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 沒有自古名將那種功高震主的顧忌, 所以不會在乎虛榮虛名

霍去病是戰神不是後勤部長更不是保姆,他知道自己的目的,知道自己的使命,武帝就是他的靠山也是他的親戚所以他不需要用好名聲去博取權力和軍權,他沒有自古名將那種功高震主的顧忌,所以他不會在乎虛榮虛名,幹就完事了是他唯一的要求,正因為如此才有後來如此大的軍功,“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確實是他的肺腑之言,後世再有此類的豪言多是沽名釣譽的大話。

霍去病, 沒有自古名將那種功高震主的顧忌, 所以不會在乎虛榮虛名

總體來說,霍去病的作戰風格大概就是他自己只管找時機然後兩秒點一次發起進攻正在路上,憑他的意識打贏真就是有手就行,但是他不管軍需,除了最基本的不能讓人越走越少之外不會想到給你改善生活。尤其是打勝仗回朝的時候,自己零食隨地扔底下人餓得前胸貼後背是真的,不翻史書在這猜沒有任何意義。霍去病是要告訴手下,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狼吃肉,想吃肉就得拼命。

霍去病, 沒有自古名將那種功高震主的顧忌, 所以不會在乎虛榮虛名

還有一個對立的李廣,跟士兵同吃同住,對士兵好的不得了,結果是,經常打仗士兵都沒了,就剩下他一人回來。我想新兵蛋子會喜歡李廣吧,老兵們經歷了生死後覺得還是跟著霍去病比較好,有肉吃。太史公慣用春秋筆法,看史記李陵事件,很多細節都沒交待,你會覺得是漢武帝這個人故意讓李陵去送死,而漢書的記述則要詳盡合理得多。

霍去病, 沒有自古名將那種功高震主的顧忌, 所以不會在乎虛榮虛名

所以史記中霍去病軍中糧肉腐臭扔棄士兵面有飢色的問題應該這麼理解:霍去病部給養充足,縱然讓每個士兵敞開肚皮也吃不完,但霍去病把飲食作為獎懲手段,對於戰場表現不佳的,只給吃七成飽,讓他聞著肉香淌著口水在下一場戰鬥中把氣都撒到匈奴人頭上。一般軍官剋扣軍糧目的都是為了貪腐,這肉都捂餿了賣給誰?而且霍去病並不是扣門的人,河西之役大勝,霍去病把皇帝賞賜的御酒都拿出倒入泉水與士兵分亨以鼓舞士氣。

霍去病, 沒有自古名將那種功高震主的顧忌, 所以不會在乎虛榮虛名

如果真如史記中所述,餓著肚子還能打勝仗,霍去病手下士兵可能開掛了。愛兵如子的將領反而更容易遭受皇帝的猜疑,猜疑他是否在籠絡人心,封建時代的將領如果真的想為國建功立業做好皇帝說的就行了,千萬別多做事。對士兵太好的話,就算皇帝不猜疑還有可能被文武百官拿來作為彈劾的藉口(謀逆),士兵最後是要忠於皇帝的,賞賜應該來源於皇帝,而不是將領個人。

霍去病, 沒有自古名將那種功高震主的顧忌, 所以不會在乎虛榮虛名

霍帶著的騎兵是整個漢帝國最精銳的職業軍人,普通士兵從精壯青年人中逐一篩選的生力軍,帶隊仕官是邊境被匈奴人掠奪過的村莊中收養的孤兒,個個對匈奴都是世仇,從小在馬背上訓練,除了打仗不會別的。這樣的“特種兵”對匈奴打劫掠戰爭,一個騎兵帶三四匹馬,機動能力極強,打一個部落掃蕩一個,根本不用補充給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