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為蝶、蝶戀花……細數花博會園區裡的“中國設計”風采

破繭為蝶、蝶戀花……細數花博會園區裡的“中國設計”風采

圖說:花博會南園內的首屆中國國際花境大賽?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下同)?

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將於5月21日在崇明舉辦。正在建設衝刺階段的花博園北園進展如何?昨日,華建集團設計師帶領記者探營,實地感受部分場館彰顯的“中國設計”風采。

世紀館設計:“蝶戀花”

花博園世紀館“大蝴蝶”的翅膀上已覆蓋一層土壤,屋頂上將陸續種植花卉……以“蝶戀花”為設計理念的花博會世紀館由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設計,擁有全國跨度最大的自由曲面混凝土殼體,屋頂跨度280米,屋面板厚度只有250毫米,相當於一張2米長桌子的桌面板厚度不到2毫米。設計採用整體覆土的建築形式,透過種植屋面與周邊林木的互動消隱建築體量,從而實現建築主體與周邊環湖生態景觀環境的完美融合,整個覆土屋頂約20個標準網球場大小。

破繭為蝶、蝶戀花……細數花博會園區裡的“中國設計”風采

圖說:世紀館擁有全國跨度最大的自由曲面混凝土殼體

破繭為蝶、蝶戀花……細數花博會園區裡的“中國設計”風采

圖說:世紀館的覆土屋頂插著各色小旗,將要栽種不同的花卉

“蝴蝶”的身子由隨機排列的高細搖擺柱支撐,形成“樹林”意向。這些鋼柱像一根根“筷子”,其中有6根隱藏著落水管的“假”柱子解決了屋頂排水問題。

在蝴蝶的右翼,設計師設計了一個螺旋上升的旋轉樓梯,可直達屋頂,旋轉樓梯約80噸重,僅用一根柱子串起,最大懸挑約10米。未來,這裡將成為花博園中的網紅打卡點。

竹藤館設計:“破繭為蝶”

獨立的編織結構表皮採用高強度竹基纖維複合材料——竹鋼,全手工製作,100天編織了10000米。目前,竹鋼編織的屋面已經完成全部的施工。部分運用3D列印技術建造的竹藤館以“繭”為原型,取“破繭成蝶”之意,擬編織層疊之形,凸顯編織竹器自然流暢的形態與細膩豐富的肌理質感,創造一個掩映在青翠竹園中的景觀雕塑式建築。

破繭為蝶、蝶戀花……細數花博會園區裡的“中國設計”風采

圖說:部分運用3D列印技術建造的竹藤館以“繭”為原型

華建集團科創中心的設計師為遊客設計了一條獨特的遊覽路線,從入口沿坡道遊廊蜿蜒而下,上簷下池的物質邊界構成一幅橫向展開的、以茂林修竹為背景、天光雲影共徘徊的畫卷;隨坡道進入下沉廣場上的拱形展廳,再行進至室外展廊,螺旋形路徑最終將人引至核心庭院。編織表皮構成的空間邊界不斷變化,時而低矮時而高聳,最終在開放庭院處放大。當遊客沿曲橋“破繭而出”時,編織表皮流轉成為無限展開的地面,光影凝結在深淺漸變的菱形網格之中……

復興館設計:不同尋常的 “中國潮”

作為國內最先取得“WELL”金級認證的展館建築之一,華建集團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的復興館採用一系列充滿中國風的設計元素:大屋面、紅柱子等,配以現代的建築設計手法。摺疊大屋面打造出波瀾壯闊的建築形態,挑簷環廊成為室內功能和室外園區的過渡空間,可持續使用的設計理念成就“勤儉辦博”。

破繭為蝶、蝶戀花……細數花博會園區裡的“中國設計”風采

圖說:復興館及廣場上的白玉蘭浮雕

主軸景觀設計:“花開盛世,百年建黨”

主軸景觀總長約1300米,華建集團建築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的設計師以自然蜿蜒的步行體驗為設計手法,以“林”和“花”為設計主題,透過“獨具崇明特色的森林入口體驗”、“如海上花島般盤旋而上的屋頂大地藝術景觀”、“以花為主題的舞動之橋”、“以可回收利樂包裝為材料原創設計的上海最長觀花長椅”,以及“自然蜿蜒高低起伏的醉花步道”等,講述崇明與花的故事。

主軸景觀設計遵循“生態辦博、創新辦博、勤儉辦博”的要求,從展現上海水平和崇明海上生態花島的特點出發,本著“不破壞、只最佳化”的理念,打造一屆“自然中的花博會”。

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花博園獲頒國際綠色可持續場地SITES金級預認證證書,這是目前全球最大面積的SITES認證專案,為國內外景觀場地建設樹立起標杆和示範。

臨時場館及配套建築: “綠葉襯紅花,蜂巢築繽紛”

臨時場館的設計以“綠葉襯紅花”理念,將建築造型與植物葉片的葉緣、葉脈和光合作用等意向進行生動結合,加之立面上或自然質樸、或色彩斑斕的遮陽處理,塑造出定位清晰、形象鮮明的建築特色。配套建築的設計大量採用便於組裝和拆卸的集裝箱作為建造元素,結合其落點分散、靈活舒適的特點,將各集裝箱組團打造成散落於似錦繁花中的一個個“蜂巢”。

破繭為蝶、蝶戀花……細數花博會園區裡的“中國設計”風采

圖說:花博會南園大門

花棲堂:作為餐廳,花棲堂的最佳觀景點位於西角區,在這裡,透過落地窗,可一覽中軸景觀串聯起的世紀館與復興館;外立面採用了180°扭轉的炫彩板,增添了建築的多樣性和靈動感。

百花館與花藝館:分別為花協會分會的所在地和專業展區,其設計追求第五立面的整體效果,隱藏裝置,成為可呼吸的屋頂。建築外立面採用蘆葦板,透氣美觀,生態節能。

光明驛站:花朵樂園是其經典,一根飄帶圍合成花朵的形狀,成為孩子們的遊樂天地,飄帶採用了3D列印技術。

南大門:採用仿生技術,模仿樹的枝脈,象徵“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

生態水系設計:首創專屬水質控制區

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的水系設計範圍包含了整個花博會及其外圍的水系設計,共有19條新建河流,總長26。62公里;5個湖泊,總面積53。74萬平方米,面積相當於1。5個蘭香湖。全上海首創性建立“水質控制區”,兼顧防汛除澇的水安全問題與水質質量的水環境問題。隱身的水下閘把厚重的閘門做到河道內,讓遊客的視野更開闊。

破繭為蝶、蝶戀花……細數花博會園區裡的“中國設計”風采

圖說:為樹生島

為了讓園區內已有的水杉更好地生存下來,華建集團上海市水利工程設計研究院的設計師“為樹生島”,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用世界上珍稀的孑遺植物——水杉打造壯觀的“水杉森林”。

通訊員 顧一冰 新民晚報記者 楊玉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