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七大奇蹟之首,長城,其盡頭居然在大海上

長城,最早興建於戰國時期。當時也是我國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由奴隸社會轉變為封建社會的過渡期。文化上的融合與土地上的兼併,無不顯示著,中原大地走向統一的趨勢日益強烈。

當時的戰國七雄在經過封建改革之後,紛紛謀求以武力統一中原大地。但這時,北方草原上的的少數民族也逐漸強大了起來,其中又以匈奴最為強大,他們不斷襲擊秦、趙、燕三國北境。讓三國北部的人民的生產生活遭到了很大的威脅,為了針對這種局面,他們決定在北部邊境修築長城,以抵禦外族。

世界七大奇蹟之首,長城,其盡頭居然在大海上

秦一統天下之後,始皇帝又下令讓蒙恬繼續修築長城,這條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長逾萬里,是最初的萬里長城。到漢初的時候,中原地區由於戰亂不斷,無暇顧及匈奴,所以匈奴屢屢越過蒙恬修築的長城,南下搶掠。

其後衛青、霍去病等出擊匈奴,打擊了匈奴囂張的氣焰。到漢武帝時期,在把匈奴全部趕到漠北以後,漢武帝又下令修復蒙恬所築的秦長城,並修建外長城,這條後來修築的外長城,西起河西走廊,東至遼東,同樣也是長逾萬里,在這之後,雖然歷代帝王均有修築長城,但再也沒有達到這個規模。

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則是修復後的明長城。是首輔張居正的部下戚繼光所督建。在當時,秦長城早已化作廢墟,戚繼光新修建的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鴨綠江畔。主要有,南山嶺長城、八達嶺長城。

世界七大奇蹟之首,長城,其盡頭居然在大海上

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在明朝的時候,磚瓦已經不再稀缺,所以明長城不少地方都是以磚石砌築。不僅施工方便,提高了效率,而且修築出來的城牆也更加結實、堅固。其次,很多用青磚砌築成的拱門,雖然如今已經風化嚴重,但是仍然屹立不倒,可見當時的建築技術之高超,而且叢城樓上的裝飾來看,很多石刻的技術都十分精細複雜,一點都不亞於今天的機器雕刻。

長城的主要部分是牆身,平均高度7。8米,有些地段高達14米。大多依地勢而建,地勢高的地方城牆就矮些,地勢低的地方,城牆就高些。當然有些緊要的關口要地,修築的也特別高。

由於明代的時候已經出現了火器,所以明城牆總的來說要比以前的城牆修築的要厚,平均厚度為6。5米,牆上地坪的寬度也有5。8米。可以並排同行兩輛馬車,能夠擺下足夠多的守城器械。

不過城牆也並不是全部由磚石壘成,而是由外簷牆和內簷牆構成,中間填充有泥土和碎石。外簷牆指的是牆外側的磚石牆面,工匠在構築的時候一般會進行收分,這樣做不僅能增加牆體下部的寬度,還能增加牆身的穩定性。

在長城體系中,除了起到防禦作用的城牆外,還有起到情報傳遞作用的烽火臺。這種用點燃煙火的方式傳遞訊息的高臺,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軍事防禦設施,可以理解為沒有電的電報,雖然很古老,但是很有效。

每個烽火臺之間相距的並不遠,而且數量很多,一直延伸到長城外很遠的地方,遇到敵情的時候,白天燃煙,夜間點火,很快就能把訊息傳遞到長城以內。

而根據位置和功能的不同,明代烽火臺大概可以分為四組,第一組是設在最前線的烽火臺,用來監視匈奴動向和提前預警。第二組是沿長城兩側設定的烽火臺,負責向沿線傳遞情報。第三組是由長城通往京師的烽火臺,直接和朝廷聯絡,第四組是長城所在地附近的烽火臺,負責和當地政府以及駐軍聯絡。

其實按照文獻記載來看,烽火臺的出現要早於長城,不過在長城出現之後,長城沿線的烽火臺,便和長城緊密聯絡在了一起。明代烽火臺之間一般相距十里,有的距離也只有5裡,只要一座烽火臺點燃,周邊鄰近的烽火臺都會響應,以此來快速傳遞軍情。

而明長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就是位於北京延慶的八達嶺長城,作為居庸關的前哨,這裡的海拔高度達到1千多米,地勢十分險要,是明都城北京的的重要屏障,諺語不到長城非好漢,說的也是八達嶺長城,每年到這裡遊覽的旅客數量十分之高。此外,各國總理訪華也常會到八達嶺長城遊玩。

世界七大奇蹟之首,長城,其盡頭居然在大海上

除了八達嶺長城之外,山海關長城也十分有名,這裡是萬里長城的入海處。現在屬於山海關境內的長城全長有26公里,主要包括老龍頭、三道關等地段,老龍頭是長城入海的端頭部分,素有中華之魂的美譽。

山海關是明代“衛所兵制”的產物,後來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對山海關的鞏固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建成後的山海關城,主要由關城、東羅城等七大城堡構成,四周圍有4769米的城牆,牆體厚10餘米,高大結實。

世界七大奇蹟之首,長城,其盡頭居然在大海上

而另一個明長城的另一個起點是嘉峪關長城,建於洪武五年,也是目前儲存最完整的一段長城。是河西等地的隘口,也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嘉峪關城主要有內城、外城和城濠組成。城牆由黃土夯築,外包城磚。站在城牆上可以完美的欣賞到大漠古城的蒼涼美景。

除了這四段城牆之外,儲存至今的城牆還有很多,雖然如今它們已經失去了軍事用途,但在它身上體現的中華民族文明精神,依然激勵著中華兒女奮勇向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