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覺得朱熹說的有理,王陽明:名家不一定就對。你理解的《大學》可能錯了

徐愛覺得朱熹說的有理,王陽明:名家不一定就對。你理解的《大學》可能錯了

我們知道,王陽明悟道的地點是在貴州的修文,他在貴州只待了三年而已,便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學說,後來被傳到大江南北,甚至是國外。在王陽明的學生之中,有個人叫做徐愛,王陽明的《傳習錄》就是他幫忙收錄整理的。裡面記載了這麼一段故事,徐愛在學習《大學》的時候,參考了朱熹的先賢的解說,他認為很有道理,但是王陽明確認為要讀原著,不要讀別人的註解版,徐愛感到困惑,就去請教王陽明。

徐愛問:“所謂‘在親民’,朱熹先生說應當是‘新民’,後面章節‘作新民’的文句中似乎也有依據。先生認為應該跟從舊版本作‘親民’,有什麼依據嗎?”

王陽明說:“‘作新民’的‘新’,是‘自新之民’的意思,與‘在新民’的‘新’字含義不同。這難道不足為據嗎?‘作’字和‘親’字相對應,但不是‘新’字的意思。下面‘治國平天下’之處,對‘新’字並無說明。比如說‘……親其親……’之類,都是‘親’字的意思。‘親民’猶如《孟子》所說的‘親親仁民’,‘親之’就是仁愛。百姓不仁愛,舜於是任命契為司徒,讓他恭敬地施行五種倫理規範,來讓他們互相仁愛。《堯典》中的‘克明俊德’就是‘明明德’,從‘以親九族’到‘平章’‘協和’,就是‘親民’也就是‘明明德於天下’。又比如孔夫子說過的‘修己……’,‘修己’就是‘明明德’,‘安百姓’就是‘親民’。說到‘親民’就兼有教化和養育的意思,說‘新民’就偏頗了。”

徐愛覺得朱熹說的有理,王陽明:名家不一定就對。你理解的《大學》可能錯了

徐愛聽後是心服口服。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王陽明並不跟風,朱熹是影響了幾個朝代的名家,很多人都以他的學問為準,但王陽明恰恰相反。王陽明讀書往往以原著作為權威,他認為經過後世名家修正過的反而不好,這個道理很好懂,我們都知道一件事情的傳播,傳到最後味道往往會發生較大改變,無論你想要了解這件事的哪方面,聽原話是最為直接的最能切合原意的方法。經過王陽明的解釋,朱熹修正過的版本中,把“親”字改為“新”字反而不對,保持原來的“親”字是比較切合《大學》原意的。

所以,對於學習這件事,不盲目的跟風才是我們應有的態度,別人的見解可以作為參考,關鍵還是要以原文為準,以自己的理解為準。現在的人們總是,喜歡聽權威的、聽專家的、殊不知自己揹帶跑偏了。這可能就是名人效應最大的壞處吧。關於學習這件事,你是否也贊同王陽明的說法呢?

徐愛覺得朱熹說的有理,王陽明:名家不一定就對。你理解的《大學》可能錯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