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林中的"秘密宮殿":6世紀就已存在,16世紀才被發現

伊斯坦布林的高樓不多,街道也不寬闊,但卻彰顯著清新和靚麗。海藍藍的,波濤起伏;岸邊綠瑩瑩的,瓦屋座座,時不時冒出的段段古城牆不斷地挑逗著人們好奇的目光。雨霧濛濛,萬物脫塵。綠更綠,紅更紅,含珠噙露,更加嬌豔嫵媚。

伊斯坦布林中的"秘密宮殿":6世紀就已存在,16世紀才被發現

在伊斯坦布林城中,地下宮殿為數眾多,但耶萊巴坦地下水宮是其中規模最大的。水宮長140米、寬70米,336根高9米的粗大科林斯式石柱支撐著巨大的磚制拱頂。

伊斯坦布林中的"秘密宮殿":6世紀就已存在,16世紀才被發現

水宮原是6世紀拜占庭時期因戰爭原因而建的貯水池,史料記載,地下水宮是公元542年,朱斯提尼安大帝動用七千名奴隸在教堂廢墟上建成的,一方面是保證宮廷用水供給,一方面是防止敵人圍困,有備無患。水宮可儲10多萬噸水,據說可供當時全城人喝一個月。到了奧斯曼帝國時期,水宮被廢置,直至十六世紀中期,荷蘭人無意中發現了它,才使其重見天日。

伊斯坦布林中的"秘密宮殿":6世紀就已存在,16世紀才被發現

一入地宮的門,便踩著搭建的木板路彎曲前行。水宮裡黑黑的,暗無天日,四周冰涼冰涼,寂靜無聲,只有滴答滴答的水聲發出滲人的敲擊聲。眼前,一根根粗粗的羅馬柱上頂天、下立地,以其結實的軀幹和力大無比的蠻力支撐出一片地下宮殿。俯瞰水宮,只見羅馬柱排列整齊,密密麻麻,威武遠去,將水宮擠佔得滿滿的。

伊斯坦布林中的"秘密宮殿":6世紀就已存在,16世紀才被發現

羅馬柱的底端安有燈泡,弱暗昏黃燈光將羅馬柱照得影影綽綽,朦朦朧朧,但正是這種效果,使得根根羅馬柱如同威猛挺立的將軍,個個滿臉肅殺,身材彪悍,人人不怒而威,視者膽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