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評婺源的幾枚校徽

頭潮湧浪連天,

畔月明荷葉田;

介書生清影瘦,

蹤前路雨如煙…

本公眾號關注書畫、文化、人文風物

推 薦 篇 目

昨天晚上,忽有鄉友轉發一篇婺源教育官方公眾號發的《17所婺源中小學、幼兒園校徽大PK,你認為哪個學校的最美?》給我,有點意外,但我並不反對這一活動。

這類司空見慣的網民投票,有很強娛樂性。

婺源長期是個農業縣,包括我家在內的大多數人家,早已窮怕了,遂將普通高考看得極重、長期反對子女將較多精力耗費在才藝上。故而婺源大眾平均的藝術審美素養,至少比富裕地區的居民要差出一截。在此大背景下,就校徽這種相對特殊的物件來作網路投票,自由參與者除了娛樂心態,固然還有自身出自何校、寶貝子女就讀於何校之情感因素,此亦人之常情吧。

加上發動人脈去投各種票,幾乎天天可在朋友圈或微信群看到,眾所周知。學校教工或校友之拉票,那就更好玩啦~—— 今年元旦、春節都在這個月,這活動確實能添樂~!

校徽投票活動,可以增加大眾對各校校徽的印象與識別,至於提升審美的意義,則是毫無的。其結果甚至可能有副作用,略如當今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所辦展賽之評獎,早已造成了業內共知的“展覽體”嚴重流行病。

網投校徽活動本身,使我很方便就見到了那些學校的校徽。一萍今就即興,試從學理角度,選幾份作點評,或對提升一般讀者的審美觀稍有助益。

一萍母校

婺源中學的校徽

,是囑請我設計的。我根據基本要求,在反覆推敲後形成初稿,並認真聆聽網友的各類評議,採其較合理者,做了微調而最終定稿。最終在婺中的61名教工代表大會上,以58人贊同、2人反對、1人棄權,高票正式透過,並已廣泛使用於各種相關場合與物品上。

試評婺源的幾枚校徽

因我對婺中校徽的正式稿,在連結《█ 婺源中學校徽(設計終稿)解說》一文中,就作了很詳細的說明,絕不敢自稱完美,但這兒就不再重複贅述了。

天佑中學,原名婺源二中,則是一萍的高中母校。

天佑中學的校徽

,我還是頭一次見到。我認為,這是一份總體合格的設計。作為全縣數一數二的高中,其校徽的合格方面是完全應該的,無須叨列,一萍在此提幾個存在的問題:

試評婺源的幾枚校徽

【1】天佑校徽中的英文,犯了常識性錯誤。middle school,普遍是指初中,而天佑中學是高階中學,顯然應該用high school。(這個常識,正是一萍在天佑前身婺源二中讀高中時,英語教師廖延偉老先生課上講過的,藉此紀念廖老師!)我的高中母校,校徽竟出了這樣明顯的錯誤,……

【2】這份校徽,製作馬虎。其一,底端婺源二字沒有居中,偏左了;其二,該校徽是對稱格局,正中人形的雙臂對稱,但下方的撇捺,卻一粗一細,造成了上下左右均不和諧;其三,人形雙肩上的“TIAN”與“YOU”,字母沒有環繞分佈,不僅本身僵硬,更與左右兩列環繞字母不統一……

校徽是在方寸中求精微之藝術品,以中華工程師之父詹天佑命名的重點高中校徽,更要體現一絲不苟之嚴謹精神,草率不得。

【3】天佑中學校名題字,原本“二寬扁+二縱長”,左右兩半不諧之缺憾,影響了校徽的美感。題寫者錢偉長先生不以書法著稱,我們不能苛求錢先生寫得合乎節奏,但機械搬用此手跡入校徽,必然造成不良觀感。

【4】幼兒園或小學校徽可活潑花樣,中學尤其高中校徽,宜偏於莊重,天佑中學校徽中的元素,感覺紛雜鋪列、氣散了。

【5】紅、綠色塊的明度,不能相同或接近。要考慮在黑白印刷頁面或色盲者眼中的效果。

母親在世時,每囑一萍不要得罪外人,但母校算外人麼?因是母校,才不見外,多說了幾句。

簡練,是設計中很難達到的境界,譬如中國美院的校徽,又如中國鐵路的標誌。可是

紫陽中學的校徽

,給我的感覺,太簡單,簡單得連中文校名都沒有~。於是,不像校徽了,倒像一個商標;又似乎計劃經濟時代的某一個國營工廠的標誌——“向陽”、“朝陽”、“旭日”、“東方紅”、“紅太陽”……是那個時代不計其數的企業或組織名稱。

試評婺源的幾枚校徽

【解釋詞】校徽的總體效果是採用了寫意的手法,飄逸、灑脫,易於辯認,易於識記。圖案使用圖形與拼音文字的結合組成:圓形表示“太陽”意為“紫陽”尤如一輪紅日冉冉升起;藍色的雲紋意為“紫陽”的“紫”字拼音,似由一片祥雲托起一輪紅日;“Z”字的拼音形如雲紋,又如山體的輪廓,意為學校是地處山城的一所學校。

另外,他們對校徽的解釋很成問題。紫陽中學官網上明文強調著的校名“紫陽”是朱熹的別號——怎麼校徽寓意中竟然完全撇除,而一味說成“太陽”、“紅日”呢?

紫陽中學是一萍老家的中學,但不是一萍的母校,就此打住~

那篇圖文所列的小學校徽、幼兒園園徽中,我對

紫陽六小的校徽

印象較好。我認為小學校徽可以更多樣而活潑些,不必非得正圓形。但也不必非得排斥正圓形,何況他們內圓裡的三向弧形疊瓣並非在圓心交匯,已較活潑。而“6”形兼顧了校名、衝浪的兒童,也較巧妙。我建議將那個圓點換成藍色,那樣不僅更突顯了“6”,還呼應與貫通了上、下部的藍色,校徽總體會更和諧、更活潑,而且突出了“以人(孩子)為本”。

試評婺源的幾枚校徽

珍珠山小學的校徽

,總體明亮,中心也生動。問題是過度突出了兩個孩子,太出跳;人後背景也太瑣碎。如果校名或太陽也用紅色,人後背景概括些,會好些。

試評婺源的幾枚校徽

第二幼兒園園徽

,創意很好,色彩漸變也不錯。只是頭重腳輕,不妨考慮將大人頭、小人頭互換位置,那樣均衡感改善了,總體會不會更舒服一點?就日常所見來看,長輩將孩童舉起逗樂,或“打馬肩”(婺源方言),都是感人的親情畫面—— 那不都是小孩在上嗎?

試評婺源的幾枚校徽

因精力有限,一萍就評以上這幾例了。

婺源也是個不大不小的林子,難免百鳥爭鳴。一萍不求對應的校(園)方一定能採納調整以上意見,至少可供讀者們理解些許審美規律吧。

總之,

不是建立在學理基礎上的校徽網路投票,過程好玩,其結果則一笑了之可也~

江 平

,1970年生於古徽州婺源縣,別署一萍、江湖一萍。中國美術學院博士,師範大學書畫副教授,劉海粟美術館研究員。國畫主要受益於童中燾先生、曾宓先生,書法師從章祖安先生。

轉發

,是最大支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