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唯一有祈福殿的寺廟 被譽"五臺山第一風景" 順治在此出家

有句話說,“五百年風景看北京,五千年風景看山西”,山西境內歷史悠久,人文積澱豐厚,佛教文化更是光輝奪目,擁有多座在歷史上極具影響力的千年古寺。其中坐落在忻州市五臺縣臺懷鎮南清水河西側的鎮海寺,以其獨特的悠久歷史、民間傳說和絕妙的風景享譽海內外。

五臺山唯一有祈福殿的寺廟 被譽"五臺山第一風景" 順治在此出家

五臺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當今中國唯一兼有漢地佛教和藏傳佛教的佛教道場。鎮海寺所在的五臺山石山嘴景區,海拔高達1600米,左右兩側山峰環繞,猶如兩條飛龍落下河谷,形成一處“二龍戲珠”的風水寶地,自古被譽為“五臺山第一風景”。

五臺山唯一有祈福殿的寺廟 被譽"五臺山第一風景" 順治在此出家

鎮海寺,顧名思義是為鎮海而建。相傳鎮海寺的對面有一個海眼,說不定什麼時候,海水就會噴湧而出,沖毀田地,淹沒村莊。在此修行的文殊菩薩為造福百姓,將一座佛塔置於海眼之上,鎮住了氾濫的海水。後來人們在這裡修建了寺院,稱為“鎮海寺”。

五臺山唯一有祈福殿的寺廟 被譽"五臺山第一風景" 順治在此出家

寺院建築群佔地16000平方米,共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文殊殿、藏經閣、關公殿五座大殿,雖然面積並不大,卻是藏傳佛教四大領袖之一章嘉呼圖克圖普度眾生的殊勝道場。在藏傳佛教裡,章嘉活佛的地位非常尊貴,深受信眾敬仰,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五臺山唯一有祈福殿的寺廟 被譽"五臺山第一風景" 順治在此出家

自清朝康熙帝開始,章嘉活佛就被歷代皇帝尊為國師,寺院內的15世章嘉活佛墓塔建於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該塔為十三級浮屠,高達九米,是佛教中的最高等級。在塔的基座上雕刻著人物浮雕,塔腹正中有三尊坐佛,外觀造型別致,雕刻精美絕倫。

五臺山唯一有祈福殿的寺廟 被譽"五臺山第一風景" 順治在此出家

永樂院內的祈福殿,是五臺山唯一的一座祈福殿,殿前楹聯“言能益世即文章、事可利人皆德業”。相傳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應化道場,故自古至今,鎮海寺祈福殿就是廣大信眾朝山拜佛、許願還願的首選之地,小院內一年到頭香火旺盛,往來香客絡繹不絕。

五臺山唯一有祈福殿的寺廟 被譽"五臺山第一風景" 順治在此出家

“黃袍換去紫袈裟,只因當年一念差”,出自清代順治帝的出世遺詩。傳說鎮海寺是順治皇帝在五臺山出家的地方,寺廟右側的“龍門”,因當年康熙皇帝尋父走過而得名。平時這裡大門緊閉,只有皇帝才可以進出,據說自清康熙帝以來,龍門只打開過四次。

五臺山唯一有祈福殿的寺廟 被譽"五臺山第一風景" 順治在此出家

清朝的歷代帝王對鎮海寺都極為重視,不但多次親臨祈福,還為寺廟題寫了多塊匾額。其中文殊殿門楣上方的“性目淨果”匾額,為乾隆皇帝御筆親書,殿內的“金光輪藏”匾額為康熙皇帝御書,匾額下方的一塊詩匾,是乾隆皇帝專為鎮海寺寫的四首七絕詩。

五臺山唯一有祈福殿的寺廟 被譽"五臺山第一風景" 順治在此出家

文殊殿內供奉著章嘉活佛從印度請回的觀音、文殊、普賢“三大士”真身像。有趣的是,三尊菩薩雙目微閉,均為罕見的蓄鬚造型,既富陽剛特徵又不失陰柔。據介紹,在印度和我國早期的佛教造像中,觀音菩薩往往被塑造成蓄鬚男子的形象,並一直保持到五代時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