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白塔”歷經千年,仍巍然聳立

呼和浩特“白塔”歷經千年,仍巍然聳立

在呼和浩特東郊,有一座佛塔,它通體雪白,歷經千年,仍巍然聳立。

它就是“白塔”,呼和浩特的飛機場也因它而得名,叫“白塔國際機場”。

其實,它真正的大名是“萬部華嚴經塔”,“白塔”是當地老百姓對它的俗稱,但因為生動形象地概括出它外形的主要特徵,反而比起它的大名要流傳久遠。

白塔的確切建築年代目前還沒有見到可靠的文字記載。相傳,這座塔是建於遼聖宗年間(983-1031年),距今已有千年,卻仍儲存完整,是我國現存遼塔中最精美的一座。

每當晴空萬里,白塔就像一把利劍一樣,直插天空,潔白的塔身與悠悠的白雲相輝映,陽光從塔尖灑下,塔身瑰麗多彩,古樸雄渾。這就是呼和浩特八景之一的“白塔聳光”。

呼和浩特“白塔”歷經千年,仍巍然聳立

是因為塔體表面塗有一層白堊土。

在海水上面,漂浮著許多極小的動物和植物。其中有一種稱為“多胚孔”的單細胞動物。這些生物的外殼是由石灰組成的。當這些生物體死掉以後,它們極其微小的身軀沉到海底。長此以往,就積聚成了厚厚的一層貝殼。當然,這過程得花上幾百萬年才能完成。這層東西逐漸粘結在一起並且壓縮成一種鬆軟的石灰岩,我們稱它為“白堊土”。

這就相當於給塔身塗了一層白石灰,既美觀又能讓塔身保持乾燥。

亭亭玉立的白塔平面呈八角形,塔高55。5米,為磚木混合結構,由幾十根巨大方木作為骨架,用了100萬塊20斤重的青磚壘砌而成,所有縫隙全部用石灰灌注。

塔體分為基座、塔身、塔剎三部分。

底部塔座大部分埋於地下,由須彌座、欄眉、蓮花臺三層組成,朵朵蓮花,線條優美,形象逼真。

頂部塔剎由剎杆串聯著寶瓶、寶蓋和相輪,分別代表著功德圓滿、佛法無邊和十三層佛天的極樂世界。

塔身共有七層,每層廊簷下都懸掛著風鈴,共有272個。微風吹來,風鈴叮噹,沉靜安寧。

塔身第一層南面有塔門,篆書石刻“萬部華嚴經塔”方額,嵌於塔門的門楣上。

第一、二層的門、窗兩側塑有天王、力士、菩薩等造像。

第三層及以上塔身外壁的門、窗兩側砌有方形壁柱,塔身的八個角各有一個角柱,均為磚雕蟠龍柱。

一般樓閣式塔,塔內中空,留有樓梯和佛像的空間,但這座塔的中部竟然是一堵牆圓形的牆,將塔的中部團團圍住,登塔者只能在這堵牆與塔外牆之間的環形走廊走動。

塔內為雙路梯道,兩個梯道不連不見,盤旋而上。

每層透過假門和假窗的通風孔得到光照,並使塔內空氣保持流通。

每層都有一個龕室,是當年供奉佛像和存放那一萬部經卷的地方。

登臨第七層後,由正頂八角孔洞便可到達塔頂。

原來,白塔所在的這片田野曾經是千年以前的豐州故城,

這座城池在遼代可是熱鬧非凡,它東西橫跨1000米,南北長達1200米,城中有十字大街,劃為4個坊區,常住人口達到25萬。城中商業繁華,有藥師閣巷、牛市巷、麻市巷、酪市巷、固染巷等。城內建有“大明寺”,為了使數量較多的“華嚴經卷”有個安放的佳處,便修築了“萬部華嚴經塔”,也就是“白塔”。

但最終,豐洲城連同大明寺毀於元末明初的戰火,唯有白塔依然屹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