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統二年老照片窮人窮得不像樣,沒有一件完整衣服

1910年(宣統二年),《泰晤士報》駐華首席記者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對中國西北進行了為時半年的考察。考察期間,他拍攝了大量反映當地生活場景的照片,本文選取了部分甘肅境內的影像。100多年前西北的落後與貧困觸目驚心,超乎想象。

宣統二年老照片窮人窮得不像樣,沒有一件完整衣服

莫理循在考察途中記錄了他親眼所見的社會景象。他發現,西北地區經濟落後,人民生活極其貧苦,無論大人還是孩子,衣服都破爛不堪、沾滿灰塵和汙垢;百姓房屋幾乎都是土坯房,到處可見坍塌痕跡。

宣統二年老照片窮人窮得不像樣,沒有一件完整衣服

陝甘一帶常年乾旱少雨。1910年2月莫理循進入甘肅時,這裡已經乾旱了很長時間,農田連續三年大幅減產、甚至絕收,沿途民不聊生,廣大百姓正在忍飢挨餓,他們期待的是官府和慈善機構每天僅供應一次的熱粥。

宣統二年老照片窮人窮得不像樣,沒有一件完整衣服

莫理循拍下的這種大輪牛車,在商代考古中已有發現,其歷史超過3000年,至清末仍是西北地區主要的交通工具。古老的牛車,沿著深陷的轍溝喘息前行,發出吱扭吱扭的鳴響,訴說著生活的艱辛。

宣統二年老照片窮人窮得不像樣,沒有一件完整衣服

《大清律例·名例律》規定,對部分重刑犯“不忍刑殺,流之遠方”,以體現仁政和慎刑理念。西北絕域、西南煙瘴和東北苦寒之地都是流放犯人的地點。其實,流放是僅次於死刑的一種懲罰,很多人難以適應這裡乾旱惡劣的環境,在流放途中病餓而死。

初春時節,此人光著膀子,下身卻穿著棉褲,簡直冰火兩重天。也許嚴酷的生活環境造就了他強健的體魄。

宣統二年老照片窮人窮得不像樣,沒有一件完整衣服

他們穿著又髒又破的衣服,臉上也是滿面塵灰,因為乾旱,不得不犧牲乾淨衛生以節約用水。另有一個細節請大家注意,婦女和她的女兒都纏了小腳,這將給她們的行動和勞作帶來極大限制,進一步加深她們在生活上的困難。

宣統二年老照片窮人窮得不像樣,沒有一件完整衣服

吃官府飯的人,衣著形象不比普通百姓好多少。強烈的紫外線曬得他們面板黝黑。

宣統二年老照片窮人窮得不像樣,沒有一件完整衣服

請注意細節,有兩個孩子上身穿了棉襖,下身光屁股。窮到沒衣服穿,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也許當前很多人都無法理解了。

宣統二年老照片窮人窮得不像樣,沒有一件完整衣服

人們靠著牆根曬太陽、聊天,據說是西北地區的一大特色。

宣統二年老照片窮人窮得不像樣,沒有一件完整衣服

紅寺廟始建於明朝,清乾隆年間又加以修整,頗具規模,歷史悠久。照片中的僧人往臺子上放了一些食物,供遠道而來的旅人充飢。此舉有一種濃濃的“古道熱腸”的情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