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清河——漫步油坊碼頭,展望“羊絨之都”

公眾號微信:

damei8210

文/邢雲

正是秋高氣爽,白雲悠悠,天高地闊。漫步在清河油坊碼頭,一條大河,浩浩蕩蕩向北奔流。

這就是大運河,一條流淌了千年的大河!

歲月如流,大運河老有千歲,卻依然澎湃有力。一橋飛架連冀魯。所謂靜水深流,愈是靜,愈顯得端肅。遠方眺望,宛若給冀南平原鑲了一條光閃閃的銀帶子。

昔日的油坊碼頭,是天下聞名的古驛要衝。講解員的故事裡,河道里曾是桅影林立,纖號聲聲,人流如織,熙熙來攘往的繁盛景象,給清河留下了多少傳奇。

位於大運河畔的油坊,是一座古鎮。油坊碼頭,建於明代初期。作為一條貫通南北的漕運主線,油坊之地位,可見一斑。明、清、民國甚至新中國成立後的20多年,清河及周邊縣區的糧食、煤炭等物資交流和運輸,也主要依賴運河漕運。

大運河,一個運字,讓水的實用功能活泛起來。

運河不僅是一條通衢大道,還“運”來了大河的文明之波。不僅土地變得豐沃,商貿變得繁榮,更重要的是,它潤澤了一地的人文氣質。它是清河的精神之鑰。

京杭大運河是海河流域五大水系之一。而清河段是一條歷史悠久的河道。據研究,清河段的大運河河道主要和屯氏河、隋唐永濟渠、衛河有沿革關係。

資料上說,衛運河是古代的清河、屯氏河、隋唐永濟渠、衛河演變而成,與黃河的變遷有著密切關係。其中,隋唐永濟渠又稱御河,是隋唐大運河的北段,明代張鄂作詩《永濟渠》:一脈南來發衛泉,漫遊汶水共朝天。誰知千古隋煬帝,為我皇朝浚巨川。

也就是說,清河縣境內,流經京杭大運河和隋唐大運河。又據《中國大運河》載,清河郡曾號稱“天下北庫”,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物資集散地,其域內的北宋貝州古城,全因大運河而興,曾“城池高闊,地方繁榮”,輝煌達600年之久。

運河漕運的繁忙景象是清河古“八景”之一,歷來文人多有詠歎。

劉步嶺作詩“御河遠帆”:來許天涯去逐波,錦帆遠掛勢如何。黃龍不住催風緊,畫鷁還從夕照拖。直放三江衝浩渺,斜連九冢影婆娑。順流撥點朝宗處,一葉扁舟駕御河。

程澤清同作“御河遠帆”,詩曰:御河遠望夕陽秋,片片輕帆送客舟。星拂畿南來上界,雲飛冀北溯長流。逐龍翔鳳終銜尾,破浪乘風孰盡頭。蒲葉飄空何處落,幾回凝眺上層樓。

大運清河——漫步油坊碼頭,展望“羊絨之都”

清河,還產生了古典文學名著《三遂平妖傳》,併成為《金瓶梅》故事原生地。

至今,油坊碼頭遺址仍存。運河西岸,碼頭現存6處,青磚壘砌,挑臺處鋪青石,也有用青磚砌之。運河碼頭停止航運後,用紅磚將碼頭通道封死。這些碼頭由南向北一次是:煤炭碼頭、百貨果品碼頭、糧食碼頭、運鹽碼頭、渡口碼頭等。

舟來船往,商賈雲集,油坊村由一戶開油坊的人家,漸漸成為一個大集鎮,鎮內店鋪林立,並有多家出名的老字號。

一條大船剛剛駛離,一批船舶又陸續靠岸……身背肩扛的急步,渾濁嘶啞的呼喊,昂揚長嘯的騾馬,低陷沉轉的車輪,淚眼彷徨的送別,白髮蒼然的祈望。這條大運河,見證了滄海桑田,承載了多少家國情懷。

安史之亂,貝州城危在旦夕,平原郡太守顏真卿採納清河郡謀士李萼的建議:“收景城鹽,使諸郡相輸”。在清河郡及周邊的郡內施行食鹽“民制、官收、官運、官銷”。由官府出錢收購景城(今河北省滄州市)的鹽,然後設定鹽官,向鹽戶統購鹽,加價出售,加入鹽稅賣給商人,在各郡內運輸銷售,將所獲利潤供應軍需,緩解了軍資窘況,為挫敗圍攻貝州的史思明叛軍奠定了經濟基礎。

追本溯源,李萼收購“景城鹽”做法,就是中國近現代鹽業專賣的起源,而清河則是中國近現代鹽業專賣制度的起源地。

如今,大運河畔新建了一座鹽店博物館。其原址,就是益慶和鹽店。益慶和鹽店是清朝道光年間建立的,當時油坊非常繁榮,全國各地都有人來這裡發展,山西蒲州著名鹽商王海峰,看中了這裡繁榮的經濟,在這裡開了益慶和鹽店。鹽倉、售鹽門店、賬房等建築,一一復原,讓人們體驗“鹽”的魅力。

一陣鑼鼓響起,我看見河邊停靠了一艘花船,誰家姑娘出嫁了?岸邊,由當地農民裝扮的縴夫,一步一步,淌灑著汗水,一遍一遍喊著號子。號子聲聲遠,在天地之間滾動,在浪花與河岸之間撞擊。

嗨喲嗬!嗨喲!

號聲如歌,縴夫們一個個咬著著牙,沉雷憋在他們的心裡。他們腳踏實地的聲音,如出征的戰鼓,撼地而起。船身,亢奮地犁出浪花,向前。他們默默地承受,堅持,是為了讓明天的生活更好。

大運河不跌宕,不兇猛,沒有急流險灘。如母親般大氣、淳厚、秀美、沉靜。她比其他河流更善於接受和容納。

清河之地,不亦如此麼。開放,包容,先走一步、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這些關鍵詞,讓清河人成為自我激勵、勇做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堅定信念。

世界羊絨看中國,中國羊絨看清河。一個不養羊的縣,把羊絨做成了全國首屈一指的大產業,贏得了“羊絨之都、世界絨谷”的美譽。

來了,就是清河人。靠設計、靠科技、靠品牌,清河羊絨、汽配等產業,風生水起,向高而行。

歷史已經遙遠得看不清面目,清河人的激情依舊像湧動的水流,濤濤不息。

這一水帶動的民生之波,從過去的漕運之需到現在的滾滾商潮,大運河之於清河,不止是地理上力通南北,人文上力通古今,發展上更是力通未來。

當一片嘩嘩的水聲響過,讓我們祝福,大運清河!

轉自公眾號《邢雲》

注:圖片與文字無關!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