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小崗村"的美麗蛻變

央廣網宣城11月21日訊息(記者 張宣劍 通訊員 陳莉)初冬暖陽下,沿著寬闊筆直的葉東路,驅車來到宣城市宣州區洪林鎮鴿子山村,村道兩旁的牆體上,隨處可見紅色主題壁畫,濃濃的紅色文化資訊撲面而來。

“皖南大包乾” 平地起驚雷

鴿子山村是“皖南小崗村”。40多年前的鴿子山村,平地驚雷,春意萌發。一紙分田到戶的“生死契”揭開了皖南大包乾的序幕。

1979年清明前夕,洪林公社鴿子山大隊吳村生產隊吳西小隊秘密開會,一夜之間把田分到戶,實行“分田到戶,責任到人,定產到田,交產記工,超產歸己,減產賠償”的責任制,並制定了共同遵守的五條規定。

鴿子山村吳村村民組,舒剛強、熊傳寶、劉明勝、萬有才等人在“大包乾承諾書”上按下手印,“皖南大包乾”平地驚雷,跨出敢闖敢試的第一步。

舒剛強從記工分的本子上撕下這一紙承諾書,並囑咐會計夏利富“哪個要都不給看”,正是這一句囑咐,夏利富將這份大包乾承諾書藏得太嚴實,至今都未能找出來,但歷史記下了這敢為人先的一刻,驗證了改革之路的成功探索。“皖南大包乾”敢為人先、勇於改革的精神更是影響著鴿子山村的發展。

荒山變桃園 改革再出發

鴿子山村勇敢踏出改革第一步後,村民日子越過越好,家家豐衣足食。如何繼續帶領村民致富增收卻又是一道擺在鴿子山村“兩委”面前的難題。

“鴿子山村佔地18。86平方公里,這其中山產面積佔了近二分之一,同時大部分都是荒山,怎麼發展是個問題。”原鴿子山村黨支部書記孫輝說。

破題之法出現在2017年。這一年,鴿子山村被列為宣州區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驗試點村。為探索發展途徑,推動百姓致富,鴿子山村召開了集體經濟股權制改革村民代表大會。經村民代表會議研究決定,2018年元月鴿子山村成立了“宣城市宏鴿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公司的成立,讓全村村民的身份有了改變。村民“變”股民,把村裡零散山場集中流轉到集體資產管理公司,村民則以荒山、土地作價入股,根據專案效益按股分紅,依然享受著荒山改造帶來的經濟效益,再由公司組織經營,建立“林地變股權、林農當股東、收益有分紅”的股份合作執行機制,從而實現了個體農戶由農民向股東的轉變。

鄉村要振興,百姓要致富,光是流轉土地還不夠,還得因地制宜發展產業,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掙錢。在村“兩委”的帶領下,鴿子山村確立了以千畝特色水果種植基地為重點的生態水果種植銷售專案,專案總投資320萬元,其中包括“農綜改”專案資金270萬元和村集體投入資金50萬元。

桃園迎豐產 百姓慶豐收

沿著馮村水庫邊的梯田環山而上,鴿子山村的千畝階梯桃園豁然映入眼簾。

技術管理人員張浩正在為桃樹修枝施肥。“冬季桃樹開始進入休眠期,抓好桃樹的冬季管理環節,對桃樹當年的安全越冬及來年產量、質量都是十分重要的。”張浩一邊給桃樹施肥一邊說道。

一年種樹,三年掛果。雖然今年是鴿子山村桃園掛果的第二年,但產桃已有20萬斤,桃子的銷售額達35萬元。“目前我們桃園已經有近500畝,今年有200畝桃樹掛果豐收,桃子賣出去,大家都說好吃,村民的參與熱情都變高了!”鴿子山村黨支部書記程太兵介紹道。

如今,變山區為景區,變果園為公園,實現一顆果子的效益最大化,已經成為鴿子山村農民發展致富產業的主思路。

“6年能達到豐產期,按豐產期每畝產值5000元計算,500畝果林年產值可達250萬元,公司、農戶和村集體按比例分成後,可使全村群眾獲益。”對於桃園今後發展,程太兵信心滿滿:“接下來我們還將持續推進集體經濟轉變,不斷擴大流轉面積,帶領村民們致富增收。”

【來源:央廣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舉報/反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