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下過那麼多聖旨,為何如今卻很少看到,它們都在哪呢?

聖旨用官方的語言解釋,就是寫上代表皇帝旨意的紙,聖旨代表著皇家的尊嚴威力,其實聖旨所用的紙張也是有要求的,並不是隨意寫在任何紙上就可以,一般是根據皇帝下旨的內容差異,所用紙的規格也各有要求。比如說,最常見的聖旨就是給臣子們加官封爵,但並不是加官封爵的地位都是相同的。

古代皇帝下過那麼多聖旨,為何如今卻很少看到,它們都在哪呢?

有的人是高升,有的人是低遷,而高升有分為很多等級,每一等級所用的紙張也是不同的,所以即使它們都統稱為聖旨,但實際上這些聖旨也是有高低貴賤之分,而聖旨之所以流傳到現在很少的原因,其實不過於三點。

第一點就是古代皇帝雖然下了很多旨意,但是很少用聖旨傳達,一般都是口頭傳送,我們從古裝劇中也能發現這一點。皇帝身邊一般都有一位公公,皇帝如果有什麼事情需要傳達給臣子們,一般都是派這位公公去送達,除非只有重大事情才會讓公公宣讀聖旨,這些重大事情一般包括升官加爵、犯下重罪惹來滅門之災等。

第二點就是,聖旨只有在一個朝代才是珍貴之物,這個朝代滅亡之後,其實聖旨也變成一張廢紙,並沒有任何價值。但是當這個朝代存在的時候,每一家每一戶都希望自己家中能有一份聖旨,因為這是天大的榮譽,是光門耀祖的事情。

古代皇帝下過那麼多聖旨,為何如今卻很少看到,它們都在哪呢?

但是如果這個朝代滅亡,可能就變成前朝之物,特別是在朝代更替的時候,聖旨就變成一個燙手山芋。因為如果你還保留它,可能會被現朝廷認為你這是有造反的心思,想要恢復前朝,所以,在一個朝代滅亡之後,有聖旨的家庭,為了擺脫這個嫌疑,很有可能把這個朝代的聖旨摧毀或者上交給官府。

第三點也是最後一點就是聖旨不易儲存,聖旨一開始是寫在錦帛、竹子、紙張上的,但是不管聖旨寫在哪裡,這些東西都會受到空氣氧化,最後慢慢腐化掉。當然,以我們現在的技術儲存一張紙張,別說千年,萬年也有可能,而且非常容易做到,但是古代沒有這麼高的技術,所以這也是聖旨流傳到現在很少的一個主要原因。

古代皇帝下過那麼多聖旨,為何如今卻很少看到,它們都在哪呢?

現存的聖旨一般都在博物館或者私人收藏室中,一般出於博物館的,是後人從宮廷中找到的。因為古代皇帝也是精明的人,他怕有人對聖旨做手腳,就對聖旨做了一些防偽標誌,就和我們現在人民幣上做防偽標誌一樣。聖旨的防偽是在紙張的印花上要求嚴格,還有在書寫的時候注意把聖旨的第一個字寫在第一朵祥雲上面。

並且聖旨通常是一式兩份,就跟我們現在的合同一樣,自己要留一個底,方便以後核對資訊,所以在皇宮中有專門保管聖旨的地方,而現今面世的聖旨也多從宮中流傳出來,甚至還有一部分流傳到國外,這是由於當時八國聯軍等列強侵略頤和園、故宮等地方,搶掠了我們大量珍貴的珠寶首飾和書籍。

古代皇帝下過那麼多聖旨,為何如今卻很少看到,它們都在哪呢?

而那些被私人收藏室收藏的聖旨,他們一般來源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花大量價錢買回來的,這種情況很常見,家裡沒有錢的人也不會喜愛收藏,也供養不起,所以私人收藏室一般都是家境殷實的人家才有的。另一種則是祖上有人曾經受過皇帝的賞賜和聖旨傳達的聖意。

這種相對少見,因為祖上雖然風光,但並不代表後代能把這份風光延續下去,可能中間有過貧苦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把這份藏品賣了出去,維持自己的生活。

文物上尚且造假如雲,聖旨也沒有逃脫被防造的命運,所以我們現在出現的聖旨,也有很多是假的。即使我們現在遺留的聖旨是不多,但是我們也不能透過造假來自我欺騙或者騙取錢財。而且,沒有被世人發現的聖旨,一定在某個角落和地方等著我們去尋找它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