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之大桂平傳奇2:西山有多美?一百多年前的古人遊西山,留下了詳細攻略(一)

挖掘鮮為人知的廣西人文,講述你不熟悉的廣西曆史,我是阿威!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桂平風情!

《大桂平傳奇》

小城故事多,但聽我唱和。

唏噓嘆往昔,千秋已蹉跎。

...人文之大桂平傳奇2:西山有多美?一百多年前的古人遊西山,留下了詳細攻略(一)

西山

,又名思靈山,靈水出焉,靈或作陵。在城西五里,故名西山。

這座西山,

“為郡之主山”

。桂平在秦漢時期,把西山的大坪窩作為郡治所在地(到底是

桂林郡

還是

布山,阿林,

這裡先不做敘述,留後面文章介紹),到來北宋嘉佑二年把城搬下山,建起了新城(如今的桂平老城)之後,還是把西山作為鎮山來看待的!

因為桂平城的興建之初,有一個特別之處:

“城內的文武公(廨),府縣文廟,學校書院皆坐西向東,而以此山為枕焉”

。就是說,城內的一切官家建築,都不是傳統的那樣坐北朝南,而是坐西向東,意思就是背靠西山。可見西山在當地的地位!

...人文之大桂平傳奇2:西山有多美?一百多年前的古人遊西山,留下了詳細攻略(一)

而作為一方名山,經過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和積累,到了現在,它已經成為桂平的一張靚麗名片,到桂平來的人們,沒有上過西山,那等同於沒來過桂平。古往今來,到過桂平西山的文人墨客不計其數,那麼在他們眼中,西山有多美?或者說他們是怎麼遊玩西山的?那時候的西山又是什麼樣子的?和現在有什麼不同嗎?

更遠的古人不敢說,但是,一百多年前的古人遊西山,可是留下了詳細攻略的。那麼,就跟隨古人的腳步,看看吧!

《大雪日·望月》-阿威原創

千里鄉關月清明,處處銀光似覆冰。

遙知西山盼歸客,靜聽松濤和梵音。

-桂平西山,好耐冇爬了!!!

...人文之大桂平傳奇2:西山有多美?一百多年前的古人遊西山,留下了詳細攻略(一)

“路徑出自西門入桂山村,踰官橋,上木魚嶺,東過茶亭沿松徑數十武稍南,群卉交映,綠蔭滿天,蒙茸荒翳,露小石橋西折,有石級穿林罅入山門,平岡斜衍,南壑北澗,佳境漸開,又數十武為唐李御史祠。”

【很多人看不懂這個“武”字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個“武”是計步數的意思,一武為半步,後來統一做為步數的意思來理解】

作為老桂平人來說,可以跟著這份攻略在腦子裡回憶一下,有沒有找到八九十年代上西山的感覺?從縣府街向西出到公園,繞過公園,然後行入圖書館那條路,一直過酒廠,到官橋坑秋柳亭停腳,然後飲啖茶,吃個叉燒包再往上走。(是不是

“出自西門入桂山村,踰官橋,上木魚嶺”

這個感覺?)上了木魚嶺到了茶亭(就是水庫邊的茶亭),沿著參天松樹間隙整出來的路一路向上,到

“小石橋”。

...人文之大桂平傳奇2:西山有多美?一百多年前的古人遊西山,留下了詳細攻略(一)

這個小石橋可不是簡單的一座跨澗小橋,而是大名鼎鼎的

北宋大文豪蘇軾

筆下的

武陵橋。

在這橋跟前,蘇軾寫下了一首《定風波》!【有興趣可以看看阿威前面的文章廣西桂平人文:蘇軾不但來過桂平西山,還在山腳留下首《定風波》】而

“群卉交映,綠蔭滿天,蒙茸荒翳”

正好佐證了蘇軾所看到的景色。

所以說,蘇軾來過桂平西山,那是肯定的了!可惜的是,如今的武陵橋跟前已經看不到這一景象了。光禿禿的水泥地,加上稀疏不少的樹木,哪裡還有往日武陵橋

綠蔭滿天

的景緻?

所不同的是,那時候的山門在過了武陵橋的位置,而不是現在的大斜坡的坡底。上了“

平岡斜衍

”,就到現在所說的“下祠”了。李公祠

“祠三進,內供李明遠像。祠左原有小池蓄水,今填植竹樹,旁穿小徑出祠後為洗石庵。”

...人文之大桂平傳奇2:西山有多美?一百多年前的古人遊西山,留下了詳細攻略(一)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這個景象也已經面目全非,竹子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好幾層平臺,一些石桌石凳分佈在這片參天大樹遮蓋下的地方,成了人們歇腳的遊樂之所。“下祠”也是多少七零後八零後童年春遊和秋遊的地方,這裡留下了多少桂平人童年時候的快樂時光記憶?恐怕已經說不清了。

“倚山東向有上中下三座,中座上為文昌樓,座右壁閣門外為廳事,東向前有小園,花草鮮豔,光景優美;文昌樓左為半青閣,閣下左眺長林柵立,遠處流泉潺潺匯於簷下蓄之以池,不事提汲而湯沐浴;如右為妙虛樓,樓右外眺高邱嚴木壓拂窗簷,舊日棲霞亭疑在此處。”

看了這段話,阿威有些忍不住了,這還是小時候認識的“下祠”嗎?這也太美了!比小時候見到的“下祠”美百十倍不止!但這些只能靠想象了,因為那時候早都拆了,都沒見過文昌樓和棲霞亭。

...人文之大桂平傳奇2:西山有多美?一百多年前的古人遊西山,留下了詳細攻略(一)

“從庵右石級數武折西升,老鬆散布,鱗幹掙勝,奇石雜陳,俯仰蹲偃,欹正殊姿,嫩苔枯蘚渲染斑駁,隔清必有聲,旁有巨石題‘碧雲天’三字,為此地寫影。”

“碧雲天”這三個大字,就如同“歡迎您”。到了這裡,就相當於真正進入西山了。

這三個楷書大字為

景山李少蓮

所書。道光年間,這個湖北人來到桂平,認識了本地的一個叫

崔娟娟

的才女,書生翩翩,才女夭夭,他們之間迸發出愛情的火花,然後二人上山在這裡居住(類似於隱居),起名:別有居。

碧雲天

石刻和龍華寺之間,曾有個畫亭,是當年李少蓮與崔娟娟日常讀書作畫的地方,閒時娟娟撫琴,少蓮吟詩。書生與才女過的詩情畫意的生活,這是多少人的嚮往啊!

後來(畫)亭被毀了,後來人就改建到碧雲天下方去了!至於“別有居”,就在以前放飛機的飛機坪的位置(老桂平人知道)!

...人文之大桂平傳奇2:西山有多美?一百多年前的古人遊西山,留下了詳細攻略(一)

“又南折西向為龍華寺,寺左舊有望雁亭,右有畫亭,今遺址已沒;寺西北望林石幽翠,百步許有姚翁巖,為宋州守姚嗣宗得名,今已荒蕪;寺內三座,中座有大廳,窗向東開,前座瓦背樹光浮於戶下,人間遠隔千尋;廳內題聯不少......上亦有文昌閣,閣左右有房......

自龍華寺外至此別有天地;泉右石梯上百數級有吏隱洞,廣丈餘,為唐御史李明遠隱居處;”

在乳泉井的上方有一塊巨石,上刻“別有洞天”。這四個字有兩層含義,一個也和景山李少蓮的“別有居”有關;另一個就是這個區域另成一處別緻的風景,清幽怡人。

...人文之大桂平傳奇2:西山有多美?一百多年前的古人遊西山,留下了詳細攻略(一)

這裡就是西山的核心景區了。如今基本都還能看到,在這裡,舀上兩杯乳泉水細細品嚐,享受著無風自來的清爽,感受著古人的愜意真是美事一樁!你會發現,人間的諸多煩憂,都在這輕描淡寫裡消散!

很多人也說,西山沒什麼好轉的,幾十年如一日,一點變化都沒有!其實,這正是其值得一去的緣由。不過前提是得了解它的歷史文化底蘊。在這些“不變”中,你可以感受到古人遊山時候的那種心境!

可惜的是,如今的人有幾個會是衝著這些文化和歷史來的?加上西山的植被有所減少,阿威真擔心這些倖存的古韻都會有一天保不住!

一篇敘述完的話有些長,這份古人的西山攻略,下集繼續再講吧!

下集更精彩,敬請關注阿威大桂平傳奇系列3!

這裡是廣西,發現廣西之美,感受廣西之美!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講述廣西人文!謝謝閱讀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