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隨筆】談“折柳”

■ 齊玄江

清晨,站在陽臺上,看見樓下的柳樹全綠了,遠些的柳樹,模模糊糊是一團綠,古人說“煙柳”大約就是這樣子吧。猛然想起冬奧會閉幕式上“折柳送別”的表演,雖然是前後腳的事,還是怪春來得太晚了。倘若閉幕之日,戶外已是“楊柳依依”,表演結束後轉天,大家真個折柳惜別,一邊還吟唱古人折柳送別的詩歌,那可真是浪漫的事。

這麼想著,便想去查閱古人關於折柳送別的詩歌。網上查詢得到的,是說我國“折柳送別”的習俗最早見於《詩經》裡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中有《折楊柳枝》:“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人。”

也有人舉李白的例子,說他的《憶秦娥》中“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折楊柳》中“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宣城送劉副使入秦》裡“無令長相思,折斷楊柳枝”,《春夜洛城聞笛》裡“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等,都是寫折柳送別的。其實仔細琢磨,發現舉李白的這些例子並不準確,除了“年年柳色,灞陵傷別”,他寫的多是“相思”,並不是“送別”。

實際上,古人關於“折柳”的詩,一部分確是寫“相思”的。比如,隋末無名氏《送別詩》雲:“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應為較早思行人而折柳之詩。又,王翰《涼州詞之二》曰:“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折楊柳”者,乃胡笳與笛之曲目名也。其取名折楊柳,當與離人相思有關。

唐王之渙《送別》雲:“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韓翃《章臺柳》曰:“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應是寫離別折柳相送的……

正這麼亂翻書的時候,突然聽到樓下有響動,一瞧,是有人搭起梯子在採摘柳樹葉兒。據查,柳葉除了炒食、涼拌、做湯外,也常用來蒸、炸、做餡等。吃起來略苦,帶點澀,但非常爽口,清熱涼血,是祛溼降火的上等食品。春天人易上火,故多有食之。想到此,卻又讓我想起饑年食柳葉的事來。

作家宋學孟寫過一篇《柳葉兒》,說“柳葉兒救過我的命”。

他寫道:“那一年春天,地裡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乾地瓜秧吃光了,榆樹皮吃光了,大家又搶柳葉兒……那一年,我八歲。

“柳葉,自然在嫩的時候最好吃,老了,便又苦又硬,難以下嚥。柳葉兒一長出來,便長得瘋快,能夠吃的日子,只有那麼七八天,至多十幾天。

“柳葉兒,是要搶的。低處的,幾天就被大人們搶光了。他們在長杆上綁一把鐮刀,咔嚓咔嚓把樹枝全割下來,一抱一抱運回家去,柳葉兒捋下來吃,樹枝兒燒火。

“……

“多虧了那些樹葉,吃光了一茬,長出來一茬,再吃光了一茬,再長出來一茬……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著這些樹葉活下來的!

“對於柳,人們又是吟詩,又是作畫,又是感嘆它的多情,又是讚賞它的多姿。我卻總忍不住要摘一片下來嚼嚼。而且,我想告訴人們,它味苦,微澀,但能救人,如果你沒東西吃,它能夠讓你活下去。”

關於“折柳”,宋學孟的經歷為我們提供了另一個“註腳”。

在此,我又想到了一首寫農村的飢餓詩:“粒米煮成十碗粥,東風吹來浪悠悠。一勺舀出西湖鏡,照得全家水中游。”

吟著這樣的詩去採摘柳葉兒,能不能把飢餓詩化?這詩是誰寫的,我就不說了。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複製,請註明來源於中國政府採購報,標註作者,並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