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攝影評論,為什麼成不了氣候?

作者:千峰

長久以來,國內的攝影評論在藝術評論界始終“羞羞答答”、“猶抱琵琶半遮面”,我們似乎難於過多地涉及攝影理論和攝影評論。藝術評論的繁榮似乎在這裡進入了中立區,眾大師們都在外圍的戰場上舞弄著各自的“長槍短炮”。那麼,攝影評論是否到了應該重視的時候了,誰又來關注當今的中國攝影評論呢?

1.中國的攝影評論有了自己的體系嗎?

有學者認為,國內“真正的攝影評論未成氣候”。“我們現在看到的‘攝影評論’,或者是借用了其它領域如哲學觀念或美術理論的研究方式,生搬硬套於攝影空間;或是根據政治需要和形勢發展,貼上一些表面‘與時俱進’、實際上流於膚淺的概念化標籤——

很少能有在攝影本體意義上進行深入論證的攝影評論

。”

中國的攝影評論,為什麼成不了氣候?

藝術評論家蘇珊·桑塔格

這種局面的造成,究其根源首先在於創作的“原動力”。從整體上看,攝影的參與群體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和攝影器材的普及,正以一種“膨脹”的迅速在增長,但是攝影知識、攝影技術的掌握程度與這種增長率似乎存在著反比關係。尤其是初學者,被“清晰”、“真實”、“漂亮”等詞彙的文字概念所迷惑著,其作品只能停留於表象,缺少藝術表現的實質和內涵。

面對這些眾多的“低品質”作品,評論人也自然會陷入“無米之炊”的困境,由此產生的“攝影評論”恐怕大多是屬於隨感式、教本式、文學式的,談不上是真正意義的攝影評論。長此以往,這種惡性迴圈的狀態是不可能促進或者完善現有的攝影評論體系的。

建立嚴謹的攝影評論體系是另一個嚴重的問題。不同的藝術形式有著各自的特點,也有著相互的關聯。絕對獨立的藝術形式是不可能存在的,絕對獨立的藝術評論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廣義的攝影評論,可以涉及抽象化、理論化、技能化的研究;狹義的攝影評論,可以針對攝影者和具體的攝影作品進行評論。

無論是廣義還是狹義的攝影評論,都需要有充實的理論框架做基礎,才能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評論體系,這也是攝影評論存在的必要條件。攝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藝術表現上有著不同藝術形式的融合,那麼攝影評論同樣也會存在多種相關藝術評論的融合與借鑑,這是必然的。但是這種融合與借鑑絕非生搬硬套。

從上述兩點的實質來講,中國的攝影評論缺少群眾基礎是存在的,攝影評論體系的不完善、不規範、不嚴謹也是存在的。

中國的攝影評論,為什麼成不了氣候?

2.攝影藝術的理論與實踐

理論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的公理是公眾認可的,但針對隨著工業化發展而產生的攝影藝術,人們又回到了

“理論大於實踐”還是“實踐大於理論”

的討論中。

並不是公眾認可的公理在攝影藝術這個特定的區域產生了偏離,是我們的攝影理論本身不成熟,加之攝影創作者總體水準不高,從而導致了攝影理論與攝影藝術創作的發展長期脫節。理論不能指導實踐、實踐得不到理論的支援同樣一個惡性迴圈。

有學者講:“從某種程度說,理論的蒼白正好映襯出創作的豐盛。如果能以理論的尷尬換取創作的奔放自由,我定會棄灰色的理論而取常青的創作生命之樹。”這句話從某種意義上無疑驗證了目前攝影理論自身的不成熟。

攝影評論的不盡人意,其要害之一就是對攝影作品較少提出令受眾感到啟發的客觀性評論。客觀性的評論是需要攝影理論做基礎的,有不成熟、不完善的攝影理論存在自然不能促進攝影水準的總體提高,自然不能促進規範的、嚴謹的攝影評論體系建立。

3.攝影評論評論什麼

攝影評論應該具有相對的理論權威性,不能作為攝影作品的附屬品或者“照片背後的故事”。也就是說,

攝影評論要與攝影作品保持一定的距離

,要從評論觀念上超脫創作理念。以時下流行的“觀念攝影”為例:

對於“觀念”的表現,有人比喻是“用具象解釋抽象”,儘管片面,但也觸及到了如何表現“觀念”的實質。不同的藝術形式有著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就攝影而言,“觀念”的表現或許更難一些。難度在於,作品表現太趨於具象,具象之下可否有“抽象”?難度更在於,透過攝影的方式實現抽象與具象的轉化過程中,攝影創作者的創作理念是要凌駕於表現觀念之上的。那麼評論家的評論觀念則是要於超脫創作者的創作理念。

中國的攝影評論,為什麼成不了氣候?

那麼攝影評論應該評論什麼?處於國內“真正的攝影評論未成氣候”之時,只能在這裡總結一些學者的觀點,為攝影評論家們拋磚引玉:

攝影理論批評應大致分幾個層次:

一是純理論的(或稱之詩學的)研究;二是理論批評(或叫學術性批評),是以嚴謹的學理為依據,針對具體論題或文字的批評;三是影象文字分析;四是一般性評論文章

。以上幾類雖層面不同,但都應以一定的學養為積澱。(藏策——某出版社學術選題策劃編輯。系列論文《攝影•批評•文化研究》引發了國內攝影界和學術界廣泛討論。)

“攝影評論”不只是“對攝影的評論”,不是攝影創作的“後繼”行為,它與攝影創作同時存在,且其本身就是創作,就是藝術。法無定法,所思所悟,皆可成論。本人在《構建攝影理論平臺策劃設想》一文中提出,攝影理論的四大模組包括基礎理論、攝影評論、文化歷史和應用策劃。(虞若飛——攝影理論研究者)

攝影作品評論應包括:一是作品的哲學思想、社會學意義;二是作品的內涵和寓意;三是作品畫面分析(畫面所營造的氛圍、寓意,所表達的被攝者和拍攝者的情感);四是必要的創作思路和經過;五是必要的技術指標。(謝白——南京大學教師,1994年棄醫學而從事攝影教學)

4.誰來關注攝影評論?

再引學者的那句話:“如果能以理論的尷尬換取創作的奔放自由,我定會棄灰色的理論而取常青的創作生命之樹。”攝影創作者需要有廣闊的創作空間和端正的創作理念,這是優秀攝影作品產生的前提。

長期以來,

名目繁多的攝影大賽、攝影評選太多地摻雜了商業行為和主觀意識行為

,攝影創作者的參與不自覺地助長了這場名利的追逐,也驅使初學者誤以此為追求目標。攝影大賽和攝影評選的積極意義毋庸置疑,但

盲目追求商業化、流於形式化的攝影大賽和評選卻是在扼殺創作者的創作空間、玷汙創作者的創作理念

。基於此的“攝影評論”也不過是逢場作戲,又能給攝影創作者帶來什麼樣的理論指導呢?這是社會公德問題。“常青的創作生命之樹”絕不是這樣培養起來的。

誰來關注攝影評論?應該是全社會的責任。作為攝影創作者,以積極的、端正的態度來創作,才會有值得評論家評論的優秀作品;

評論家不被單純的經濟利益驅使,以科學的、公正的、嚴謹的、負責的態度來評論,才能建立起規範的攝影評論體系和良好的攝影評論秩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