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藍眼淚"火出圈專家答疑解惑海洋"藍眼淚"現象

"廈門藍眼淚"火出圈專家答疑解惑海洋"藍眼淚"現象

海浪捲起藍盈盈的光。(廈門日報記者 林銘鴻 攝)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林路然)“它像是碎鑽灑進了大海,又像是星星墜入了人間。”連日來,“廈門藍眼淚”現象備受關注,吸引一撥撥市民踏浪逐“淚”。但同時,網上還存在另一種聲音,懷疑“藍眼淚”的形成與海洋汙染有關,記者特邀權威專家答疑解惑。

“藍眼淚”會汙染海洋?沒有證據顯示與汙染有關

上週末,“廈門藍眼淚”現象一出現,立刻在網上引發熱議,連續登上多個平臺熱榜,觀看人次破千萬。許多市民打卡,直呼在海灣公園、海滄灣、鼓浪嶼等沙灘,都遇見了這片“藍眼淚”,還有網紅連夜趕赴現場進行直播。

“藍眼淚”影片層出不窮,對“藍眼淚”形成的猜測也是眾說紛紜。有網友說,“藍眼淚”是一種會發藍色光的微生物,這種微生物大面積爆發會形成赤潮,危害漁業,“藍眼淚”是海洋汙染的表現和產物。對此,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副院長、生態學系主任、海洋生態專家黃凌風教授表示,這些說法並不準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此次“藍眼淚”與海洋汙染有關。

“藍眼淚”會造成赤潮?高密度聚集才會形成赤潮

黃凌風教授說,此次“藍眼淚”是由夜光藻形成的,不是網友所稱的海螢,而夜光藻不是有毒種類,古代就有。此外,夜光藻白天在陽光下呈紅色,高密度聚集才會形成赤潮,但目前我們白天沒看到海邊有赤潮出現,說明夜光藻密度不大。上週六晚,黃凌風教授從海灣公園提取了海水樣本,經檢測得出,一升海水中只有幾百個夜光藻,而一升海水中要有3000個以上夜光藻才能認定為赤潮。

“海水漲潮,使得較多夜光藻向岸邊聚集,形成了‘藍眼淚’現象,但整個海域中的夜光藻密度還是較低的。”黃凌風教授認為,夜光藻的出現主要與海水溫度適宜、食物豐富、天敵少等因素相關。近期廈門沿海水溫穩定,而夜光藻體內消化的食物多為矽藻,也無異樣。

還有網友稱,“藍眼淚”被衝上岸離開海水,最多存活100秒。黃凌風教授說,夜光藻受外部刺激就會發光,即使離開海水,用手指觸碰,也會發光。同時,夜光藻是低等生物,繁殖速度快,對環境依賴程度高,受外部環境的變化影響易消亡,但“最多存活100秒”的說法太絕對,沒科學依據。

夜光藻數量增加影響大嗎?尚不影響親水活動和漁業生產

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對廈門海域是否形成赤潮開展實時監測,相關工作人員說,近期海域內的夜光藻數量有所增加,但密度不大,未形成赤潮,也未對市民的親水活動以及海洋漁業生產造成影響。

工作人員解釋,夜光藻密度過大,可能使部分市民在游泳或參與親水活動時過敏。此外,過多藻類在海域內生長,會造成魚類窒息,影響環境。因此若監測資料顯示夜光藻密度過大,相關海洋環境預報部門會及時公佈訊息。黃凌風教授也補充提到,若是藻類生長過剩,尤其針對有毒藻類,還可採取撒入礦物黏土的辦法,令藻類沉澱。

【來源:廈門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