,一次性泡開,究竟妥不妥?

試過就能知道答案了。

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翻箱倒櫃找茶樣。

找到一盒明黃色包裝的品牌茶,這還是之前新店開業時,老朋友給我們送來的禮物。

當然,他也知道我們不缺茶。

所以,提著那盒茶過來時,直接就說了。

“這茶我喝不慣,口味偏重,留給你們拍影片當素材吧。”

既然如此,就不客氣地收下了這份禮。

說實話,這盒茶的市場價不便宜。

據說這是山場位置還不錯的肉桂,已經焙到足火,這家牌子在早幾年的巖茶江湖榜上,還小有名氣。

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在福州混巖茶圈子的,有不少人送禮就愛選這樣的牌子貨。

逐漸說跑題了。

話說,這盒茶怎麼個重口味法呢?

超重!克數超多!一泡茶能給你包到12克!

哇塞,這麼多。

和常規8克相比,這簡直是買一送半,這是咋回事啊。

一次性多包這麼多茶,不怕客人投訴它的味道濃,滋味重?

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據送禮來的老朋友介紹。

這批茶原本不是流入福州市場的,而是銷往潮汕一帶的口味。

只不過,因種種原因,這單生意黃了。

但偏偏,這批茶又已經統統打包完畢,所以只能留下來另外再賣。

他上次去外面喝茶時,剛巧和他相熟的茶掌櫃,有做這一牌子的代理。

聊到盡興,老闆一擺手,就拿了兩盒送給他。

嗯,這盒茶的輾轉來歷,便是如此。

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3》

話說,這一泡直接泡12克的巖茶,能一次性直接泡開嗎?

先試試。

燙壺溫杯,剪開泡袋,全部投入幹茶。

投茶後,整個蓋碗內的空間,瞬間被擠滿。

幹茶們互相挨在一塊,高高隆起成一個小山包。

拿起蓋碗,輕輕旋動。

邊旋動,邊拍打,減少條索間的空隙,讓幹茶在蓋碗內更好規整。

要不然,光衝著滿滿當當的幹茶,往下注水時豈不得濺得到處都是水漬?

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稍作整理,看起來略微順眼些。

再次將水燒沸,注入沸水,合蓋快速出湯。

茶湯泡出來,是深橙紅色的。

再細看,這泡茶的湯色不咋滴。

一是湯感不夠清透,不夠有光澤。

一是湯麵的浮沫還不少,跟倒了杯黑麥啤酒那樣,茶沫略多,看起來不乾淨。

因為投茶多,茶葉佔據了不少蓋碗空間。

導致瀝乾時,泡茶速度還受到影響。

拿著蓋碗,手腕往裡翻了許久,才將剩餘在底部的茶水瀝盡,太費勁了。

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4》

出湯結束後,趁熱揭蓋聞香。

香氣還行,符合正巖的氣息,花香細幽,香氣高雅脫俗。

只不過,略微有幾絲雜味。

猜過去,應該是打包前後,裝入泡袋前,儲存沒有做到位。

說得再具體些,就是沒密封好,導致輕微跑氣串味。

不過輕微跑氣,不影響我們判斷一款巖茶的本質,更不會影響接下來的泡茶嘗試。

先喝喝看,它的味道如何。

端起茶杯,湊近聞了聞,花香弱,桂皮香沒聞出來。

總體來說是一股偏高火茶的氣味,蠻稱其為茶香吧。

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小口啜入,舌面立刻像是被針扎那樣,苦澀濃烈。

這樣的茶,如果不是為了儀態,真想趕緊吐出來。

但這樣做,太影響形象。

來不及多想,幾乎沒有思考,馬上就想讓它嚥下去。

嗯,趕快嚥下才好。

如果這口濃重澀湯,在舌面停留時間過長,慢慢“細品”,那就得澀翻天了。

這種苦茶,幾乎不存在任何攪動、稱量、吸吮的必要。

先吞下去,才是最恰當的處置方式!

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5》

淺嘗過茶味後,停留在舌面上揮之不去的苦味,已經令人留下痛苦記憶。

算了,喝不動。

不過,接下來倒是可以繼續泡兩衝,再試試泡茶手感。

水沸,再次注水,再次出湯,再次瀝乾。

這沖茶的湯麵,激盪起來的茶沫更多,更沒有喝茶的興致。

至此,稍作總結。

依麻花之見,如此克數明顯超重的巖茶,不建議一次性直接泡完。

因為,它的口味很濃重,非普通茶客能hold得住。

對巖茶來說,有句話說得沒錯——只要茶好,何須量多?

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如果一泡巖茶,只放8克茶就能泡出活甘清香、醇厚香滑的好茶湯。

完全沒必要,加量到12克嘛。

當你拿到這樣的茶時,泡茶的時候,要麼是稱8克出來,剩下的茶再單獨泡。

要麼是換一個大蓋碗。

如下圖所示,買一送二的超大份巖茶,起碼得用這樣的大蓋碗才行。

但不巧的是,這樣的大蓋碗泡茶,我們前不久剛做了測評。

結論是,如果你沒有巴掌格外大,手指格外長這類天賦異稟。

那麼,聽麻花一句勸,你肯定hold不了這樣的大蓋碗。

100%會因為手拿不穩,分分鐘就要摔碗。

還是穩妥用標準蓋碗,標準克數泡巖茶比較好!

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6》

12克一泡的巖茶,泡茶過程難免會有諸多挑戰。

比如,注水時,容易灑出。

比如,同樣的注水線位置,12克一泡的巖茶,因為茶多了,能留給注水的空間變窄。茶多+水少,茶味濃度會噌噌噌上漲。

比如,底部茶水難瀝乾。

說實話,對常年泡慣茶的人來說,這些都算小事。

但,超量的茶,不建議喝。

12克,真不是一個好克重。

喝巖茶,我們應該欣賞好茶的香,清,甘,活。

而不是濃,重,厚。

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都是巖茶,12克一泡與8克一泡的區別大嗎?測評送上,有圖有真相

好的巖茶,應該是香滑的、柔柔的、醇醇的、漿感明顯的、回甘突出的、沁涼感持久的。

誇了這麼多,這些形容裡,沒有一個字,是濃,是厚重。

巖骨花香,巖骨為基石,花香為表象。

從喝茶享受看,12克一泡的巖茶,既浪費,又沒有必要。

泡巖茶,好茶僅需8克,茶味表現綽綽有餘!

更多關於巖茶的知識

5克、8克、10克,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巖茶到底包幾克好

滋味不夠,克數來湊,10克袋裝巖茶為何悄然潛伏武夷巖茶圈?

喝巖茶茶醉?喝巖茶翻江倒海?喝巖茶滿口煙味?村姑陳給你支支招

武夷巖茶新手入門,該選擇喝貴的山場巖茶,還是便宜的口糧巖茶?

喜歡喝武夷巖茶的你,聽說過巖茶裡的“倒青”嗎?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