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湖,每隔10年會從鹹水湖變成淡水湖,每隔3年又會乾涸一次

忽隱忽現的埃爾湖,像個幽靈般令人難以捉摸。每隔8年一10年會從鹹水湖變成淡水湖,而每隔3年它又會乾涸一次,難覓其蹤跡。

埃爾湖位於澳大利亞的中部平原上,面積約為8200平方千米,大於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面積的總和。由於澳大利亞中部平原本身海拔不到200米,而埃爾湖的湖面又低於海平面約12米,這裡遂成為澳大利亞的最低點。

幽靈湖,每隔10年會從鹹水湖變成淡水湖,每隔3年又會乾涸一次

埃爾湖分南,北兩湖,南湖較小,北湖較大。兩湖由15千米長的戈地亞渠連線。下雨時雨水從遠處的山上流入乾涸的道,大部分的水沿途蒸發掉或滲入沙中。若雨下得很大,有些水最終可以流到埃爾湖,流程長達1000千米。只有在雨水很多的年頭,水才流經戈地亞

渠埃爾四周是一片曬乾的土地:北面是辛普生沙漠:東西兩面是佈滿圓丘和風刻石的平原,很難透過:南面是一串鹽湖和乾涸的鹽窪,幾乎見不到水的蹤跡,常有海市蜃樓出現

幽靈湖,每隔10年會從鹹水湖變成淡水湖,每隔3年又會乾涸一次

1839年,25歲的埃爾從阿德萊德出發,希望成為第一個從南到北穿越澳大利亞的歐洲人,但是井未成功。1840年,他再次嘗試,終於到達了現在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埃爾湖。當時湖水雖已乾涸,但湖底的淤泥使他無法繼續前進。

1860年,一個勘探隊來到這裡,發現這個幹了的湖盆中蓄滿了水,成為一個大鹽湖。第二年,勘探隊又來到這裡,準備將湖泊範圍測繪出來,誰知道它又消失不見了。1922年,哈里根從空中測繪了埃爾湖發現北湖有水。但是次年他徒步到湖邊時,看到水少得只能勉強浮起一艘小船。

幽靈湖,每隔10年會從鹹水湖變成淡水湖,每隔3年又會乾涸一次

目前已經查明埃爾湖確實是鹹水湖,但它又會變成廣闊的淡水湖,只是每8年-10年才會出現一次,而每隔3年,埃爾湖又幹涸一次。這種定期迴圈已經持續了約20萬年。偶爾會連續兩個夏季下暴雨。如果前一年的雨水浸透到地下,第二年的雨水從山上流下時,地面的吸水量就較少,埃爾湖才可注滿。

只要有水,埃爾湖總會顯得生機勃勃。光禿禿的湖岸這時便會繁花似錦,長滿雛菊和野蛇麻草等植物。豔紅色的斯圖特沙漠豌豆等植物會突然抽出芽來,迅速開花結子,趕在水分消失前完成其生命迴圈。雨水也使藻類復甦,使埋在泥中的蝦卵迅速孵化。不久鳥兒飛來,其中有野鴨、反嘴鷸、鸕鷀,鷗等,有些是飛越半個澳大利亞大陸前來的,它們見食河裡的魚蝦。鵜鶘和長腳鷸在湖邊造窩繁殖,一片喧鬧,有時鳥窩競多達數萬個。埃爾湖在此時變成了熱鬧的場所。

幽靈湖,每隔10年會從鹹水湖變成淡水湖,每隔3年又會乾涸一次

但在來水中斷後,湖水在高溫下很快蒸發,鹽分逐漸增加。各種動物都要爭分奪秒,雛鳥須在湖水乾涸之前成長,學會飛行,因為一旦湖水乾涸食物缺乏,成鳥就會離開,把羽翼未豐的幼鳥棄下不顧,淡水魚無法逃生,只能死在威水中。最後,埃爾湖再一次徹底幹潤,在湖底淤泥上蓋著一層硬硬的鹽殼,一片荒涼,只能等待著新的雨季帶來生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