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鄉間盛行不衰的借還禮|豫記

河南鄉間盛行不衰的借還禮|豫記

舊時河南鄉間,人雖窮卻淳樸敦厚,重情重義,素有互助互濟、扶危濟困之民風,盛行千年而不衰。

鄉諺說:家有萬貫,也有一時不便。村人鄰里、老親舊眷之間,彼此借錢借物是常有的事兒。

所借之物涉及生產生活,可謂五花八門,大至房舍牲口,小到針頭線腦、油鹽醬醋,都是能借的。

梁永剛|撰文

西瓜| 版式

借錢借物不僅要會說話

更要知禮

老輩人常說,住在一方,靠在一邦,街坊鄰居張嘴借東西,不能讓臉掉地下。

莊戶人家過日子,難免會有缺東少西不湊手的時候,張張嘴,跑跑腿,借錢借物救救急,用完之後趕緊還,是人之常情,也是你來我往。

河南鄉間盛行不衰的借還禮|豫記

河南鄉間借錢借物講究頗多,譬如講究“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又如“夏不借扇,冬不借火”,等等。

向人借東西,要知禮,還得會說話,在話頭言語上要得體。

向同一個人借東西,有的人可能空手而歸,有的人卻是滿意而回,常言說:會說話的讓人笑,不會說話的讓人跳。

這裡頭,不在你學問高低,識字深淺,關鍵看你會不會說話。

鄉間借物,往往貼著性別標籤,譬如,男的多借羅頭犁耙、水桶鉤擔,女的多借碗盤提鬥、米麵渣頭兒,分工有別,各借所需。

若是女子前去借物,先笑後說話,嘴很甜杆,嬸子大娘喊得可親熱。

男子借取東西,常攜帶香菸,見面遞上一根菸,再說明來意。

無論親疏遠近,借物者通常以商量的口氣向人求助,語言應委婉,忌生硬。

若被借方有此物且閒置無用,則會慷慨應允,爽快借給。

凡事不可一概而論,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方言,也有不同的說話習慣。

譬如,在我的豫中平原老家一帶,有村人想借用鄰居的十齒耙子,常常不用進屋,推開院門,只站在院子裡招呼一句“三伯,我使一下十齒耙子”。

河南鄉間盛行不衰的借還禮|豫記

不忙的時候,“三伯”會應聲從堂屋走出來,拉幾句閒話,有時候手頭正忙走不開,便在屋裡回一句:“使吧,耙子在山牆上掛哩”,來人取下耙子徑直走了。

若借取的是錢款或者常用物品,借取者除了表示謝意之外,還要說清歸還時間。

譬如農忙時節借農具,就像半夜裡借枕頭,焦麥炸豆天,你用我也用。

鄉下人厚道,村人跑到家裡借東西,即便自己有用處,也抹不開臉,總是先盡著他人用。

故而,鄉間明事理的人向人張口借東西,必定事先講清歸還時間,去除對方的心病。

人有親疏之分,向關係遠近不同的人借錢借物,說話的口氣自然不一樣,這是人之常情,無關勢利。

在鄉間,若是向來往密切的至近親戚,或者交情深厚的要好朋友借東西,通常會很隨意,直截了當。

若是來往不多的遠門親戚,或者關係一般的鄉鄰村人,往往先試探一下,摸摸虛實,然後看勢行事。

借動物也有不少的規矩

舊時鄉間,狗家家戶戶都有,貓不是,一個村子也就是零星幾戶養。

貓在農人的心目中,遠沒有狗地位高,狗能看家護院,貓除了逮老鼠,別無它用。

鄉間的貓是公共動物,不會長久呆在一家,走東串西,居無定所。

河南鄉間盛行不衰的借還禮|豫記

若是說起來哪隻貓是誰誰家的,多半是源於這隻貓的幼年是在這家度過的。

貓在忠誠上,遠不如狗,狗不嫌家貧,對主人從一而終,而貓誰家都可以抱走,有奶便是娘。

鄉人有借貓捉鼠的習俗,哪家老鼠多了,就會上門借貓,借的時候不說借,說抱,等逮完老鼠,完成任務,無需奉還,等著其他人家捉鼠時,再抱走一用。

同樣是借動物,借貓逮鼠基本上是來者不拒,連一個糧食籽兒也不用舍,但借牛犁地、借驢曳磨、借馬拉車,卻不是這樣。

牛馬騾驢是大牲口,是莊戶人家的命根子,主人往往將其視作家中一口,伺候得很周到。

農忙之時,犁地耙田需要一犋牛,即兩頭牛,小戶人家多喂一頭,常常要找鄉鄰再借一頭。

對於尋常的借錢借物,鄉人只要手頭有,從不扣扣索索,向來是慷慨大方,但在借牲口上卻是話不好說,事不好辦,親戚朋友也不遷就。

除非是自己看上眼信得過的老把式,且兩家關係不錯,主家才會咬咬牙狠狠心解開牛繩,借於對方。

河南鄉間盛行不衰的借還禮|豫記

借大牲口都是相互的,等到改天自家犁地耙需要借用他家之牛,願意讓他使的,也必定是同一個人。

說一百圈,愛牛如命的牛把式,是心疼自己的牛,生怕借給粗而糙的主兒,讓牛乾重活吃不飽受委屈。

鄉間借大牲口,往往要提前幾天給主人打招呼,不能現使現說,不禮貌,讓主家措手不及。

上門借用時,不能空搭手,手掂兩杆錘,要多少給牲口準備幾把料,可以是黑豆,也可以是黃豆,讓主家給提前給出大力的牲口加加餐,過幾天好乾活。

主人接住了料豆,等於同意了借牛之事,問清時間,到時來牽。

借的東西大多數要還

但也有一些不用還

居家過日子,有些東西需要用的時候沒有了,比如柴米油鹽醬醋料,又如蔥薑蒜,向左鄰右舍借,是為了救急。

鄰里之間親如一家,那些生活瑣碎之物不夠一句話錢,用過之後不用還,你也沒法還。

譬如家庭主婦正在灶房做飯,麵條下鍋裡了,手伸進鹽罐一摸,連一捏鹽也沒有,麵條咕嘟嘟已經滾了幾滾,現買是來不及了,著急慌忙跑到院裡,伸手把空鹽罐遞到土院牆上,大聲喊道:“他三嬸,叫您家的鹽抓一把,我急著下鍋哩”。

河南鄉間盛行不衰的借還禮|豫記

鄰居聞聲出了灶房,一手掂著小擀杖,一手抓把鹽,緊走幾步到了牆根,踮踮腳把鹽丟進了鹽罐。

對方取下鹽罐,快步跑進灶房,把鹽丟到了麵條鍋裡。

鄉間借坐簸,也是不用還的。

坐簸,也叫轎椅,是昔日鄉間一種古老悠久獨具特色的木製坐具,專門為半歲到兩歲的孩童量身打造,也有帶四個木輪子的,類似於現在的童車。

一輛木質堅硬做工考究的坐簸,可以用上幾十年,甚至是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坐簸看似尋常,卻不是家家都有,一個村子頂多也就是十個八個。

老家的村人有個習慣,到了孩子該坐坐簸的時候,家人跑遍整個村子,去借年代久遠的坐簸。

河南鄉間盛行不衰的借還禮|豫記

在村人們的心目中,坐過孩子越多的坐簸人氣越旺,也就顯得越金貴,是首選。

借坐簸,也有個講究,即用後不用還,誰家需要了,再取走。那些歷經風雨滄桑閱盡人間百事的坐簸,一年到頭很少呆在主人家中,伴隨著孩童的的啼哭聲不斷地遷徙奔走,張家用了李家用,樂此不疲,皆大歡喜。

熬中藥的砂鍋,鄉間稱為藥鍋,借用後不能主動歸還,只能待有人使用時自己取走。

若必須歸還,須在藥鍋內放少許五穀雜糧,如綠豆、麥子等,以為避凶趨吉。

還東西的禮節

比借時候還要多

河南民間自古重視借還禮儀,鄰里、親朋之間互借錢物,皆以“有借有還、借少還多”為準則。

借東西要知禮,還東西也是如此。

莊稼人識字不多,但為人厚道,還東西時,除了從口頭上答謝被借方,多少還要有一些物質上的饋贈。

舊時,莊戶人家哪天突然來了客人,主家事先沒有準備,一切都要臨時安置,一看缸裡的好面(方言,即小麥面)快見底了,吩咐老大閨女去西院嬸子家借一瓢。

河南鄉間盛行不衰的借還禮|豫記

攢下的一滿籃兒雞蛋上個集才賣,喊住老二孩兒端個饃筐兒趕緊上東院借十個八個。

平時農家吃飯都是用大黑碗,也沒炒過菜,沒有光溜溜的細碗,更沒有描金邊的白瓷盤,安排走路最穩當手最巧的老三閨女去她二姆家借幾個。

窮人家都是“賊來不怕客來怕”,招待一位客人,舉全家之力遠遠不夠,借食材借用具,還要牽扯上不少街坊鄰居。

等送走了客人,主人也安生不下來,還得尋思著趕快把借來的東西還給人家。

最先送還的是盤和碗,洗淨晾乾,順便在裡面放上一把花生或者自家烙的一張烙饃,即可送歸原主。

但不能空盤空碗送回去,這樣村人就會笑話,說你是老鱉一,不懂事兒。

實在沒有東西,哪怕是你盛碗水端過去,主家也不說啥,欣然接受。

其他借的東西要過一段時日,等淘了麥,磨了面,攢夠了雞蛋,才能還。

當初借的好面是一平瓢,歸還時,要比借時多出一些,即一滿瓢,這叫“借的淺,還的滿”。

舊日鄉間,紡花車幾乎家家都有,但有織布機的人家卻不多,若是借用了別人家的織布機,織完布,要給主人留下一軲轆棉線或“了機頭布”,以示酬謝。

碾子和石磨也不是每戶皆有,小戶人家借用石磨磨面,開磨前要先將磨上留下的“底”掃淨交於主人,磨完面後“留磨底”,即在磨上給主人留兩捧麩皮,表達謝意。

提鬥是用柳條或者荊條編得很密實的一種籃子,外面刷有紅漆,舊時生孩子送米麵,下面盛面,上頭放雞蛋。

提鬥平時用處不大,只是少數人家才有,村裡人誰要走親戚送米麵,就會借來一用,歸還時要把裡面的綠豆或者花生也帶上,不能空著。

鄉間還有借房子待客的習俗。

結婚娶媳婦待客,房子好借,近族的,遠門的,但凡關係不錯的,張開嘴都不會拒絕。

除了房子,待客所需的八仙桌、長條凳和馬紮都是挨家挨戶借用鄉鄰的。

河南鄉間盛行不衰的借還禮|豫記

待辦完事,桌椅板凳歸還主人時,主家要一併送些辦事所做的食品如蒸饃、油食之類,以表謝意。

一個個稀鬆平常的桌椅板凳,往返於莊戶人家之間,隨著一桌桌宴席的聚散而輾轉遷徙,見證著小村的婚喪嫁娶和喜怒哀樂,傳遞著至真至純的鄉情和鄰里守望的溫暖。

(圖片來自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