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用刀槍劍戟寫成的風雲之城

敦煌,用刀槍劍戟寫成的風雲之城

大風起兮雲飛揚,黃沙塵煙萬里長,

敦煌有國名月氏,單于逐月自稱王。

龍城飛將赴西涼,金戈劍戟馬蹄響,

旌旗大纛鎖西陲,戍邊鎧甲築敦煌。

時空雲煙,迴盪在歷史的上空,矚目漫天黃沙,大地蒼茫,廣袤的戈壁,埋藏著多少鮮為人知的悲壯故事?王侯將相,俠客義士,商隊駝鈴。

而文明的肇始,源於周際的生態,城池的崛起,源於政治、軍事和經濟的需要。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00多年前,為了確保西部邊陲的安寧,敦煌便有了城。

因此,敦煌雖然早已有人類生存於此,但紛繁的歷史,被日月星辰省略去很多的苦難。敦煌真正進入歷史且凸顯它政治、軍事地位的重要性,則是從漢朝開始。是時,生活在馬背上的民族——匈奴在西部逐漸強大,逐出月氏佔領敦煌,隨後,匈奴將河西走廊也納入自己領地,以西域作為軍事據點和經濟後盾,騷擾邊境,侵佔領土,對當時的漢王朝構成了威脅。

建元二年(前139年),漢武帝首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欲連月氏抗擊匈奴,但因匈奴阻撓,張騫與月氏的連橫計劃未果,但張騫開闢除了今天我們熟知的絲綢之路,打通了中外貿易通道,奠定了敦煌的經濟貿易地位。

敦煌,用刀槍劍戟寫成的風雲之城

當時的漢王朝,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在張騫出使西域的同時,也加強對西部邊陲的軍事建設和戰略進攻。軍事建設方面,今天大家只知長城西至嘉峪關,其實,這是後來所說的明長城,漢朝修築的長城出嘉峪關西至今天的敦煌,漢元鼎六年(前111)修築敦煌郡城。至此,敦煌真正進入軍事戰略要地。戰略進攻方面,有李廣、衛青、霍去病與匈奴作戰。

所以說,敦煌作為當時的邊陲要塞之地,是戰馬雲集,充滿刀光劍影的風雲之地,那麼,敦煌城自然也是起始於戰爭的戰略之城。戰爭是悲壯和殘酷的,令多少家庭妻離子散,令多少人馬革裹屍。而當時的戰爭,也繁榮了後來的文化,譬如: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少婦城南欲斷腸, 徵人薊北空回首。”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這些邊塞詩,至今讀來,仍令我們充滿悲壯和淒涼的蒼茫之美。而這些,其實都和當時的敦煌有關,因為,西出嘉峪關,便是敦煌。

今天,我們熟知的敦煌,更多的是絲綢之路重鎮和莫高窟。其實,敦煌是大漠深處,歷經戰爭風雨洗禮的一座城池,是由刀槍劍戟寫就的一座風雲之城,雖然今天的古城,僅剩幾處斑駁的斷牆殘垣,但這些斷牆殘垣見證了自漢以來的王朝興衰和更迭。

敦煌,用刀槍劍戟寫成的風雲之城

是以,欲瞭解敦煌的歷史,感受歷史的大漠塵煙與刀槍劍戟風雲,離今天敦煌市中心25公里處的敦煌古城是不得不去的。據記載,自兩漢至隋唐,敦煌古城村塢毗連,佛塔遍地,市場廣大,貿易繁榮,是絲綢之路上的咽喉鎖鑰。據傳,清雍正三年(1727年),黨河決堤,山洪暴發,城池被毀,古城居民不得不棄舊城築新城。

大漠深處有敦煌,敦煌深處有輝煌。

輝煌燦爛的不僅是充滿風雲的磅礴歷史,還有絲綢之路帶來的東亞、中亞等各國各族人民的文化交融,更有大自然賦予西部這篇神奇土地上獨特美麗的風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