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感”這種東西,用好了是幸福,用不好,是災難

最近看到了一件很尷尬的事情,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就要到了嘛,然後某地禁止祭祖燒紙錢的通知就下來了,一時間弄得“民怨四起”……

其實,一直有些擔心如清明節這樣的很純粹的節日在未來的某一天被徹底淡忘了或者變味了。

說說過節吧,其實很多人都注意到了,現在的各種節日其實更像是一場富人收割窮人的盛會。

對富人們來說,沒有節日創造節日也要找到收割窮人的機會,與此同時,他們還可以製造各種概念,讓窮人們在買買買的同時還樂在其中。

這裡面,“儀式感”是他們最注重的東西,他們賦予某個節日某種意義,然後提供相應的消遣和娛樂方式,但本質上就兩個字:“消費”。

“儀式感”這種東西,用好了是幸福,用不好,是災難

這本來不全是壞事,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確實需要一些東西來提升精神境界,找到對時代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然而,在物質豐富的年代,某些儀式感卻成了一部分人向人索取或者尋找存在感和安全感的藉口。

比如小朋友理直氣壯地在某些節日(如生日)跟父母要禮物,好像沒有禮物,這個節日過起來就沒了意義,父母不給買禮物就是對不起他、不愛他;

比如有的妻子會在結婚紀念日這天,透過老公的表現來驗證老公是不是還愛著自己,用老公為自己的消費額度衡量他愛得有多深;

也比如有人會在節日後透過各種途徑炫耀自己收到的禮物,來證明自己是個受歡迎的人、是個很好很有存在感的人……

事實上,如果我們多去觀察那些特別注重”儀式感“的人,或者那些對各大節日有著過分執念的人,我們會發現,他們之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沒辦法給自己安全感、存在感以及幸福感的人,他們嚴重依賴外界和他人,他們需要透過各種儀式來營造這些感覺。

這其實無可厚非,可是它帶來的影響卻是創造了一代又一代缺乏獨立思考能力、過分依賴他人的孩子。

“儀式感”這種東西,用好了是幸福,用不好,是災難

“儀式感”這東西,用好了,是幸福,用不好,是災難

說說自己身邊的一個例子吧,不算極端。

老黃是我的一個老鄉,我們也曾在高中的時候同窗過三年,我們都在武漢上的大學,然後也都在武漢定居。

現在想來,我們能一直是不錯的朋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都算是單親家庭長大,他很小就沒了媽媽,而我,還沒上初中就沒了父親。

我還好,母親雖然辛苦,但還是會注重一些特殊節日,所以我還算具備一些儀式觀念。

但他就不同了,可能父親單獨帶大的孩子都有這樣類似的問題吧,他是那種嚴重缺乏儀式感的人。

他的事業算是比較順,經營的公司這幾年也越來越好了,他結婚比我早好幾年,女兒已經上3年級了。

表面上看起來,他們一家人很幸福,要車有車要房有房要事業有事業,可是很少人知道,他們的婚姻一直磕磕絆絆。

他的妻子是個獨生女兒,雖然也是一個小縣城家庭來的,但自小享受的家庭待遇和家教還是很不錯的,是那種儀式感超強的人。

用老黃的話說,就是“吃個蛋炒飯也要正襟危坐”的那種很注重情調的人。

“儀式感”這種東西,用好了是幸福,用不好,是災難

老黃說,結了婚之後,他妻子的這種注重儀式感讓他真正找到了家的感覺,那是他一直以來很羨慕卻又得不到的東西,開始的那段時間,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他的妻子特別注重平常的節日,特別是在他生日的時候會弄得特別隆重,他其實不想要這樣,但妻子很重視。

以前條件差,他有事沒事就會給妻子買些禮物,有時候是一束花、有時候可能是一個精緻的髮卡,他希望以這種方式回報妻子。

當然他偶爾也會給妻子買一些比較貴重的禮物,妻子也會在高興之餘埋怨幾句:“又不是過節!別浪費錢!”

他的妻子在家做家庭主婦,雖然很辛苦,但仍然要堅持把一些節日過得很有情調(小資),老黃則說自己就一個“粗人”,也沒有餘力來享受妻子辛苦經營而來的儀式感,他覺得簡簡單單的日子更愜意。

“儀式感”這種東西,用好了是幸福,用不好,是災難

兩個人在這方面的分歧很大,一個認為平時過好了就行,沒必要非在某個節日的時候才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一個認為平時沒有多大必要,節日的時候就得有個過節的氛圍。所以兩人因為這些小事情總有爭執。

有一年妻子生日的那天老黃特別忙,半夜回家之後就感覺妻子的臉色不對,他想起來怎麼回事的時候,妻子已經把他趕出房間了,死活不開門。

然後就是接連幾天的冷暴力,不給他洗衣服了,也不給他做飯了,話也不跟他說。

老黃買了禮物來補償她、討好她,她也不接受,就覺得生日已經過了,你做再多也沒有多大意義了。

不僅她自己特別在意這些,她也會把所有的壓力和不滿透過女兒這邊表現出來。

她會當著女兒的面怒斥老黃“對女兒不上心”。

“我這輩子跟了你,我認命了,你不愛我,也總要愛你的女兒吧!連你女兒的生日都能忘!”

女兒那麼可愛,老婆那麼賢惠,把家裡照顧得井井有條,老黃怎麼會不愛呢?

然後女兒越大,就越不是那個“貼心的小棉襖”了,也會跟她媽媽一樣抱怨他沒給她準備讓她滿意的生日禮物什麼的,然後能好幾天不理他。

“跟她媽媽一樣,都特別難哄。”老黃說。

“儀式感”這種東西,用好了是幸福,用不好,是災難

“什麼生日就那麼幾十個,過一個就少一個,那平常的日子就不是日子嗎?我平常對你們好就一文不值嗎?”說起這方面的話題,老黃就會很煩躁。

他說他妻子什麼都好,唯獨這方面跟他想不到一起去,她的“儀式感”曾經確實給我帶來了幸福,可後來卻“氾濫成災”了,像是一把枷鎖套在脖子上,你不得不用盡心思去滿足她。

“儀式感”的本質及影響

例子有些長,也有些不痛不癢,可能站在不同的角度,帶來的感官也不一樣,並必能真正表達個人的想法。

下面咱們便來深入剖析“儀式感”的本質及影響。

首先,我們得承認,群居生活的我們,是一種需要找到只是存在感(價值感)的動物,我們會根據自己的處境,找到自己正在做的某件事情的意義。

比如我是一個寫網文的,我可以寫得很認真很努力,也可以寫得很敷衍。

當我很認真的時候,我會告訴自己,我這樣寫出來的東西才有力量、才有價值,才會贏得更多人的贊同,我覺得這樣是對的,然後我去堅持。

當我寫得很敷衍的時候,我也會告訴自己,我寫文章不過是為了賺點流量,對文章要求那麼高幹什麼?我也覺得這樣沒什麼問題,然後繼續敷衍。

比如我喜歡玩遊戲,我會告訴自己,透過玩遊戲,我能獲得很多,比如放鬆和愉悅、比如我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後玩得心安理得。

“儀式感”這種東西,用好了是幸福,用不好,是災難

比如一個像老黃媳婦那樣的家庭主婦,她明知這種機械的、重複的勞動是無價值的或者在別人眼中無價值的,但她依然會繼續去做,她甚至要主動去迎合周圍的人,他們會不停地暗示自己,我這樣做是任勞任怨的表現,是值得肯定的。

她會強迫自己相信這種勞動是有意義的,然後強制性地昇華,獲得基於“正確”而來的某種崇高感。

如此種種,當一件事情成了慣例,即大部分人都會這樣去想、這樣去做的時候,我們便得到了一種類似價值觀的東西,得到一個統一的認知——這樣做事正確的,是有意義的,是高尚的或者高貴的。

然後感動了自己,卻沒能感動家裡的那個人。

儀式感就是這麼來的,其本質是當人們恐懼做無意義事情又畏懼反抗時的一種應對策略。

“儀式感”這種東西,用好了是幸福,用不好,是災難

別人都在端午節吃粽子、在中秋節吃月餅、在情人節送鮮花、在生日訂蛋糕,你不吃、你無視、你冷漠,你可能就是另類,你可能就不被接受。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軍訓結束的時候,同學們都含著眼淚跟教官依依惜別,唯獨你表現出無所謂的冷漠樣子,你會感覺不自在,別人也可能覺得你沒感情,所以聰明的你也得表現出戀戀不捨的樣子來。

這就又是儀式感帶來的弊端:

人不能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或者早已喪失了自己的思考能力,過於依賴他人的評價活在這個世上。

原來,所謂的儀式感,很大可能是我們在強大的秩序面前把個體真實情感的表達方式變成了諂媚和表演,並以此討好自己、迎合自己、感動自己,然後迷失自我。

“儀式感”這種東西,用好了是幸福,用不好,是災難

儀式感特別重的人,往往忘了某種儀式的真正意義,他們可能只是單純地覺得,過生日就得有禮物、紀念日就得要慶祝,他們不需要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大家都這樣做。

他們會滿心期待地等著某個儀式的到來,然後錯過身邊更多的美好。

然後他們在遇到跟自己想法不一致的人的時候,遇到儀式感沒有他那麼強的人的時候,就會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覺得自己不那麼被重視、不那麼被需要。

接下來,他們就會暴露自己的本性——人都有維護自己的“正當性”的本能,人會想要控制事情往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

於是,儀式感很重的人,便有了另外一個共性:控制慾強。

他們自己墨守成規,也希望身邊的人跟他們一樣,丈夫、妻子、孩子、老人、小孩、領導、同事,然後便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不開心、不愉快。

最終影響的不過是自己的生活品質,進而影響到一代一代的孩子。

父母的控制慾對孩子的影響,應該不需要重複了吧。

“儀式感”這種東西,用好了是幸福,用不好,是災難

結語

真正的儀式感,是珍愛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認真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有獨立思考能力,不隨波逐流,不過分迎合、依賴或控制別人。

“儀式感”這東西,用好了,是幸福,用不好,可能是災難。

——END——

【文/神逗奶爸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配圖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專注早期教育,分享育兒心得,我是神逗奶爸!期待您的關注,一起努力,做智慧父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