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的北大門——叢山關!

耿培炳

第965期

績溪之北的叢山關是黃山山脈與天目山山脈的結合部,古有“巖邑”之謂,為“宣徽之脊”“徽寧要衝”。這裡離縣城三十華里,地形高聳,群峰夾峙,地勢險要,過去是一個行旅往來的小驛站。從前在這裡構築了關寨、瞭樓、旱關城、水關城,這座關口就叫“叢山關”。

徽州的北大門——叢山關!

清朝時候,關以北屬寧國府管轄,關南屬徽州府管轄,也就是績溪縣與寧國縣分界的地方。後來由於蕪屯公路和皖贛鐵路貫穿其間,把橫跨山麓、雄踞嶺頭的關隘拆除了。

清順治二年(1645),清兵攻下了南京後,乘勢進攻徽州。當時棄官在籍的休寧人金聲(正希)和他的門生歙縣人江天一,號召徽州民眾奮起抗清。他們認為績溪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由寧國進入徽州的咽喉要道,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他們提出:保衛徽州就必須要保衛績溪,應當駐重兵把守,因此就在這裡構築關隘,金聲親自駐守在那裡,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同時,分頭派兵扼守徽州周圍的六嶺,抵抗清兵的進攻。

當時皖南各地紛紛響應:如後復社領袖之一的池州人吳應箕、寧國的邱祖德、宣城的麻三衡、吳漢超、廣德的吳源等義軍,聲勢浩大,建立了許多據點。全都與金聲互通聲氣。績溪邑人舒應澄組建縣團練以自衛,仁里人耿社旺被薦為團練頭目。及夏,在金聲、江天一麾下鎮守叢山關,與清兵發生大小戰鬥十三次。

抗清義軍士氣高昂,作戰非常勇敢,相鄰的旌德縣、寧國縣都已經收復。但是,由於清兵源源而來,合力圍攻,各地義軍糧食缺乏,彼此孤立無援,導致徽州外圍各個據點相繼失守。

徽州的北大門——叢山關!

金聲畫像

金聲率部堅守,孤立應戰,在叢山關堅持了三個月之久,雙方在這裡不斷展開拉鋸戰。白天,不斷傳來喊殺聲;入夜,關隘上下,到處是時明時滅的松明火把。清兵始終不能攻取。

後來清總兵張天祿由龍叢源、新嶺方向偷偷攻陷績溪縣城,縣令投降。因明御史黃澍投降清軍,採用欺騙詭計,偽稱義軍來援,金聲不知有詐,叢山關遂告失守。金聲被擒,與江天一等一同被押解到南京,洪承疇親自出面勸降,二人厲聲斥責,英勇不屈,慷慨就義。

耿社旺逃脫後,為防清兵趕盡殺絕,遂帶著仁裡該支耿氏族人溯登源河而上,遷移到離仁裡20多公里的成功山腳下耿家莊(後改名魚龍川、簡稱魚川)避難。遷徙後,耿社旺遊山玩水,飲酒賦詩,鍾情勘輿術,閉口不談國事,終生足跡不達縣城。仁裡村中另兩支耿姓,亦紛紛避禍,逃往臨溪巧幹、廣德耿村、宣城和江北等地(據《魚川耿氏宗譜》)。金聲餘部奉大明為正朔,在皖浙交界天目山脈中的績溪荊州堅持抗清達146年之久。

徽州的北大門——叢山關!

叢山關,是溝通徽州山區和整個江淮大地及南京、武漢等地的咽喉,是古老徽州北向的門戶。幾百年來,那些“十三四歲,往外一丟”的徽州遊子,每當再一次撲入你的懷抱,怎能不漾起滿腔的鄉情?徽州文化博大精深,徽州鄉愁醇釀似酒。“今日故鄉初入眼,叢山關下巧溪橋”,故鄉是一方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圖騰!

如今,關北的金沙鎮已劃屬績溪。行經是處,眼前就是思慕已久的叢山關遺址。舊跡所剩無幾,但這天造地設的險峻山形,卻使人不難想象當年的態勢,耳邊彷彿傳來昔日古戰場的嘶殺聲。兩側青山對峙,當中是狹長的溝壑,蕪屯公路和皖贛鐵路,從北筆直地穿關而來,又離關朝南而去,直至隱匿在悠遠的青綠叢中……

徽州的北大門——叢山關!

佇立關頭,倘若在雨天,你掌著的雨傘瀝下的雨水,一半將急匆匆地向北溜去,匯入龍叢源水,經金沙河、西津河、水陽江,奔向那波瀾壯闊的揚子江;另一半則會向南流淌,九曲迴腸,經揚之河、練江、新安江,注入浩浩蕩蕩的錢塘江……

站在這分水嶺上,望著這叢山關遺址,眼前閃現著急馳而過的列車身影、車馬輳集、熙來攘往的新農村;那挺拔的山峰,披上了燦爛的新裝。放眼關內外,山巒林壑,鬱鬱蔥蔥;田畈裡,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裡”,這就是千百年來,令徽州遊子魂牽夢繞、雄踞“宣徽之脊”的叢山關!

(作者系績溪縣退休幹部,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製作:童達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