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憑藉這幅字,被後人譽為了“草聖”,功力精湛、後人難及!

“江湖體”書法古已有之,在當代書法界更是屢見不鮮,之所以稱之為“江湖體”,時期就是因為其書法沒有傳統技法的根基,屬於一種自我創造,而沒有“古法”根基的字,將永遠止步於正統書法的門外。

而這種“江湖體”書法多以草書居多,這一類人真應該好好看看古人的經典書法,只有從古代的經典書法當中,學到了用筆之法、結字之法和章法技巧,你的字才不會跑偏。

黃庭堅憑藉這幅字,被後人譽為了“草聖”,功力精湛、後人難及!

草書在中國書法界的傳統比較簡單,尤其是大草,魏晉時期大草的體勢逐漸形成,到了唐代更是出現了“草聖”張旭、懷素的人物,而到了宋代,大草又迎來了一個新的“草聖”,他就是黃庭堅。

黃庭堅在被貶西南的時候,創作了大量的詩文和書畫,在此期間,他寫下了最著名的一件《李白憶舊遊詩卷》!

黃庭堅憑藉這幅字,被後人譽為了“草聖”,功力精湛、後人難及!

關於這件作品我們看看後人是如何評價的,明代的書畫宗師沈周評價道:

“山谷書法,晚年大得藏真(懷素)三昧,此筆力恍惚,出神入鬼,謂之‘草聖’宜焉!”

意思是黃庭堅晚年時期的書法,已達入神坐化之境,在技法上更是得到了懷素的真傳,其筆法境界堪稱“出神入鬼”,這是說的他書法當中的變化之道,黃庭堅憑藉這幅字,足以稱之為“草聖”了。

黃庭堅憑藉這幅字,被後人譽為了“草聖”,功力精湛、後人難及!

明代草書第一人祝允明更是對黃庭堅佩服不已:

“此卷馳驟藏真,殆有奪胎之妙。”

意思是黃庭堅的這件《李白憶舊遊詩卷》絲毫不弱於懷素,甚至猶有過之。

黃庭堅憑藉這幅字,被後人譽為了“草聖”,功力精湛、後人難及!

我們以今人的眼光來看這件作品,黃庭堅的發力方式是唐人遺法,在點畫的變化勢態上主要得益於《瘞鶴銘》,但整體的氣度還是比懷素的《自敘帖》更上一層,在點畫的處理上尤其注重變化,雖然是自然為之,但是字形的搖擺,充滿了欹側之勢,並且極為注重疏密和開合的對比。

這些變化的技巧並不是刻意為之,而是在長期的訓練當中,建立起來的書寫意態,這種意態便是中國傳統藝術的核心—陰陽之變!

黃庭堅憑藉這幅字,被後人譽為了“草聖”,功力精湛、後人難及!

對於學習草書的朋友而言,中國書法史上的大草作品並不多見,而這種傑出的墨跡本更是罕見,並且乃是一代“草聖”黃庭堅所寫。

這件《李白憶舊遊詩卷》通篇多用“一筆書”,這種筆法的特點是連綿不絕,豪邁而空靈,從張芝到王獻之皆用此法,而到了黃庭堅這裡更是融入了諸般的變化!

黃庭堅憑藉這幅字,被後人譽為了“草聖”,功力精湛、後人難及!

?在後世的草書大家當中,沒有一個人能夠超越黃庭堅,中國書法史上的大草墨跡屈指可數,唐代張旭、懷素、高閒僅一兩件傳世,而宋代只有一個黃庭堅,後世再無超絕古今的草書大師了,由此可見,想在大草上達到一定的境界,黃庭堅這件《李白憶舊遊詩卷》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