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編者按

2月初,影視獨舌做了“滄海遺珠”系列策劃,其中第二篇對2008首播的《天道》的安利引發不少讀者留言。儘管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的這部劇已經過去了12年,但依然憑藉獨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觀眾,有超過2萬名觀眾在豆瓣為其打出9。1分。有一位讀者讀了這篇推文之後,寫了一篇7500字的宏文再次力薦《天道》,特刊發於此。

文/泰坦行者

《天道》給我這樣的印象,由於主題深刻,它是一部值得“復讀”的作品,而且每一次“復讀”,都會有歷久彌新的收穫感。

現在大家習慣把好劇、帶點兒響動的劇比喻為頭部劇。我以為,可以把頭部三等分,把《天道》歸入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因為太經典。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這裡說的經典,一是寫人,寫得通透,讓人信服。二是說事,說得高階,獨具內涵。劇中兩位主人公,是脫離了物慾桎梏、衝破了世俗藩籬的人,精神生活稀有,純粹。臺詞深刻而唯美,充滿力量感。這些都給人帶來少有的酣暢審美體驗。

丁元英是先知先覺的“第一類人”

人生,大致有四種生活樣態:先知先覺的人、當知當覺的人、後知後覺的人,和不知不覺的人。

第一類人,屬於金字塔尖上的人,絕頂聰明,站得高,看得遠,俯瞰芸芸眾生。佛家常說的“開過天眼”的人,就是指這類人。對後三類們,先知先覺的人,就是大神般的存在。本劇的大男主丁元英,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世上大多數人都屬於中間兩種,對生活磨難,能夠覺悟,碰到南牆知道回頭。要說第二和第三類人的區別,就是第二類人懂得迴避南牆,繞著道走。即使偶然碰上了,也知所進退,把握機會的能力很強。三類人撞牆,幾次才能回頭,常常搞得頭破血流,過得更艱難些。第四類人,都能想象的出,不再贅述。

套用認知偏差理論,依次是: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正好對應前面所說的四類人。我認為,前一個“知道”是指人的覺悟能力,後一個“知道”是指生存的能力,兩個“知道”相輔相成,構建了人的整體實力。

作為第一類人,丁元英牢牢把握著故事走向,幾乎劇中人物的每一步,都在他的預料之中。這種人設的塑造,賦予了作品濃烈的傳奇色彩。同時,芮小丹的凋謝,又給《天道》帶來悽愴的悲劇味道。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先說丁元英,1959年出生,籍貫四川,北京戶口。清華畢業,留德碩士,先後供職柏林和北京的證券公司,有德國居留權。後組建私募公司,不到一年身價便漲至500多萬馬克。

他物慾寡淡,生活清苦,可以靠泡麵為生,更像是一個清教徒。但對於精神生活,他欲求極高,愛好音樂,一套音響價值40多萬。邏輯學,心理學,哲學,宗教,信手拈來,應對生活遊刃有餘。說他沒有信仰,卻將“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奉為圭臬,推崇強勢文化理論。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寫這種人,常常會有必要的鋪墊,猶如皇帝出街,必先黃土墊道,清水潑街。

2002年,芮小丹在德國休探親假。思維縝密的老同學肖亞文,不遠萬里突然造訪,而迢迢萬里就為了給自己的老闆丁元英,在遠離北京的古城租個房子,躲個清靜。老同學口中的丁元英,似魔似鬼,唯獨不是人。

亞文還隱晦地忠告閨蜜,見了這種人千萬不能動心思,動了就等於打開了地獄之門。小丹想,似魔為何物?似鬼又是何物?提醒自己當心,那肖亞文是否已經淪陷?問亞文圖什麼,她說,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這種開場,資訊量大,磁性很強,有懸念,吊胃口,算是先聲奪人。

三次“加持”與一次“論定”

當然,寫這種人,還少不了眾生和能者的加持。

第一次加持,是因董事長改選,好友韓楚風請教丁元英進退之道。

丁元英認為,包括韓楚風在內三個候選人都沒有絕對勝算,現在作為老董事長推薦之人,另兩位候選者會合力對他,不如退出。

此時,另兩位就成了主要矛盾,他們互掐必然影響股東利益,那時他再接班自然水到渠成。韓楚風將信將疑,於是兩人打了一個賭,結局是韓楚風愉快地輸給丁元英一輛7系寶馬。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第二次加持發生在音像店。

丁元英評價穆特的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還可以”,因為這三個字,他遭到對穆特頂禮膜拜的發燒友馮世傑,不依不饒的詰問。

丁元英解釋道:“同一首《流浪者之歌》的曲子,以穆特與弗雷德里曼的小提琴相比較,穆特詮釋的是悲涼、悲傷、悲慼,弗雷德里曼詮釋的是悲憤、悲壯、悲愴。穆特多了點宮廷貴婦的哀怨,少了點吉普賽人流浪不屈的精神。”

丁元英說:“海飛茲是偉大的小提琴大師,但是單就《流浪者之歌》這首曲子,他的詮釋也不一定是最高境界。也許他太在乎技藝精湛了,反而染了一絲匠氣,淡了一絲虔誠。以他們三人各自演奏的《流浪者之歌》相比較,我覺得穆特是心到手沒到,海飛茲是手到心沒到,只有弗雷德里曼是手到心到。”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馮世傑不解地問:“你剛說穆特是少點東西,怎麼又說她是心到手沒到呢?”

丁元英說:“心是願望,咱們都相信穆特想演奏好,但她的性別底色是上帝給她塗上去的,只要她不能超越上帝,她就抹不去性別底色的脂粉氣。穆特的手,是一雙女人的手。”

這番見地,有理有據,震動了芮小丹,驚呆了發燒友。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第三次加持是結伴韓楚風去五臺山。

因為要給小丹一個禮物,他開始啟動王廟村的脫貧計劃。在北京成立格律詩公司擺攤,用柏林、倫敦、巴黎三個城市當託,讓斯雷克當打手,讓法院和媒體起鬨,讓伯爵電子落井下石,從樂聖公司碗裡化緣。這個計劃是巧妙的,也可能是殘酷的。

他預見到重新入世的殘酷,所以想到佛家聖地尋求慰藉。在寺廟門前,丁元英將一個5萬元口袋交給守門僧人,煩請通報大師。一會兒僧人通報“師傅回話,非也。”韓楚風再加5萬元,回話還是“非也。”錢袋又被退回。此時,丁元英掏出一個信封交給僧人,再請通報。最終,這封信打開了大師的房門。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隨著劇情演進,丁元英這個人物是不斷昇華的。從肖亞文口中得知的似鬼似魔,給人一種懸念;對韓楚風仕途的精準判斷,能人呼之欲出;到了評價穆特,已經從精神層面確立了丁元英大神的地位;最後在五臺山,跟智玄大師的平等對話,則把丁元英抬上了“超人”的境界。

智玄法師評價丁元英:三分靜氣,三分貴氣,三分殺氣,一分痞氣。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三分靜氣”,指的是他有出世的動機,過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的願望。無為,無煩惱,謂之靜;

“三分殺氣”,更多的是指他入世之後,做事情的執行力。一切按規律行事,不必糾結於逆行者的生死;

“三分貴氣”,則是指高於常人觀察力和領悟力。貴也是高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二者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綜合看就是高貴的境界;

“一分痞氣”,生活在世俗社會,不可能不留有世俗的印記。

丁元英的道德觀

分析丁元英,不可避免地要談談這個人的道德觀,因為很多情節容易讓人誤解。

開篇就是丁元英跟德國人解約,說好的三年合同,不到一年就解約。這是因為替外國資本打工,在中國股市撈錢,他無法承受自我的道德譴責。為了解約,他被外方判定有不良商業動機,承受了凍結500多萬馬克佣金,五年不得進入證券業的處罰。這件事,除了有違契約精神外,甘願承受後果的決絕,應該算是一種很爺們的行為。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第二件事兒是面對腦溢血的父親,他看到父親拔管子的舉動。他也知道老爹一生要強,生怕連累家人。當從醫生那裡聽到,父親幾乎沒有康復的機會時,他詢問醫生如何讓父親死。面對中國傳統,確實大逆不道,母親,兄妹都不能理解。放在十幾年前,這是一種超前的生死觀,因為他關注的是,人,如何才能活得更有尊嚴。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第三件事是丁元英為王廟村策劃的扶貧事業,在實施過程中,樂聖老總林雨峰,和小人劉冰先後自殺。前者是因為面子大於天,無法承擔丟人的結局;後者是因為沉迷一夜暴富的夢境,不甘於清苦。正常的市場競爭,不應該為狂人和小人的死背書。

第四件事是小丹最後打給丁元英的電話,面對情人的危情,丁元英一時無語,既未勸導,也沒有叮囑,這讓小丹的同事和父親無法接受。面對大家的質疑,丁元英隱忍著沒做半點解釋。他心裡有沒有芮小丹?一口嘔血,袒露真情。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丁元英是個了卻俗根的人,他的處世哲學就是不爭,甚至是不屑於爭。用他前妻的話講,“他的每個毛孔裡都滲透著對世俗文化居高臨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跟你講道理,包容到讓你自己覺得低俗自卑。”

老友韓楚風打賭輸給他的寶馬,退回。對餛飩攤老闆的重複收費,再掏一次錢完事。面對歐陽雪的“訛詐”,大度贈送一次發財機會。即使對錙銖必較的小人劉冰,他也是善意勸導,為其安排未來。按主流價值判斷,這個人物是立得住的。

就這樣被你征服

如果說丁元英屬於“先知先覺”的第一類人,那麼芮小丹、韓楚風、肖亞文則是“當知當覺”的第二類人。三人都依靠各自的覺悟,努力向上攀升。不同的是,芮小丹處在第二層級的上部,是可以實現跨越的那類人。韓楚風在中部,肖亞文在底部。

丁元英是一個矛盾的人。他心中有眾生,也有拯救眾生能力。但又厭倦世俗環境,嚮往清淨的生活,沒有出人頭地的執念。他相信強勢文化的力量,並奉為天道。但是又以出世的方式,選擇另類的人生。直到他遇到芮小丹,一切都變了,這大概就是愛情的力量。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他選擇重新入世,策劃了王廟村的脫貧工程,在北京建立格律詩音響公司,劫富濟貧,從殘酷的市場中奪食吃。這,既是給芮小丹送禮物,也是在開悟芮小丹。芮小丹帶慧根,悟性好,人生觀積極,具有度眾生的能力。丁元英說:“人生除了生存,還要有生存的意義。”此時此刻,重塑一個芮小丹,就是他人生意義。

其實,開始聽過肖亞文的介紹,小丹對丁元英是沒有好感的。丁元英到古城之後,好友歐陽雪還還跟芮小丹開玩笑,說碰到你這樣的美女,丁一定會抓住機會跟你搭訕。誰知在安頓好住所之後,丁元英再無音訊。8個多月的靜默,違反了亞文和歐陽兩位女友的判斷,這讓小丹好奇,決定登門探望。

第一次敲門室內沒人,下樓碰到丁元英抱著一箱泡麵回來,說是春節放假,怕買不到。下樓跟保安一打聽,他除了一日三餐,基本沒社會活動。這既否定了亞文對丁元英花天酒地生活方式的預判,也說明這位過的是清貧生活。此時,芮小丹的反感消失了。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第二次登門是一年將近,房主提醒交房租。進門之後小丹發現室內陳設極簡,此時她有段內心獨白:”越是頭腦簡單的人越是需要點綴和填充,而頭腦複雜的人則對簡潔有著特殊的心理需求。”看到音響裝置和眾多的唱片,熱愛音樂的曉丹希望能聽聽音樂。一首《天國的女兒》震顫了她的心靈,好感油然而生。這首音樂更像是芮小丹的宿命,隱喻著她的離去。

第三次她在音響店聽了丁元英關於《流浪者之歌》的見地,自此,芮小丹卸下心防,滿眼都是崇拜,成為愛情的俘虜。

因為職業和個性的關係,芮小丹是理性沉穩的。可是一旦發現機會,她又不會扭捏作態,故作矜持。她的愛是熾烈的,勇敢到義無反顧。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她請丁元英到家吃飯,詢問他如何看女人。丁元英說:“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我無意摧殘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殘。”在結束了上一段婚姻之後,他採取了逃避策略,對女人敬而遠之。

小丹聽後很失望:“我想以後我們這樣坐在一起的機會怕是沒有了。女人那點兒兜圈子的套路就免了。今天請你來,就為履行個程式。”說完,走上樓換了睡衣,下樓後緩緩脫下,赤裸在丁元英面前。“我把一個女人能做的都做了,包括廉恥和可能被認你為的淫蕩,以後我就不遺憾了。”

良久,丁元英回道:“我是人,而且還沒有進化到此時此刻,可以無視本能。但是我丁元英何德何能,可以領受上蒼這樣的恩賜。”說完,站起身給小丹披上睡衣。

“你是一塊玉,但我不是匠人,我不過是一個略懂投機之道的混子。充其量,能掙幾個打發凡夫俗子的銅板。你要求的,是一種雄性文化的魂,我不能你沒有說出來,裝作不知道。接受你,就接受了一種高度,我沒有這個自信。我自認為是一個有點兒學問的人,但是今天我不得不承認,你給我上了一課。你讓我用靈魂,而不是文字理解女人的聖潔。你這樣做,是基於一種對應的人格,謝謝你能這樣評價我。”說完,轉身離去。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小丹很痛苦,但想到丁元英對自己的尊重,心底升起更深的愛戀和敬重。

沒多久,一場與匪徒的槍戰,讓小丹與死神擦肩而過。在案發現場,她哭著給丁元英打電話:“剛才我差點被打死,槍口就頂在我的頭上,要不是一顆臭彈,我就再也見不到你了。”

丁元英問清她的回程,說30分鐘在北環路口等她。小丹問為什麼?元英回答:“此生得你紅顏知己,足矣。”自此,丁元英接受了芮小丹。

愛一個女人確實有各種表現方式。就本劇而言,王廟村扶貧專案的塵埃落定,既是丁元英對情人的真情告白,也是給芮小丹最長情的禮物。

片尾,丁元英面對芮小丹的遺照悲嘆道:“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來去自如。丫頭,不簡單啊!”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丁元英和芮小丹這段愛情,蕩氣迴腸,聖潔悽美,讓人淚目。

高階愛情觀

說兩個人的愛情聖潔,是因為沒有市儈氣。情人間要禮物送禮物司空見慣。可芮小丹要的禮物格外特別,在聽了丁元英強勢文化的高論之後,她想知道,王廟村這個弱勢貧困村,接受強勢文化的改造會變成什麼樣子。

她總是覺得留不住丁元英,所以想讓丁元英留一個愛的見證。老友韓楚風聽丁元英說到這個禮物時,都不禁驚訝:“這個丫頭,不簡單啊!”兩個摯友看待小丹,竟然如此一致。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嚴格講,丁芮兩人互為對方的知音。小丹敬佩丁元英的博學和才情,丁元英欣賞小丹聰慧和悟性,可以說惺惺相惜。丁元英有才識,有底蘊,不怒自威,在人際關係中,始終處於強勢地位。但是他修養極好,交流中總是和顏悅色,適可而止,從不咄咄逼人。

小丹一直想轉行之後學法律,認為這是她的強項。丁元英和父親則認為她更適合從事文學藝術工作,用作品感染眾生。

丁元英第一次開悟小丹,是在芮小丹請教如何才能讓她抓的死刑犯開口。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丁元英說:“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是天道。譬如文化產業是扒拉靈魂的產業,它的功效就在於啟迪人的思路,震撼人的靈魂,這是眾生所需。精神拯救的暴利和毒品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但是不用耍花招,既沒有心理成本,也沒有法律風險。”

第二次開悟小丹時,丁元英說:“法律是社會道德的底線,是解決最基本、最表面的問題,不解決文化的根本問題,文化的問題只能由文化的覺悟解決。一個民族的文化屬性就是這個民族的主,主宰著這個民族的文明、榮辱、興衰。一個民族最強調道德的時候,正是這個民族道德最淪喪的時候。”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芮小丹是有定力的人,她始終未改變初衷。可是,當她要的禮物——王廟村的扶貧工程產生巨大社會反響的時候,她從善如流,願意為傳播強勢文化助力,將自己的職業規劃從律師轉向作家和編劇。

她是這樣言說自己的改變的:“只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覺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這就是芮小丹,假設沒有一場突發其來遭遇戰,讓這朵豔麗的鮮花意外凋零,假設生命可以延續,那麼她從必然王國邁向自由王國,只是時間問題。

韓楚風與肖亞文

韓楚風,距離第一層級要遠些,在於他俗根未盡,還在名譽、地位、金錢中打轉。但是,這種俗根不影響他作為一個聰明人的判斷,無論是在丁元英出世、入世階段,還是離婚、重新找到愛的時刻,他都是不離左右的知己。他不能先覺,但是能夠後悟。

丁元英離京奔古城前夜,酒過五巡,丁元英談到國家民族,談到改革開放,談到傳統與民主,漸漸陷入痛苦之中。他對傳統文化中的弱勢屬性,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老韓憐惜地看著好友,想到了尼采的一句話:“更高階的哲人獨處著,這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的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丁元英在古城的生活一度拮据,要靠變賣心愛的唱片度日,那是因為他從三年18萬生活費中,拿出了15萬,給老韓的兒子平事兒。韓楚風知道此事,深為感動。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五臺山朝拜之後,韓楚風對丁元英的扶貧工程有了新的理解,他說:“扶貧也可分為三個層面。一,天上掉餡餅的神話,實惠、破格,是為市井文化;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是為哲人文化;三,不打碎點東西不足以緣起主題,大智大愛,是為英雄文化。”欽佩之情溢於言表。

他慶幸道:“這趟如果不來,真是人生一大憾事。只是一招殺富濟貧,引出了得救之道的討論,罵的是你,疼的卻是傳統觀念,一年多不見你,怎麼有了這麼高的境界?”

從古至今,追求精神映照,伯牙子期,一直是文人雅士眼中的至高境界,亦是人生最大的滿足。不然,就不會有“得一知己,此生足矣!“的慨嘆,也不會有俞伯牙鍾子期的美談了。

至於肖亞文與丁元英,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崇拜者和仰慕者的關係。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與當下的粉絲不同的是,她有理性,既不敢靠太近,因為她自覺不在一個層級;也不捨離太遠,因為還指著丁元英的開悟和提攜。她有智慧,但沒有小丹的慧根。她有幻想,但是不如小丹勇敢。所以她保持一個適當距離,遠遠地欣賞,遠遠地期待,最後終於等到了致富的機會。

其他人物

林雨峰也是屬於第二層的人。他有能力,但無覺悟。能力讓他躋身二層,“覺悟”的缺失隨時可能讓他掉級。他優點鮮明,有競爭意識,敢打敢拼。在改革開放初期那種無序競爭的環境中,他的優勢會被放大,這是他成事的主因。

可是他先天有個致命的bug,無法面對失敗。就像一部車子,只能前進,不能後退。他的樂聖公司企業文化是:“進攻,進攻,永遠進攻。只有矛,沒有盾”。這種企業,遇到像樣的對手時,就是滅頂之災。營商者講求張弛有道,進退自如,豈有隻沾光,不吃虧的道理。所以說,他的悲劇純屬咎由自取,個性使然,與旁人無關。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劇中,幾乎每個人物都有醒世作用。如果按照認知平衡理論繼續分析的話,葉曉明,馮世傑應該是生存在“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第三層級。至於劉冰則是最底層“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那類人。前兩人的幸運,起碼他們還保留了一個“知道”,後者的不幸在於他什麼都“不知道”。

葉曉明有點小聰明,但是他短視,看不到一步以外的世界。懂得順勢搭車,不懂借勢而為。他將捨得二字拆得很開,不肯冒半點風險,因而丟失了做股東的機會。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馮世傑是個從眾的人,在葉曉明和劉冰的攛掇下,也退出了合夥人的行列。但他是一個厚道人,有些擔當,也懂得感恩,保留著人的德性,所以命運再次垂青了他,妥妥坐上了格律詩音響小股東的位子。不過,他的命運對人最大的昭示,是自己一定要有核心競爭力,也就是既有技能,又肯吃苦的王廟村農民工團隊。

劉冰就悲劇了。在一個講求實力的社會里,他一無智慧,二無地位,三無財富,四無爹拼,就這樣,也敢豪橫著巧取豪奪,這就是作死的節奏。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這三個底層社會的人,在一次突如其來的歷練中,都扒上了井沿兒看了一眼外面的世界。不同的是,一個掙扎著爬上了井沿,走向新天地;一個掉下去,復做井底之蛙;一個被摔死,枉做那番掙扎。既是命運捉弄,也是悟性使然。

丁元英是強勢文化的推崇者,也是踐行者,他的一場扶貧社會實踐,改變了諸多人的命運,這大概就是佐證規律的天道吧。

天時地利人和,方有《天道》

《天道》的出色不是偶然的,1990至2000年是國劇創作的巔峰年代,好作品扎堆湧現,層出不窮,此為天時。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故事結實,地基牢靠,算是地利。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張前導演,經典專業戶,《和平年代》拿獎拿到手軟,《亮劍》重播播成妖精。丁元英、芮小丹、也是王志文,左小青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王志文老神在在的表演,將自己與角色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難剝離。左小青清麗剔透的形象,很好地伸張了芮小丹的角色魅力。

如果真有頭部劇,王志文這部《天道》當屬眉毛以上的腦瓜頂劇

這些都構成了人和。如果說缺憾,在強調既視感的當下,製作顯得粗糙了些。特別是單調往復的配樂,揮之不去,讓人抓狂。

為十幾年前播出的劇動筆,有點不合時宜。但看過後,又忍不住寫作的衝動。《天道》只有二十四集,比現在動輒五十集奔上的劇,算是地道的短篇,可掂掂分量,卻有沉甸甸的厚重感。

一部沒有上星的作品,覆蓋面不大,觀看者寥寥,影響力有限,錯過,是件憾事。對一部上佳的精神產品,也是太大的浪費。

真誠推薦,再次安利。

The End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