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與臺灣關係文物史蹟:賞析三件涉臺文物

福建省文化廳、省文物局從2005年至2006年,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涉臺文物普查;從2007年開始,結合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全省共登記涉臺文物1515項,其中有泉州的280項,這些數字不包括可移動文物。本文特揀選3件涉臺文物試予賞析。

鹿港郊公置鐵鐘

有清一代,在泉州南門外浯江鋪有座塔堂宮,這裡原是鹿港郊公堂設定之所。這口大鐵鐘懸掛宮內,後來宮廢,鐵鐘收藏入泉州開元寺,現陳列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內。鐵鐘鑄於1837年,上半部銘文為“泉郡南關外浯江鋪塔堂鹿港郊公置”,下半部長方形框內則密密麻麻地鐫滿鹿港郊所屬郊行美記號、建源號等四十六家捐資商家的名稱。鍾高100釐米,口徑64。5釐米,雙龍鈕柄,葵口。銘文抄錄如下:

泉郡南關外浯江鋪塔堂鹿港郊公置

美記號、建源號、泉記號、振泰號、裕成號、勝裕號、萬泰號、振利號、復吉號、復升號、彝林號、義發號、鰲勝號、泰源號、盛泰號、長春號、義美號、源瑞號、振興號、金順號、德利號、寶源號、穎豐號、錦豐號、廣裕號、厚裕號、振芳號、源茂號、德順號、洽源號、謙泰號、泰成號、合裕號、滋源號、合瑞號、瑞源號、瑞泉號、資生號、正利號、盛源號、日升號、成順號、振益號、德豐號、豐裕號、盈豐號。

道光十七年歲次丁酉陽月穀旦

鹿港原是臺灣中部彰化縣的衝西港,因接近大陸,航程較南部諸港為短,所以到臺灣省多從這裡起水。1683年施琅將軍率舟師統一臺灣,寶島歸入大清疆域。福建沿海居民出現移民臺灣的開發熱潮,土地墾殖,水利興修,集鎮建設,形成臺灣的“一府二鹿三艋”。“一府”即臺南府,從荷蘭殖民者佔據時代、鄭氏集團、清廷一統,直至1887年臺灣政治中心移到臺北前,這裡一直是臺灣首府。市中民眾以泉郡三邑(晉江、惠安、南安)移民為多。“二鹿”即彰化鹿港。1782年清廷諭準晉江蚶江與鹿港對渡,激發鹿港與大陸的貿易達到鼎盛時期,因而引發泉州人移居臺灣的第三次移民高潮。“三艋”即臺北萬華一帶,這裡也以泉郡三邑移民居多,至今寺廟宮觀分香分靈來自泉州,民情風俗仍留下深烙的印記。

郊行從萌芽到消亡,在臺灣將近有二百年曆史。在商業活動中逐漸形成以鉅商富賈為中心,專營聚貨、採買、銷售的商業集團,這種商業機構由數十、成百商號組成凝聚,成為臺灣貿易商組織——郊,他們同在一貿易地,或經營同類商貨,具有行業公會性質。1784年和1792年鹿港、八里岔先後開放口岸,大陸駛入兩港的商舶驟增,臺灣中部、北部商業迅速發展。《彰化縣誌》記載:“彰邑與泉州遙望,鹿港為泉、廈二郊商船貿易要地。”鹿港郊行最先設立的是“泉郊”,再為“廈郊”。1777年的《敬義園碑記》最早記錄鹿港郊行的情況,1816年的《重修鹿港聖母宮碑記》則明確列出鹿港八郊:泉郊、廈郊、油郊、糖郊、布郊、染郊、郊、南郊。泉郊與泉州為主作貿易伙伴,進口貨品以石材、木材、絲布、白布、藥材為大宗。1821一1850年鹿港進入鼎盛時期,一躍成為臺灣第二大都市。鹿港八郊轄下商號近500家,泉郊200多家商號,廈郊100多家商號,多為泉州人經營,執掌鹿港郊總部者也基本是泉州人。逮至1875一1908年鹿港日漸淤塞,“鹿港飛帆”已不復舊觀。艋郊商為爭奪勢力範圍發生械鬥,加上洋貨衝擊市場,郊行普遍轉入衰落或名存實亡。

鹿港與泉州港已有二百多年的密切交往歷史。至今,鹿港居民中仍以泉州籍為多,當地居民“離鄉不離腔”,與泉州人的口音難以分辨彼此。市區屋宇鱗比,舟車輻輳,人煙稠密,行郊林立,市內還有命名為“泉州街”的歷史街區,默默見證著兩岸親情。

泉州與臺灣關係文物史蹟:賞析三件涉臺文物

奉憲富美渡頭碑

該碑原立於泉州南門外富美渡頭邊,1986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聯合廈門海關、泉州海關開展泉州海關史蹟調查,將碑刻移入海交館內陳列。碑系花崗岩石質,高179釐米,寬73釐米,系1872年晉江縣正堂,為解決富美渡頭與土地後渡頭腳伕裝卸貨物糾紛,所立裁決出示諭禁碑刻。碑文為楷書,全文附錄如下:

奉憲富美渡頭碑

欽加五品頂戴調署晉江縣正堂加四級隨帶加二級記錄十次彭為出示諭禁事。同治十一年四月初一日,據聚津鋪民姜琅、李總、陳九、邱賜、蔡泉、邱注等赴縣僉稱:竊富美渡頭,凡系南北、臺灣、外洋船運免單五穀、雜貨等物,均歸富美腳伕夯挑起水。其土地後渡頭,向系安、湖、永內山由東西兩溪載運藤片、五穀、雜貨,以及由蚶江、惠安載到土產之免單五穀,皆歸土地後腳夫起搬。其有青單之貨,皆歸蘇、福、寧郊行中腳伕自行起棧,與兩處渡頭腳人無干,歷久如斯。茲許頒不以此幫薯干係是由此運到之物,竟敢恃強越佔。當蒙提訊,責令史時備錢三千文繳給周鐸敷傷。深感仁政盛德,仰荷堂斷,以有免單者歸土地後,無免單者歸富美渡等諭。捧誦之下,曷敢置喙?但土地後有免單者,系安、湖、永內山,由溪載運藤片、五穀、雜貨及由蚶江、惠安載到土產、五穀等貨,若不明定章程,統以有無免單而論,則將難免又復射影射紛,更勢必再生爭競之端,遺禍靡止,纏訟無時休息,勢迫縷陳下情。僉乞俯察下情,批示定章,以杜滋端而撫孱良,感恩戴德切叩等情到縣。據此,查富美、土地後等處渡頭,先據許秀成、邱注以混佔爭奪貨物,毆傷許輕、周鐸,赴縣互控,請驗初究。當經本縣驗明各傷,分別填單附卷,飭差傳集許秀成(即許領)及邱注、姜琅、史時到案,責訊斷今二比。以後凡是內山永、南配來有免單各貨者,歸於土地後渡頭腳伕挑運;如由蚶江、惠安以及各海口配到各貨,有青單者歸於富美渡頭腳伕夯挑,內中五穀、雜貨有免單者,仍歸土地後渡頭腳伕運載。其外洋、臺灣運來五穀、雜貨,雖有免單,應歸富美境腳伕起運。業已明白示諭,取具二比,依結繳查完案。茲據呈前情,除批示外,合行出示諭禁。為此示仰土地後、富美兩處渡頭腳伕以及行戶居民人等知悉。自示之後,務須恪遵定章。嗣後凡由內山永、南配來貨物,以及蚶江、惠安載到五穀、雜貨有免單者,均歸土地後渡頭許秀成等僱腳挑運;如蚶江、惠安各海口配到各貨,有免單者,以及南北、臺灣、外洋各海口船載五穀、雜貨有免單者,概歸於富美渡邱注、姜琅等僱腳挑運。該腳頭須凜遵照章夯挑,毋許再行爭佔。倘敢故違,一經被告到案,定即差拿,從嚴究詰,決不姑寬。各宜遵凜毋違。特示。

同治拾壹年陸月二十四日給發實貼曉諭

富美渡頭是一處距泉州城最近的碼頭,因水陸交通最為便捷,歷經數百年滄桑,現仍在使用。渡頭邊的蕭太傅王爺宮也因名富美宮。自宋元以來,外來商舶可就此登岸貿易,泉舶可就此入海泛洋。渡頭以花崗岩石砌斜坡入水,兩側均為石砌體,牆上留有一方1870年重修碑。《奉憲富美渡頭碑》碑文記載當時富美渡頭有“南北、臺灣、外洋各海口船載五穀、雜貨”至此,以及安溪、永春、蚶江、惠安、南安等處物貨到此集散的情況,內山由東西兩溪運載片、五穀雜貨以及蚶江、惠安載到土產,成為當時對臺貿易的主要商品。這些土產雜貨則以陶瓷器、棉花、菸草、土布、紙張及日用品為大宗,對於處於開發時期的臺灣起到繁榮經濟的極大促進作用。而臺灣輸入大陸的大宗貨物則是米、糖、肉、樟腦、茄藤、通草、薴等土產。特別是濱海之處的泉州、漳州等地,地方斥鹵,豐稔之年,仍賴臺灣米販源源接濟。碑文所示,詳實地反映海峽兩岸經濟互補、通商共榮的歷史事實。當時從事跨地域經濟活動的,還有“蘇、福、寧郊行”,他們長期從事海上長途販運。蘇郊即蘇州、松江一帶商人,寧郊即寧波商人,福郊即福州商人,申郊即上海商人,廈郊即廈門商人,南北郊即北至遼東半島、天津、山東半島一帶,南至汕頭、廣州等地商人。這方碑刻從另一側面凸顯了樂善商賈的泉州商人千百年來以海為田、縱橫南北的商業傳統,以及善於把握商機的經商敏銳眼光,是一件記錄泉臺貿易關係的珍貴文物。

重修館口道頭碑記

該碑原立於泉州南門外海關口近晉江畔,距順濟橋約50米處,1986年移置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陳列。碑記為花崗岩石勒刻,高145釐米,寬59釐米,厚12。5釐米,刻於1818年。碑記全文錄下:

重修館口道頭碑記

竊以南北迢遙,貿易必資乎舟楫,而水陸高下,升降必由夫津涯,道頭之設,自古為然,而創造修葺之功,誠不可苛也。曩因道頭鳩工建築石板連基,以為長坦寬宏,陸便水安,務求永遠鞏固。何期年久,潮水沖刷,梁石欹斜,難保無虞。於是本關蒞任斯土,不忍坐視,重興義舉。幸荷諸公踴躍樂捐,共宏勝事。現經修理完竣,特將樂捐銀項以及費用帳目逐一分晰,開列勒碑,以垂永遠為記。

計開:鹿郊公捐洋銀拾大元,碗郊公捐洋銀拾大元,四稅行公捐洋銀捌大元。福蘇寧:益興號捐洋銀四大元,萬益號捐洋銀三大元,源記、盛利、利記、益利、樹滋、興利號各捐洋銀一元,長勝、協春號各捐洋銀一大元。本關王、文、虞公捐洋銀貳拾伍大元。杉行:吉成、珍興各捐洋銀一大元。商船:□捷利、阮進益各捐洋銀一大元,蔣全記捐洋銀一大元。扁舟楊合發、蔡合興各捐洋銀一大元。通共捐過洋銀七十四大元。費用出:石匠工料連碑共銀七十元,謝土戲並謝下界紙共銀八元,通共用出銀七十八大元。除用外尚不敷銀四大元,交口西為捐湊,本關文捐湊。

嘉慶戊寅年菊月日泉關宛平王浩、長白文哲、武林虞標同勸捐勒石

這是一方泉州海關官員發動郊行商賈踴躍樂捐洋銀,修築完竣館口道頭的碑記。三位海關官員也帶頭捐資,並主持了這項義舉。碑記首次披露當時泉州海關職官的名字,彌補了海關史料記載的不足。更為珍貴的是捐銀修竣海關道頭的二十多家郊行店鋪的商業組織機構中,列於榜首的首推專營臺灣鹿港生意的“鹿郊”公捐洋銀拾大元。

千百年來,臺灣與大陸政治、經濟、文化密切聯絡。明末,大批泉州人追隨鄭芝龍等人開發寶島臺灣,遂後鄭成功又揮師臺灣,將盤踞臺灣的荷蘭殖民者逐出寶島。1683年施琅將軍統率舟師東征澎湖,入臺撫順,臺灣歸入清朝版圖。翌年清廷劃臺灣為一府三縣,“海禁”解除,“展界”實施,海峽兩岸交通貿易得到迅速恢復,大陸人民紛紛渡海赴臺。根據《臺灣府志》記載,當時“臺地開墾、承佃、僱工、貿易,均系閩泉民人,不啻數十萬之眾”,其中泉州人佔有相當比例。1757年,取消泉州海關的對外貿易職能,泉州商人的經營目標轉移到隔海相望,交通近捷的臺灣,“其舟楫相通者,惟泉廈耳”,特別是臺灣土地有餘,地力甚厚,年三、四熟,收穫豐稔,漳泉之民更是趨之若鶩。因此,商行就逐漸形成專門與臺灣鹿港做對口貿易的“鹿郊”。

鹿郊是當年海峽兩岸聲名赫赫的跨地域商業集團公司,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廣進達三江。郊行樂善好施,所以在碑刻、匾額、鐵鐘等,多有銘記,在文獻資料中也屢見記載。

(載《泉州與臺灣關係文物史蹟》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本文選自泉州歷史文化中心叢書《陳鵬鵬文史類稿》

泉州與臺灣關係文物史蹟:賞析三件涉臺文物

泉州歷史文化中心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得版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