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愛新覺羅氏聚居村落:猶如一個小社會,世代只做一件事

眾所周知,清朝是我國曆史最後一個封建帝制的朝代。隨著清朝的滅亡,身為皇家的愛新覺羅氏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那麼他們現在身居何處?是否還保留著一些前清習俗?一個隱秘在眾山之間的小山村,為我們揭秘了這一切。

最後的愛新覺羅氏聚居村落:猶如一個小社會,世代只做一件事

小編所說的這個小村落,就在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西北的啟運山下。這個村落有3000人左右,他們不僅自稱是愛新覺羅氏的後人,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清王朝主陵永陵的守陵人。

據村中老人稱:“在我們小時候爺爺會給我們講我們家族史上的守陵的故事,我們還有一本族譜,上面清晰地記載著當年的事情。說著,他去裡屋拿出了一個底座雕刻著精美蓮花的木頭匣子,又從裡面拿出了他家的族譜。

最後的愛新覺羅氏聚居村落:猶如一個小社會,世代只做一件事

過去的愛新覺羅,都有家譜文化,它記載的是一個滿族的一部興衰史,涵蓋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領域,它不光是一個紐帶,也是民族團結安穩的基礎。老人表示,他們家族守陵是從努爾哈赤的伯父那一輩說起的。。。。。

關於愛新覺羅氏,有一點值得一提:清代將皇族分為“宗室”和“覺羅”;宗室系黃帶,覺羅系紅帶,以示區別。清代規定,以努爾哈赤之父塔克世的直系子孫為宗室,其伯叔兄弟旁支子孫稱為覺羅。從這裡來看,這位老人家族起初守靈的還屬於皇族中的覺羅系。

最後的愛新覺羅氏聚居村落:猶如一個小社會,世代只做一件事

清永陵建成於公元1606年,這裡當時駐紮了一個完整守陵隊伍,最高峰時達到3000人。守陵並非簡單地看護陵寢,清代守陵有著一套完整的體系,猶如一個小社會。清政府為皇陵分別設立了八個部門,主要就是負責對永陵的保護、修葺和祭奠。

辛亥革命後,守陵人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大多數守陵人選擇繼續留下來。如今,皇陵周圍的村民,70%的人口都屬於守陵人的後裔。雖然已不是傳統意義的守陵人,但仍擔負著祖輩傳承下來的責任,自覺地看守保護著皇陵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這裡也是全國唯一一處遺留下來的愛新覺羅氏聚居的村落。

最後的愛新覺羅氏聚居村落:猶如一個小社會,世代只做一件事

雖然外界看來,守陵確實一件很辛苦而又索然無味的事情。但是,在這些愛新覺羅氏的後人心中,這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他們認為,滿族不過幾十萬人口。但是它建立的清朝統一中國長達二百多年,正說明它是一個有本領的民族,是值得佩服的。

同時,清朝以前,不管是明、宋、唐、漢各朝,都沒有清朝那樣統一。清朝起了統一的作用,另一件事就是繁榮了人口。中國人的增長,在清朝是相當大的。幾百年的歷史變遷,守陵人也被漢化,但每當他們談及此事,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最後的愛新覺羅氏聚居村落:猶如一個小社會,世代只做一件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