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品|看似尋常最奇崛:這通訊札參差錯落如大珠小珠落玉盤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於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神品 | 看似尋常最奇崛:這通訊札參差錯落如大珠小珠落玉盤

趙孟頫行草書札《前歲到杭帖》,29。9X152。7釐米,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記事再拜吉卿郎中閣下。趙孟頫謹封。孟頫記事再拜。吉卿郎中閣下:孟頫前歲到杭,多有溷擾,杜門臥病,甀然拜謝,唯有傾仰而已,茲託過愛,有所稟愍,其詳悉託進之提點,備細陳瀆,切望以孟頫故,力賜宛轉,早得完備,拜賜非淺、非淺也。未由承教,唯珍重、珍重。不宣。孟頫記事再拜,二月十四日。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又號水精宮道人,浙江吳興人,為宋皇室趙德芳的後代。趙孟頫於元至元二十三年應選入朝,一生為官,逝後追封魏國公,諡文敏。

趙孟頫博學多才,學識過人,詩文、書畫、音律均善,亦旁通佛學,明何良俊譽之為“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的人物。客觀地評價,趙孟頫書風能籠罩於元、明、清諸代,首先應歸功於其深厚的藝術造詣,歸功於其對傳統的精確闡釋。當代姜澄清先生的評價較為精當:“書法至趙孟頫才最終確立了‘婉約’的地位。而趙書的出現,是與時代潮流相感應的,並不偶然。”(見《中國書法思想史》)

作為開宗立派的人物,趙孟頫早年學宋高宗,中年專習“二王”,虞集謂之“楷法探《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諧《聖教序》而入其室,至於草書飽《十七帖》而變其形”。同時對篆、隸、章草等皆苦心研習,晚年又著力李北海,因此深厚的傳統積澱成就了趙體的輝煌。

趙孟頫在書法上的貢獻,不僅在他的書法作品,還在於他的書論。他認為: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前人得到古碑帖數行,專心學習,便能聞名於世。

趙孟頫在“復古”中確定自己的位置。北宋的蔡、蘇、黃、米都以行書著名,沿及南宋,成為時尚,都不太注重楷書。宋亡時他已二十多歲,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元代。在這樣的環境裡,眼看晉唐以來的書法傳統日趨衰落,就主張遠追晉人,師法二王。不過“復古”只是一種思想和主張,完全恢復到古代是不可能的。趙孟頫師法晉人,實在是在晉人的書法裡寫自己,是在“復古”的名目下“出新”,這是他成為元代最負盛名的書法家的原因,也是“趙體”書法影響後世遠幾百年之久的原因。趙孟頫傳世書法作品很多,而且各體都有。以楷書和行書為最。趙孟頫《真草千字文》未署書寫年代。真書寫得端莊嚴謹,意在示人以法度;草書用筆溫潤圓勁,點書精到細膩,結字妍美簡靜。

趙孟頫人皆稱譽之:“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舉無此書。”

趙孟頫行草書札《前歲到杭帖》高畫質欣賞

(雙擊放大更精彩)

神品|看似尋常最奇崛:這通訊札參差錯落如大珠小珠落玉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