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守源人”:半輩子青春困在老林,為護河撿6年垃圾丨三省立法·保護赤水河·圖集②

赤水河“守源人”:半輩子青春困在老林,為護河撿6年垃圾丨三省立法·保護赤水河·圖集②

赤水源航拍

封面新聞記者 曹笑 伍勇 刁明康 楊瀾 郝瑩 雷遠東 陳光旭 雲南鎮雄報道

陰雨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10月22日,雲南鎮雄,場壩鎮羅漢村。這個小半年都處在冬天的村子,已經有人開啟爐火,套上棉衣。

早晨,54歲的村民權廷青穿好雨衣水鞋,提上彎刀,前往“以拉”原始森林巡山。

23公里外,被命名為“赤水源”的鄉鎮,退休教師常呂共戴著草帽走在霧濛濛的溪水邊,偶爾將拾起來的垃圾揣進包裡。9年來,72歲的他獨自一人往返於赤水源頭,那頂印著一顆紅星的草帽,成了他最忠實的夥伴。

赤水河“守源人”:半輩子青春困在老林,為護河撿6年垃圾丨三省立法·保護赤水河·圖集②

赤水河源頭

權廷青與常呂共,一個守護森林,一個守護森林下冒出的清泉。

這兩個本沒有交集的人,因為保護赤水河源頭,將畢生或者後半生的時間,都交給了這條河流。

2021年7月1日,雲貴川三省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的決定》和各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個地方流域共同立法。

赤水河源的保護者,也因此走入人們視野。

赤水河“守源人”:半輩子青春困在老林,為護河撿6年垃圾丨三省立法·保護赤水河·圖集②

赤水源鳥瞰圖

1

被困老林的護林員

22年確保“以拉”完好無損

“在我當護林員的22年裡,沒有發生過偷砍盜伐、森林火災或者有人破壞野生動植物的事情。”說到護林,權廷青黝黑的臉上難掩笑容,這是他最自豪的地方。22年前,迫於生計的他決定做護林員,未曾想這一干就是半輩子。

90年代末的羅漢村很窮,村裡沒通電,村民們基本都是柴火做飯,木頭建房。在羅漢村頭頂上的以拉老林是鎮雄縣最大的一片森林,資源豐富。為了防止森林火災和偷砍盜伐,場壩鎮招募護林員,每月工資17元。那時權廷青22歲,已經有了孩子,為了貼補家用,他與當兵退伍的二哥接下了這份工作。

護林員不好當,這是權廷青最真實的感受,與偷盜者鬥智鬥勇的事情還記憶猶新。在進山的路上,把兩邊的茅草打結,如果被絆斷了,說明有人進山,要守株待兔。這些都是經驗。

赤水河“守源人”:半輩子青春困在老林,為護河撿6年垃圾丨三省立法·保護赤水河·圖集②

權廷青

“十幾年前,有人來偷羅漢村的樹,我和二哥追了一兩公里,差點和別人打起來,最終把他們制服了,他們才不敢再來。”權廷青一米八幾的個頭,他二哥看起來比他還要壯一些。只有個頭大,才能唬得住別人。

山裡人吃山上水。進山途中,能夠見到埋在土裡的水管,從老林伸出來,鑽到農戶家裡,清甜乾淨的山泉水是羅漢村絕佳的飲用水源。從小喝山上水長大的權廷青自然知道保護水土對於村子的意義,所以即使現在一年只有1萬元的工資,他也幹勁十足。

“我感覺我爸一輩子都被這個老林困住了。”對於做護林員一事,權廷青的兒子持不同態度,如果選擇出去務工,權廷青的工資要高好幾倍。對此權廷青顯得十分淡然,“幹了22年,對林子有感情了,放不下的。”巡山途中,50多歲的他像個孩子一樣跑跑跳跳,偶爾停下吼一聲,聲音迴響在羅漢村上空。

2

愛管閒事的老頭

9年堅持換回一汪清水

常呂共的待遇可比權廷青好得多,才出門沒多久就接到孫子的電話,叮囑老人家走路要“下細”,天冷了別出去太久。對於常呂共巡河,家裡人很支援。

2012年,常呂共第一次下河撿垃圾。一個塑膠桶,一個夾子,一個草帽,一個人。“那時候河裡不僅僅有生活垃圾,還有死雞死鴨,夏天從河邊經過都得捏著鼻子,臭得遭不住。”

赤水河“守源人”:半輩子青春困在老林,為護河撿6年垃圾丨三省立法·保護赤水河·圖集②

常呂共

下河緣由在哪?2012年常呂共看報紙,曉得了下游貴州四川用這股水煮酒,鎮雄一些人也飲用這股水,“看到這河這麼髒,我很難受。”他說,買酒要買四川貴州的,城裡人用這股水煮東西,水這麼髒真是害人又害己。

年過花甲兒孫滿堂,在村子裡教過書的老人做這些髒活,一些人很不理解,覺得“丟分”。但是常呂共無所謂,聽不到就算了,聽到了就說:“不撿沒事,但是不要扔。”

這一撿就是6年。6年裡始終獨自一人,農忙時節用兒女給的養老費請人幹活,也要騰出時間巡河。變化是可喜的,在他的堅持下,銀廠村河堤越來越乾淨,河水逐漸清澈,魚兒似乎又從石頭縫裡鑽了出來,隱約可見。

深秋季節的赤水源,雲霧繚繞,風景怡人,抬頭可見綠水青山,常呂共很滿足。3年前,政府安排人員保護赤水源,他結束6年的巡河工作,但仍堅持每個星期逆流而上巡一次源頭,發現問題他仍會“多管閒事”打電話詢問原因,儼然成為了一名監工。

3

兩岸方竹成林

築起了天然綠色屏障

10月,正是銀廠村方竹出筍的季節。幹完農活的嶽遠碧走到自家地裡掰了些竹筍回家,做了道熗炒竹筍,這是她三個孩子最喜歡吃的菜。赤水源兩岸,不知不覺間方竹林已然成林。

赤水河“守源人”:半輩子青春困在老林,為護河撿6年垃圾丨三省立法·保護赤水河·圖集②

赤水河岸邊種植的方竹

為了更好地保護赤水河,2019鎮雄縣退耕還林,在河兩岸種了12萬畝方竹。3年過去,竹子長勢喜人,竹筍也開始給村民帶來收益。“種方竹不花時間,竹筍的價格也比玉米高兩倍,挺好的。”嶽遠碧說,竹子長起來好看,住在旁邊很舒適。如今,赤水源邊築起了一道綠色屏障。

當然,一汪清泉順流而下匯成大河,更離不開權廷青和常呂共這樣的“守源人”。據鎮雄縣宣傳部工作人員介紹,全縣目前護林員有13359人,赤水河巡河員179人,全縣所有河道巡河員600餘人,分工負責,井然有序。以拉老林,唱山歌的護林員越來越多,赤水源頭,戴草帽的巡河人盡職盡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