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縱橫|宋代大國工匠趣事多

文化縱橫|宋代大國工匠趣事多

文化縱橫|宋代大國工匠趣事多

宋代是一個多元發展的時代,士農工商各業都得到大發展,經濟發達、文化繁榮。正所謂勞動創造了人類文明,勞動誕生了能工巧匠,工匠推動了科技進步。宋代工匠燦若星辰,我們不妨透過一些趣事去看看他們的風采吧。

文化縱橫|宋代大國工匠趣事多

建築工匠走出國門

宋代的建築工匠十分了得,建築大師更是層出不窮。營造法祖李誡,北宋著名建築學家,他主持修建了開封府廨、太廟及欽慈太后佛寺等大規模建築。他編修的《營造法式》是一部建築科學技術百科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完善的土木建築工程著作之一,不僅內容十分豐富,而且附有非常珍貴的建築圖樣,充分反映了中國古代工程製圖學和美術工藝的高度、水平。

建築學家喻皓,親自設計、主持建造了十三層的開寶寺木塔。建成後,人們發現塔身微微向西北傾斜,很奇怪,就去詢問,喻皓說:“京師地平無山,又多刮西北風,使塔身稍向西北傾斜,為的是抵抗風力,估計不到一百年就能被風吹正。”可見喻皓在搞設計的時候,不僅考慮到了工程本身的技術問題,而且還注意到周圍環境以及氣候對建築物的影響。

更為可喜的是,宋代的建築藝術還走出了國門。日本的東大寺初建於奈良時代(公元8世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間,日本東大寺曾一度毀於戰火。據日本九條兼實的日記《玉葉》記載:日本壽永元年(1182年),即南宋淳熙九年,重建時,由於日本工匠無力修復,就聘請了正在日本的中國建築師陳和卿為總技師,指揮兩國匠人重建了東大寺;來自明州(今寧波)的工匠伊行末等四人則負責雕造了南大門的雌雄二獅,據《東大寺造立供養記》記載:“建久七年(1196),中門石獅、堂內石脅士、同四天像,宋人字六郎等四人造之。”這位“六郎”,即明州工匠伊行末,所用的石材也是從大宋明州購買的。陳和卿、伊行末參與重建東大寺,充分展示了中國建築水平的高超和中國建築文化藝術的魅力。

刻書匠的氣節

眾所周知,宋版書極其珍貴,“一兩黃金一頁宋版”的說法即是明證,如今已經成了國寶級的文物,當時的刻書工匠功不可沒。他們從筆畫到插圖,從版式到字號,從校對到印刷,全是手工完成,充分展示了他們精湛的藝術功力和敬業專注的職業精神。

宋代刻書工匠十分珍惜自己的創作,他們往往把自己的姓名、堂號,或書坊字號、刻書年月等事項刻於書中,這應該是最早的版權吧。

宋代的刻書匠不僅有精湛的技藝,更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據《邵氏聞見錄》載:“長安百姓常安民,以鐫字為業,多收隋、唐銘志墨本,亦能篆。”崇寧初,蔡京為相時,上書皇上,要把元祐黨人司馬光等入黨籍,刻石立於文德殿門,並要求全國州縣,每地都刻“元祐黨碑”。長安也需要立碑,官府召常安民刻字,他不願意做這種缺德事,於是,官府要治他的罪。常安民不敢辭掉這個差使,便請求石碑末尾處不要刻上他的名字。因此,他的道德品質廣受士大夫的稱讚。

落榜生做裱書匠

由於宋代出版業發達,人們崇尚讀書學習,購書藏書更為普及,於是,與此相關的職業——裱糊匠應運而生。職業無貴賤,許多儒生也加入了這個行列,南宋詩人王邁有一首詩,就記載了一位因裱糊成名的儒生:“丈夫惟窮不可諱,僕妾於人真短氣。一技能精百不憂,有功翰墨尤足貴。林生家世本業儒,讀書不利改傭書。計窮未肯與書絕,又學裁翦兼黏糊。就中頗得三昧訣,翻騰碑畫更奇絕。持此可療寒與飢,十指便當張儀舌……”詩中的林生雖是位落榜考生,但最後成為裱糊行業翹楚,可見行行出狀元,並非中進士才是出路。

針匠家的廣告

在北宋的濟南,有一家制造縫衣針的工匠商鋪,叫劉家功夫針鋪,其造針技術十分高超。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不僅產品優良,還善於宣傳自己。

國家博物館現存的宋濟南劉家功夫針鋪白兔商標銅板,是已知我國最早的商標廣告,用銅版印製,該銅版長13。2釐米,寬12。4釐米。印版上方有“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字樣,正中有白兔搗藥圖,兩側註明“認門前兔兒為記”,提醒人們認清白兔品牌,下方還有一些關於商品及銷售方面的說明文字:“收買上等鋼條 造功夫細針 不誤宅院使用 客轉興販 別有加饒謹記白”。圖文並茂,印刷精美,令人歎為觀止。

這個廣告做得非常精美到位,雕版中最為突出的是針鋪產品“針”,兔兒抱的“鐵杵”,令人不由得想到李白(幼時)“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典故。向世人傳達了他們秉承匠心的精神。可見,劉家功夫針鋪為了搞好宣傳,的確在策劃上下了一番功夫。

弓匠愛《論語》

在冷兵器時代,弓箭是一種最佳的武器,宋代的弓箭製造業很發達,弓箭質量非常高。當時,有個說法“三年方得成”,可見弓箭製造的精細。宣和元年,宋將領童貫領軍路過揚州,發現揚州郡所儲存了160年前宋太祖趙匡胤時期的弓箭,但弓弩的力量仍然飽滿,絲毫沒有減弱。

正因為這樣,在宋代,弓匠很受大家的尊重。據洪邁《夷堅志》載:饒州工匠馬保義,精於弓箭兵器製作,經常出入軍營,與王姓主官相處甚好,經常一起聊聊時事軍政。但由於他讀書少,常感自己文化的匱乏,便開始讀《論語》,偶爾也引用幾句。一天,他又去軍營見這位主官,“趔趄門外,望王出廳,倉黃趨入。馬望見即謝曰:‘孰不知禮! ’意謂他人情稔熟而失禮雲。又問之曰:‘近日曾做得好弓否? ’對曰:‘述而不作。’言不曾用工也。王雲:‘此後結果了,欲回一兩張。’對曰:‘做得中使,便當納來,何敢望回! ’王笑而遣之去。”馬保義口中的“孰不知禮” “述而不作”“何敢望回”,均出自《論語》。

銀匠家出了宰相

宋代的工匠不僅自身技術好,而且十分注重自身及後代文化水平的提高。據北宋李昭玘《樂靜集》載:京東路萊蕪鐵器製造工匠呂正臣,出身儒家,“博學工文,不專記誦,務曉大意”,他“募工徒,斬木鍛鐵,制器利用,視他工尤精密……”有文化的工匠當然不一般,他的鐵器製造一度壟斷了京東路的鐵器市場。

宋代工匠還十分注重後代的文化教育,前文所說的刻字匠長安常安民“教其子以儒學。”據洪邁 《夷堅志》載:在州學興盛的政和年間,饒城縣帽匠吳翁,“日與諸生接,觀其濟濟,心慕焉。教子任鈞使讀書,鈞少而警拔,於經學穎悟有得。”後來其子果然考中入仕。

最為典型的是官至宰相的李邦彥,據《宋史》載:李邦彥“父浦,銀工也。邦彥喜從進士遊,河東舉人入京者,必道懷訪邦彥。有所營置,浦亦罷工與為之,且復資給其行,由是邦彥聲譽弈弈。”在父親的全力培養下,李邦彥官至宰相。由於其父親的工匠身份,別人常嘲笑他,他母親卻說:“宰相家出銀工,乃可羞耳;銀工家出宰相,何羞焉?”

在宋代,四大發明就佔了三項,除了印刷術,還有指南針和火藥的發明。

英國學者李約瑟在其《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說:“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查詢一種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它的焦點在宋代,不管在應用科學方面或純粹科學方面都是如此。”宋代的市井工匠還有很多:醫工、園藝工、陶工、鑄造工、雕塑工等等,不一而足,他們大多是以巧奪天工的神奇技藝而立世的。宋代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巨大成就都離不開嚴謹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

本版插圖王進城

【請關注我們】

▲長按上面二維碼可關注晚報微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