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拍藝術網 集觀賞性與實用性於一器—晚清鎮紙

鎮紙是中國古代傳統工藝品。指寫字作畫時用以壓紙的東西,常見的多為長方條形,因故也稱作鎮尺、壓尺。

最初的鎮紙是不固定形狀的。鎮紙的起源是由於古代文人時常會把小型的青銅器、玉器放在案頭上把玩欣賞,因為它們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們在玩賞的同時,也會順手用來壓紙或者是壓書,久而久之,發展成為一種文房用具——鎮紙。

鎮紙正式進入書房不晚於南北朝時,《南史·垣榮祖傳》:“帝(齊高帝

肖道成

427-482)嘗以書案下安鼻為楯,以鐵為書鎮如意,甚壯大,以備不虞,欲以代杖”。由此可見,鎮紙至今已逾1500多年。宋元及以前的鎮紙甚少有傳世品,幸好書籍文獻中多有論及。古代鎮紙大多采用兔、馬、羊、鹿、蟾蜍等動物的立體造型,面積較小而分量較重,材質多為玉、陶瓷、銅以及水晶等等。明清兩代,書畫名家輩出,極大的促進了文房用具的製作和使用,鎮紙的製作材料和造型也有了新的變化,材料除了繼續使用銅、玉之外,還增加了石材、

紫檀木

、烏木等等。

今天,就隨本文了解一下清代鎮紙。

清代鎮紙在沿襲明代風格的同時有所創新,特別是隨 著工藝技術的進步,裝飾味道十分濃郁的鎮紙開始出現,可謂集觀賞性與實用性於一器。如銅鎏金琺琅鎮紙,為清代中期製品,銅胎鎏金,然後用琺琅直接塗畫在金屬胎上,紋飾細膩真實,頗似瓷器中的粉彩,具有較高的工藝價值,為文房珍玩中的精細之作。在造型上由於文人印字、刻硯之風日盛及對聯的廣泛應用,鎮紙也以長條形為主,更是以成對的形式為主,上面刻詩詞格言,或畫竹梅菊蘭之類,既實用,又有藝術欣賞性,特別是擺設很講究的書房裡,鎮紙在體現主人愛好、情趣等方面,當有

畫龍點睛

之妙。

虎拍藝術網 集觀賞性與實用性於一器—晚清鎮紙

清代鎮紙不論從工藝上還是實用性方面,都具有極高的歷史人文價值和收藏價值,多年來多受廣大收藏愛好者們喜愛。

目前,就有一套晚清鎮紙出現在國內知名藝術網站上—虎拍藝術網。此套鎮紙共有四塊,分別為狀元及第、獨佔鰲頭、蟾宮折桂和冠帶流傳。此套鎮紙每一板塊的故事都是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可以說其文化韻味十足。值得各位收藏家們青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