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槍殺事件引發的思考:中國人與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到底有什麼不同

一起槍殺事件引發的思考:中國人與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到底有什麼不同

研究顯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西方人有明顯的不同,而不同的思維方式會影響人們採取不同的行為方式。在“人文清華講壇”的播客節目中,清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彭凱平從文化心理學入手來解讀中西方文化思維的差異。

『從一起槍殺事件看中美思維差異』

1989年到1997年,我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讀心理學博士。我之所以會開始進行有關文化心理學的研究,是從當時一起轟動的槍殺事件中得到的啟發。

1991年,就讀於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一位中國留學生開槍射殺了5人,然後飲彈自盡。此事在美國社會引起了極大震動。

我恰恰認識這位來自北京的留學生,他當年談戀愛時還追求過我太太同宿舍的一位室友。我當時非常感慨地對我太太說,要是他們兩個人戀愛成功了,也許他就不會走到這一步。沒想到,第二天我和美國同事們談起這件事時,他們的反應出乎我的意料。他們一致對我說:真為你太太的室友高興,如果他們結婚了,那麼被殺的很可能就是她。

我當時覺得很納悶:為什麼我們對這件事的看法完全不一樣?

中國人認為,環境、身邊的人包括愛人和孩子,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可美國人認為改變不了,無論他和誰結婚,無論他有沒有孩子,他都會殺人。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文化心理差異。

這在心理學上叫作歸因問題,就是解釋人類行為的原因。我正是從這個事件中,發現了研究不同文化思維的學術價值和意義。這就是我開始研究文化心理學的原因。

在研究文化心理學的過程中,我們做了六七個實驗,想去驗證不同文化的心理差異。

我們做了問卷調查,向中國學生和美國學生提出了一些反事實推理的問題。比如,這位留學生要是結了婚,他殺人的機率有多大;如果他在中國,他殺人的機率會是多少;如果他有孩子,他殺人的機率又有多大。結果我們發現,中國人普遍認為,如果他結了婚,他大機率不會殺人,因為太太會管著他;如果他有孩子,他不會殺人,因為孩子會感化他。所以,中國人很擅長從環境因素中找原因,找到對問題的解釋。

但是,美國人不一樣。美國學生回答這類問題時,答案几乎是相同的——如果他在中國,他也會殺人;如果他有孩子,他會殺孩子;如果他有太太,他會殺太太。他們完全只講個人的原因,而不會從其他方面找原因。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這種差異從12歲開始越來越明顯。也就是說,12歲以下的孩子,大多是以個人歸因為主,文化差異並不明顯。而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中西方文化差異逐漸明顯。所以我們認為,在思維方面的文化差異,大約是十二三歲形成的。

長期以來,西方心理學家認為,關於人類行為的歸因研究有一個所謂的“歸因誤差”,就是在解釋一個人的行為時基本只看個人原因,而不看環境的影響。這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傾向,所有人都是這樣的。但我們證明了,這其實只是西方人的思維傾向性。

這個研究的價值還在於,它說明了,不同文化有不同的邏輯思維,我們透過學習可以掌握不同文化的邏輯思維方式,以便更好地適應全球化的發展。還比如,在處理事務時,如果你認為人的行為大多是受環境影響的,那麼你的著重點就是改變環境和條件;如果你認為人的行為大多是由個人決定的,那麼你的著重點就要去改變個人。

『讓全世界人看魚,會看出什麼不同』

文化心理學研究的另一個內容就是利用文化投射測驗,來進行不同文化的比較研究。

此前,跨文化心理研究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必須依賴語言來表達。大家知道,語言是很難準確翻譯的,比如“紅塵滾滾”,很難翻譯成英文。同樣,很多英文單詞的意思翻譯過來後,也和原意有很大差異。進行不同文化的心理學研究,翻譯是個大問題,因為我們不知道文化差異是真正的差異還是翻譯導致的差異。

後來,我們想到了一種方法,不需要語言,不需要翻譯,就能直觀地反映出人類的文化差異。怎麼做呢?我們設計了一個文化投射測驗:我們決定讓全世界的人都來看魚。

在我們選擇魚的畫面來進行測試之前,其實也是走過一段彎路的。一開始,我們想用一些抽象的幾何形狀來做測試,結果發現,大家不愛看,覺得這些幾何形狀太無聊。接著,我們就改用人的形象來進行測試,結果發現,人的長相、姿態都有文化特色,中國人看中國人的反應,和美國人看中國人的反應,是完全不一樣的。

後來,我們又試過一些動物,發現對動物的喜好也有文化差異。有一天,我突然想起《莊子·秋水》裡“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句話,於是決定用魚的形象試一試。結果,大家都很喜歡魚,所以我們就用鯉魚的形象來進行文化投射測驗。

我們當時在電腦上製作了鯉魚的三維影象,然後邀請不同國家的人來看,請他們發表各自的感受。比如,畫面上有一條魚在前面遊,其他的魚遊著靠攏過去。我們問他:“你覺得這條魚是開心還是不開心?”

一個人的文化價值觀念,往往決定了他的回答。如果是中國人,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這條魚很開心,“因為大家都在一起,我們是朋友”“我們都很友好”。如果是美國人,很多人會覺得不開心:“我一個人很好,他們都過來幹什麼?這很彆扭啊。”

給全世界人看魚,投射的是測試物件自己的心理狀態。這個方法後來成為美國心理學教科書中經典的文化投射測驗,叫莫里斯-彭正規化。莫里斯是我的師兄。我們的這個開創性的研究提升和改變了人們對文化進行客觀比較的可能性。

一起槍殺事件引發的思考:中國人與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到底有什麼不同

彭凱平教授 (圖片由作者提供)

『現代心理學顛覆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

早年間,中國學者、翻譯家辜鴻銘寫過《中國人的精神》,知名作家林語堂寫過《吾國與吾民》,書中都提到了中西文化的很多差異。

從現代心理學角度研究文化差異,和他們的研究有所不同。因為心理學是強調證據和邏輯的科學,除了個別案例之外,一定要透過樣本收集、資料分析,得出的結論才有客觀性。我們用各種科學的方法採集資料,包括行為觀察、心理測量等等,有了資料後,還要進行統計分析。所以,文化心理學並不是從個人的情感體驗入手,而是運用大資料原則,排除個人感情和隨機因素,我們的結論都是經過嚴密的科學測算後得出的,是科學研究的結果。

而且我認為,文化是一個變化的概念,無論以前的思想先驅做過多少觀察和分析,做過怎樣精確的判斷,在今天看來,中西文化的差異也是與時俱進的。

100多年前,有一位美國傳教士阿瑟·史密斯來到中國,他在中國生活了很長時間。他根據自己對中國人的日常行為、生活習性、價值觀念的觀察和體驗,寫了一本書叫《中國人的性格》。其中提出了中國人的26個特點,包括保全面子、節儉持家、勤勞刻苦、講究禮貌、漠視時間、漠視精確、易於誤解、拐彎抹角、順而不從、思緒含混、不緊不慢、輕視外族等等。

我們用現代的科學方法去驗證,結果發現,只有5個特點是現代中國人依然保持的。比如,他說中國人是節儉持家的民族,那麼今天我們中國人是不是真的節儉持家呢?研究發現,沒有錢的時候中國人是節儉持家的,但是有錢了以後,中國人其實也是挺會消費的。

透過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我們顛覆了對中國人的很多刻板印象。比如,傳統認為,中國人擅長演繹思維,西方人擅長歸納思維,這是中國和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中國人喜歡做推論——我們認為有一個天然正確的真理,就可以推斷出很多東西來;而西方的思維方式則不同,它是透過發現很多現象再歸納起來。但事實上,這個印象被文化心理學證明是錯誤的,中國人同樣善於歸納思維。

還比如,我們過去總說中國人是謹小慎微的,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中國人的膽子其實很大。在經濟領域中,中國人非常富有冒險精神。想想看,爭先恐後的股民、熱火朝天的投資者、激情澎湃的創業者……各行各業不在少數的弄潮兒,無不是中國人冒險精神的佐證。這種冒險精神與中國人原來固有的刻板印象不盡相同。因此,我們的思想不應該停留在個別的案例、老舊的觀念上。事實上,今天的中國人已經非常進步、非常現代化了,已經不再是過去的中國人了。

『尊重每一種文化存在的價值』

那麼,中西方在思維方式上主要有哪些差異呢?

第一,中國人強調整體思維,西方人強調分析思維。用通俗的話說,就是中國人容易看到一片森林,西方人容易看到一棵棵的樹。中國人更容易看到整體、看到全域性,看到所有的關聯性和變化性,西方人則更容易看到每棵樹的獨特個性、與眾不同的特點,甚至可以看到它的排他性。

著名的哲學家康德早就意識到這種文化差異,他指出,有一部分人的思維是綜合性的,有一部分人的思維是分析性的。這是他的簡單結論,但他沒有解釋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思維方式的差異。我們把哲學思想用科學方法進行了更細緻、更全面的研究,從而得出了以上結論。

第二,中國人強調集體主義,西方人強調個人主義。相對而言,我們中國人更關注的是關係,是家庭,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存。而西方人更強調個人的期望、個人的目標、個人的價值和個人的定義,也就是由自己來決定自己是誰。這是一個很大的文化差異。

第三,中國人強調辯證。中國人是辯證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指我們中國人看問題的眼光很全面,我們從不只強調事物本身的特性,我們還強調環境,強調變化。我們中國人會敏感地意識到,每個事物都有正反兩個方面,從其內在的矛盾的運動、變化及各個方面的相互聯絡中,才能從本質上系統地、完整地認識一個事物。

這種辯證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我們把它叫作樸素辯證主義,它和黑格爾的辯證論是不一樣的。黑格爾的辯證論是要不斷地進步、不斷地變化,這是一個鬥爭哲學、變化哲學,是一個不斷進步、不斷向前發展的哲學。而我們中國人的辯證相對而言是包容的思想,是兩個互不可缺的關係,是天經地義的正反兩個方面,就像沒有白天就沒有黑夜,沒有長就沒有短。這是中國人的智慧。

所有的文化差異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不是說東方智慧比西方智慧高明,也不是說西方智慧比東方智慧高明。實際上,它們都是人們為了適應自己的生存環境而創造出來的最有意義和價值的文化,所以它們沒有對錯之分,也沒有高下之分。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種心態適合一個地方的民族和文化。

所以說,無論如何,我們要尊重各個地方的文化傳統,尊重每一種文化存在的價值。跨文化心理研究讓我們意識到多元文化的魅力和優勢。同時,正因為有不同的意義和價值,所以我們可以從其他文化中學習其優點,這樣才能產生更偉大的智慧,而不是拘泥於某一種思維方式或方法。

在瞭解了各種文化不同的思維方式、方法策略之後,你能夠巧妙地使用最有價值的方法。比如,進行科學研究時,你可以用西方的理性智慧不斷去創新,去突破既有的框框。在生活關係的處理上,你可以用東方的智慧辯證思維、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等等,來獲得積極的心態。這種中西合璧的能力,能幫助你活得更加快樂和幸福,這就是多元文化的最好應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