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燕青:水滸第一完人

猶記得,小時候看劇版《水滸》,大人們都在說水滸一百零八將裡,結局最完滿的就是浪子燕青了。一方面,因為他是梁山好漢裡少有的能夠全身而退的人;另一方面,還因為他最後抱得美人歸——和名妓李師師攜手浪跡江湖去了。可是,待到真正看了原作才知曉,原來燕青全身而退是真,但李師師卻絕沒有同他雙宿雙飛。

不過,仔細一琢磨,覺得原作對燕青的結局似乎更合理,也更見深度。

浪子燕青:水滸第一完人

說實話,筆者讀遍四大名著,最不喜歡的就是《水滸》,而一百零八將裡面又最不喜歡宋江。但若說最喜歡的人物,非燕青莫屬。讀罷本書,筆者深感,

燕青簡直堪稱水滸第一完人

在水滸英雄中,燕青的出場雖遲,卻令人印象深刻。在第六十一回中,作者這樣形容他:

唇若塗朱,睛如點漆,面似堆瓊。有出人英武,凌雲志氣,資稟聰明。儀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誇能。益州古調,唱出繞樑聲,果然是藝苑專精,風月叢中第一名。聽鼓板喧雲,笙聲嘹亮,暢敘幽情。棍棒參差,揎拳飛腳,四百軍州到處驚。人都羨英雄領袖,浪子燕青。

縱觀水滸一百單八將,風流俊逸、多才多藝,才貌雙絕的,除燕青外,無出其右。足見作者對其人的鐘愛。然而,筆者以為,燕青最令人動容並非其超凡的才貌,而是他的忠肝義膽和清醒睿智。

浪子燕青:水滸第一完人

燕青之忠義首先體現在他的知恩圖報上。

他自幼父母雙亡,在盧俊義家中養大,因此,視盧俊義如再生父母。當盧俊義身陷囹圄之際,他並沒有棄之而去,而在城外求乞度日,只為救出主人。按說以燕青的才藝,斷不至淪落到這般狼狽田地,若不是為了心中的道義,他完全可以過得十分瀟灑。可嘆盧俊義卻不信他的忠言,反而將他一腳踢倒。但燕青卻並未記恨主人,而是輾轉尋到監牢來探視主人。此後,他又去水泊梁山找到宋江,終於救下盧俊義,報了對方的養育之恩。

燕青之忠義還表現在他的英勇無畏上。

上了水泊梁山以後,燕青多次主動請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在東嶽廟,他智撲擎天柱,胸有成竹;在東京城,他面見天子時,臨危不懼,訴說詔安衷情;在征討方臘時,他以身犯險,隨柴進深入敵營,為作戰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

浪子燕青:水滸第一完人

要說在《水滸》中,如燕青這般義薄雲天、不畏生死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卻鮮少有人像他這樣清醒睿智。

在面對美女李師師的多番挑逗之時,燕青能做到坐懷不亂,機巧應對,可謂難得。如若李師師只是尋常煙花女子,我們尚能理解。但從二人的相處來看,他們可謂郎才女貌,一個吹簫,一個唱曲,好不契合。古人云:食色性也。美色當前,何況還是與自己心意相通的紅顏知己,燕青卻能始終謹記自己的任務,而不為所動,足見他的清醒。

浪子燕青:水滸第一完人

燕青深知,陰盛陽衰,世間萬物發展至鼎盛之時,必將迎來衰退。一個人功成名就之後,若想保全自身,最好的辦法就是急流勇退。所以,在征討方臘回程之際,他沒有跟隨眾人返回,而是選擇及時退隱,浪跡江湖。面對盧俊義的不解,他只是淡然一笑,並且奉勸對方也及早隱退,以免禍及自身。但被功名利祿所矇蔽的玉麒麟,又怎會聽他的勸。所以,這也就註定了他後來的悲劇結局。

想必聰明如智多星吳用等人,未必不懂得進退存亡的道理,只是,眼見著唾手可得的功名利祿,試問這世間又有幾人能輕易放手?而燕青卻能視功名富貴如浮雲,不可謂不睿智。

李俊自然也是清醒的,所以他選擇投奔費保等人,乘船出海,做快活逍遙的暹羅之王。但比之燕青,畢竟境界差了一截。

而武松呢,他之所以不願回京,一方面是由於自己已經殘疾,另一方面是其早已看穿了朝廷的醜惡嘴臉,因而對之失望了。這多少讓人感覺有些悲涼。

至於魯達,最後能頓悟修成正果,自然睿智。不過,他前期殺人放火的事兒也沒少幹——儘管他殺人是偏正義的——總覺得有些殺氣太重。

所以,對比起來,燕青似乎是最瀟灑通透的那一個。也難怪作者說“他雖是三十六星之末,果然機巧心靈,多見廣識,了身達命,都強似那三十五個。”這個評價不可謂不高。

浪子燕青:水滸第一完人

有人說,《水滸》的主題是“官逼民反”,這種說法或許有幾分道理。但是,在筆者看來,“忠義”二字似乎更為貼切。而浪子燕青,便是水滸英雄忠義之化身。他的忠義不是宋江式的摻雜了私慾的愚忠,也不是李逵式的不分是非善惡的哥們義氣,而是體現了人性光輝的最純粹的忠肝義膽。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能淡泊名利,急流勇退,做回真正的自己。真不愧是“浪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