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四川的世界遺產這麼多“雙黃蛋”?

世界遺產名錄,1976年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成立而誕生,旨在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世界遺產依據1972年透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而產生,中國在1985年加入該《公約》,至今已有55項世界遺產成功列入名錄,成為世界上遺產總數、自然遺產和雙遺產數量均位居第一的國家。

為什麼四川的世界遺產這麼多“雙黃蛋”?

而從世界遺產在國內的分佈來看,各省市區可謂多寡不均,黑龍江、上海、寧夏以及港臺等省市區至今一項都沒有,最多的北京市則高達七項,第二多的河南、雲南和四川各有五項,但四川的這五項世界遺產顯得“成色十足”——全部在本省境內,而北京、雲南和河南的世界遺產有一項或多項是與其它省市“共享”的。

為什麼四川的世界遺產這麼多“雙黃蛋”?

為什麼四川的世界遺產這麼多“雙黃蛋”?

不過有意思的是,四川的世界遺產還有個特點,那就是“雙黃蛋”居多,比如2000年入選的青城山與都江堰為同一個申報專案,雖然都在屬於成都市的都江堰市境內,且相距不遠,但實際上屬於兩個獨立的景區,景區風格與型別也不同:青城山屬於道教名山,前山主打道觀建築群,後山以自然景觀為主,而都江堰則為古代水利工程。

為什麼四川的世界遺產這麼多“雙黃蛋”?

為什麼四川的世界遺產這麼多“雙黃蛋”?

再來看1996年入選世遺的峨眉山-樂山大佛,這個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專案儘管都屬於樂山市,但也是兩個獨立的景區,峨眉山在峨眉山市,樂山大佛則在市中區。雖然兩者都是佛教勝地,但樂山大佛景區的主體是摩崖石刻造像,峨眉山則是人文和自然相結合的山嶽型風景名勝。

四川的五個世界遺產中,九寨溝和黃龍在1992年同時被列入世遺名錄,它們是兩個不同的申報專案,雖然不像“雙黃蛋”,但卻給人以雙胞胎的感覺:這倆景區同在阿壩州,相距不到一百公里,主打景觀都是分佈在青藏高原邊緣山溝內森林間的海子,不過九寨溝景觀更多樣化,尤以各種瀑布取勝,但也更商業化,而黃龍則主打鈣化池。

為什麼四川的世界遺產這麼多“雙黃蛋”?

四川第五個世界遺產是2006年被列入名錄的大熊貓棲息地,這個既不是“雙黃蛋”,也不是“雙胞胎”,而是“多胞胎”——囊括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中的七個自然保護區和九個景區。在這些重要的圈養大熊貓繁殖地中,最方便參觀的是臥龍和四姑娘山,另外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也屬於該棲息地範圍。

關於四川世界遺產的“雙黃蛋”現象,直觀的原因和“打包”申請有關,畢竟打包後的專案不但有更強的實力,也往往有更多的歷史和文化厚重感。但是相比涉及數省的長城、大運河、明清皇家陵寢這樣主題鮮明的“打包”世遺專案,四川的兩個打包世遺只是將相近的景區放在一起,雖然增加了成功機率,但在國內卻並不常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