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故事裡的胡笳

詩詞故事裡的胡笳

在中國西部眾多的古典樂器中,也許只有胡笳是寄予了最多離情別緒和鄉愁,它的神秘,它的悲涼,一直在古老的大地上回蕩著,嫋嫋餘音,似乎從來沒有斷絕過。

大多數人雖然沒有從感官上獲取過關於胡笳的形象認知和胡笳演奏的悽婉樂調,但在中國的古典詩詞中,胡笳流露的悲傷不絕於耳,稍稍列舉,僅僅以胡笳為曲的詩詞,就能夠讓人淚眼婆娑。

在歷史上對胡笳的描述多與戰爭有關。

先看王昌齡《胡笳曲》:“城南虜已合,一夜幾重圍。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聽臨關月苦,清入海風微。三奏高樓曉,胡人掩涕歸。”

詩中講述了胡笳的故事。說是邊塞戰事吃緊,夜晚,胡人的大軍四面合圍,我軍的將士一曲又一曲吹奏著胡笳的曲子,不禁使胡人懷念起了家鄉,到天亮時分,胡人竟然滿面淚痕地撤走了。

還有一個故事,亦有異曲同工之趣。

相傳,西晉末年時有個將軍名叫劉琨,胡笳吹得很好。公元307年,劉琨出任幷州刺史,進駐晉陽城。時隔不久,數萬匈奴兵將晉陽嚴嚴圍住。劉琨仔細分析了面臨的情勢:如與敵軍硬拼,必然兵敗城破。於是他一面嚴密防守,一面修書請求援軍。過了七天援軍還未到,城內糧草不濟、兵士恐慌萬狀。劉琨登上城樓,俯眺城外敵營,冥思苦想對策,他不禁發出一聲聲長嘯,他一聲聲長嘯傳到匈奴兵營裡,把匈奴兵驚醒了。匈奴兵營裡發出一陣騷動。這時,他忽然想起了當年項羽的八千兵馬被“四面楚歌”唱敗的故事,於是下令會吹卷葉胡笳的軍士全部到帳下報到,很快組成了一個胡笳樂隊,朝著敵營那邊吹起了《胡笳五弄》。他們吹得既哀傷、又悽婉,匈奴兵聽了軍心騷動。半夜時分,再次吹起這支樂曲,匈奴兵懷念家鄉,皆泣淚而歸。

可見,胡笳所傳遞的鄉愁,是多麼的感人和有力。

據考,胡笳是秦漢時期西北地區的遊牧民族發明的一種樂器,當時是用蘆葦葉捲成雙簧片形狀或圓錐管形狀,後來又發展成為蘆葦稈制和木製管身。匈奴民族發明了原始胡笳,它是將蘆葦葉捲成雙簧片形狀或圓錐管形狀,首端壓扁為簧片,簧、管混成一體。發出的聲音悽美、幽靜、哀婉,常用於表達悲切、傷感、思念之情。

唐朝詩人岑參的詩中寫道:“君不聞胡笳聲最悲?紫髯綠眼胡人吹。吹之一曲猶未了,愁殺樓蘭征戍兒。”鄭愔在《胡笳曲》 寫道:“漢將留邊朔,遙遙歲序深。誰堪牧馬思,正是胡笳吟。曲斷關山月,聲悲雨雪陰。傳書問蘇武,陵也獨何心。”無名氏的《胡笳曲》也是悽婉憂傷:“月明星稀霜滿野,氈車夜宿陰山下。漢家自失李將軍,單于公然來牧馬。”

然而,最著名的,還要數《胡笳十八拍》了。

東漢末年,朝政的腐敗,連年烽火。大文學家、大書法家蔡邕之女蔡文姬(蔡琰)在逃難中被匈雙所擄,流落塞外,在寂寞的日子裡,她還學會了吹奏“胡笳”,學會了一些異族的語言。曹操平定了中原後,與匈奴修好,派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璧一雙,贖回文姬。在迴歸的道路上,在車輪轔轔的轉動中,異域生活的苦樂,全部化為湧動的詩情,著名長詩《胡笳十八拍》迸發而出。

詩的最後她寫道:“胡笳本自出胡中,緣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雖終,響有餘兮思無窮。是知絲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應不容!”

一曲終了,餘音繞樑。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胡笳之樂的委婉悲傷,撕裂肝腸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胡笳之樂所承載的文化,在這時候達到了高潮。笳聲悲涼,千載悠悠。在此之前,胡笳從原本作為行軍狩獵與宮廷典禮的響器,歷經兩漢文人士大夫藉以撫摩追尋心靈歸處時的苦澀疲憊,使積累在胡笳身上的離散能量,在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詩作上迸發了千古悸動的餘韻。

胡笳的文人化一旦開始和,則歷朝歷代屢唱不輟,悲涼的聲調在琴絃挑捻之間躍動,由笳入琴的脈絡正是胡笳延續生命力的足跡。絲綢之路的開通,中西文化和經濟的交流,在這樣一個龐大的潮流中,胡笳的聲音一直參與其中,似乎從來就沒有停歇過,也似乎本來就是合奏的一部分,不曾缺失。

從胡笳的形制和吹奏的方式,可以證明胡笳原本是沒有按孔的響器,至魏晉時期,才發展成為具有聲情的旋律樂器;旋律化之後的胡笳成為文人士大夫寄託情思的物件,胡笳作為漢文化建構過程中一個外族傳入的樂器,在見證異文化融合的同時,也生髮出自身笳聲悲涼的聲情,不斷成為藝術與文學創作時悲情想象的寄託,演變為一個意蘊豐富的符號。

我們回過頭想象一下,大漠深宵曠野中的蔡琰,四周響起羌笛野曲,一種刻骨的悲愁席捲而來,直逼心靈。黃沙萬丈上,獵獵長風裡,回家的路已被風捲走,留下她一個人在那裡,怎能不被愁苦的深淵所淹沒。

難怪有人說: 換一個人,就沒有《胡笳十八拍》給我們讀了。隔了千百年,我們的愛,抵達不到蔡琰的身旁。

的確,惟有胡笳,它所蘊含的音曲,才能提煉出淚的咸和血的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