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課|王鼎鈞:記敘的技巧——直敘

文學課|王鼎鈞:記敘的技巧——直敘

文學課|王鼎鈞:記敘的技巧——直敘

記敘的技巧——直敘

王鼎鈞

我們用記敘的文體記人記物記地記事。我們記下我們所發現的動靜常變今昔表裡。我們賴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及心靈思想發現它們。發現的過程佔一段時間,我們先發現什麼,後發現什麼,有個先後的次序。文章按著這個次序寫,就是直敘。

直敘是最難寫的一種寫法,不幸卻又是最基本的寫法,情形多半是在作文課堂上首先要努力“禁止”直敘,後來要完成的則是善用直敘。由於直敘最近“自然”,學作文總是先順著自然寫,在這需要使用直敘的時候往往要故意迴避,也是一件苦事。

照著自然的順序寫,有時十分必要。那是當“自然順序”跟好文章的要求恰恰相符之時,就像一處風景就是天然圖畫一樣,其事常有。例如當年江子翠(地名)鬧水災的時候:

那天水來得太快。我正坐在桌子旁邊寫文章,覺得鞋子溼透了,回頭一看,水正在把我的臉盆衝到門外去。我趕快站起來穿上衣,水已浸到膝蓋。當時來不及收拾任何東西,趕快往外跑,跑到後面的大樓上避水。在樓上,可以看見我的箱子從後面漂出來,先是一隻,不久是第二隻。水漲到九尺深,過了兩天才退。水退以後,回到家裡,什麼都沒有了:十年的藏書完了,十年的剪報完了,收音機、電唱機、咖啡壺這些電器最怕浸水,浸了水不如破銅爛鐵。內衣、皮鞋,都不知道哪裡去了。你問我損失了多少東西,我現在也不知道。昨天晚上想到今天得早起,用得著鬧鐘,可是鬧鐘沒有了,這才想起來還損失了一個鬧鐘。究竟損失了多少東西,得慢慢地發現。

本文所記之事為家中遭受水災,行文用直敘,作者對事實出現的時間先後並未更動,依序為:

觸覺——鞋子溼透。

視覺——面盆漂浮。

觸覺——水漲到膝蓋。

視覺——水沖走箱子。

視覺——水退。

視覺——十年的藏書完了……

心靈思想——損失了鬧鐘……

這樣的文章在作文課堂上大概可以得到好評,因為作者的這一段經驗適合直敘。這樣的例子很多。

先說演講比賽的例子

我們都參加過演講比賽,或者去做選手,或者去做聽眾。比賽的結果通常是產生三名優勝者,冠軍亞軍季軍。當比賽結束,主辦人宣佈評審結果的時候,照例是,先宣佈第三名是誰,然後是第二名,最後才是第一名。我們也許一入會場就注意那個明晃晃的獎盃,到將近散場時才知道誰是得主。我們回來寫記敘文,記述這一場我們認為很有意義的比賽,寫到宣佈評審結果那一幕,我們應該照著真實的情況,筆下先出現季軍,其次是亞軍,最後才是冠軍。我們不必改變它的次序。

另一個例子是聽榜

當年大專聯考放榜之日,廣播電臺播報錄取名單,考生的家人必定按時收聽。名單很長,播報費時頗久,也許要聽到最後才聽到自己要聽的名字(甚或終於沒聽到要聽的名字),所以“聽榜”的人得準備忍受折磨。有一位家長為了聽榜,事先買來茶葉、瓜子、糖果、點心,勸告全家放鬆情緒提起精神聽到最後一人,誰知板凳還未坐熱,開水還沒燒開,收音機裡劈頭報岀“楚晉材”!就是他家的長子,考取了第一志願:全家沸騰,茶也沒人喝了,瓜子也沒人吃了。三姨五舅趕來道賀,聽那收音機還在響,伸手替他們關了,那些名字聽不聽都無關緊要。事實是這個樣子,拿來做文章也就寫成這個樣子就好。

再舉一個飛機迫降的例子

我有一個朋友由東京坐飛機來臺北。飛機到了臺北上空,空中小姐報告不能立刻降落,得等一會兒。飛機在上空兜圈子,大家趁這個機會俯瞰大臺北全景。等到看風景看厭了,飛機還在兜圈子,這就不妙了,大家難免有些緊張。空中小姐又報告:飛機有點小毛病,輪子放不下來,請大家不要驚慌。我那朋友常坐飛機,知道駕駛員正在試著把輪子放下來,也許試著試著就成功了。又等了許久,等到飛機上的汽油燒完了,空中小姐說現在要“迫降”了,她們一一察看乘客的安全帶有沒有拴好,勸戴眼鏡的乘客把眼鏡取下來,勸裝了假牙的乘客把假牙取下來,勸每一個人都不要把手錶、自來水筆、鑰匙、指甲刀帶在身上。最後她們讓每一個人抱著毯子和枕頭。然後,空中小姐都躲起來了,飛機要用肚子擦著跑道降落了。機艙裡的氣氛很恐怖,唸佛的禱告的聲音都有。——還好,安全降落,有驚無險。事實的先後順序如此,文章的先後次序也可以如此。

現在談一篇經典之作: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記述一個漁人,怎樣發現了世外桃源,後來想再度前往,又怎樣失去了桃源。在這篇文章裡面,文章敘事的先後和事實進展的先後是一致的:

1。漁人出外捕魚,沿著小溪走,遇桃花林。

2。漁人穿過桃花林,來到山前。

3。漁人發現一個可疑的山洞,入內探看。

4。漁人進入肥沃的田野,安靜的農村。

5。山中人款待漁人。

6。山中人說他們的祖先在秦代搬到山中居住,與外界隔絕。

7。漁人辭出,山中人叮囑他保守秘密。

8。漁人在山洞外面的路上做記號。

9。漁人向太守報告發現了世外桃源。

10。太守派人前往桃源察看,由漁人帶路。

11。漁人找不到以前留下的記號,無法再入桃源。

循序而進,恰到好處,我們不可能把任何一項提前或挪後。這是什麼道理?為什麼有時你可以“直敘”,有時不可?我們姑且假定,記敘文字來都是“應該”直敘的,不論記人記事記物記地,不論記動靜常變今昔表裡,不論材料來自視聽嗅觸味思,“秉筆直書”就好。這樣產生了許多記敘文。讀那些文章的人,總以為其中某幾篇寫得特別好,閒來無事還想再讀一遍,其中某幾篇又十分乏味,除了查考資料之外簡直不願意碰它。

每一代都有許多有心人。有心人發現,某一篇記敘文所以生動,多半是因為那件事情本身生動。某一篇記敘文所以平板,多半因為那件事情也平板。事實既難以左右,那麼文章也就各有不同的命運:眾人愛讀或不愛。

事情為什麼又有平板或生動之分呢?什麼樣的事情才是生動的呢?有心人加以比較歸納,找岀許多條件來。條件可能很多,多得我們一時無法消受,其中最要緊的,也許只有三項,就是:起落,詳略,表裡。

三者有一就很好,倘若三者兼備,那真是“文章本天成”了。

有起落,有詳略,有表裡,就用直敘;沒有這些條件又怎麼辦呢?這就得另外想辦法補救,這就要在直敘之外另有敘述的辦法。所以,直敘以外的辦法是不得已的辦法。

直敘並不是惡評,“平鋪直敘”才是。採直敘手法最忌的就是“平鋪”,平鋪就沒有起落。

“起落”是從讀者反應的強弱產生的。“平鋪”的缺點就是讀者的反應一直很弱,弱到“不起漣漪”,弄成死水無波。

精練的文章裡,每一句話、每一個詞都對讀者產生強弱不等的刺激。作文課堂上恐怕無法考究到這個程度。姑且先用心區別大段文字的強弱起落。拿“聽榜”來說吧,文章一開始是大家準備用很長的時間聽榜,而且不免掛慮到底考上了第幾志願——那年月一個考生可以填八十多個志願!誰知報榜的人一下子就報出來大家要聽的名字,這是“起”。大家聽到了這個名字,高興了一陣子,然後發覺下面有很多時間沒事可做,這段時間本是準備聽榜的,事先把“雜務”都推開了,現在不聽榜,好像生命出現了空白,這是“落”。三舅或五姨突然提議他請大家吃宵夜,算是慶祝,他挑了一家極好的館子,那裡的菜很有名,大家還沒嘗過,這又是“起”。大家的興致很高,惟有一個人相反,他說他不去,他要睡覺。這人就是考上了第一志願的那個大孩子,考前考後一直吃不好、睡不好,現在一塊石頭落了地,突然覺得十分疲倦,鑽進臥房再也不肯出來。沒有他,好比婚禮中沒有新娘,只得改一天再說了。這又是“落”。

演講比賽宣佈優勝名單,所以要把名次倒過來,跟“起落”有關。冠軍的榮譽最高,獎品最多,到底誰贏了冠軍,大家最關心。如果一開始就報出冠軍的名字來,固然是“起”,可是下面再報亞軍的名字,就是“落”,季軍的名字,再往下“落”,情緒一步比一步低,不好。現在反過來,步步是“起”,把大家的情緒引到高潮,然後在這昂揚的情緒中發獎,在熱鬧的氣氛中散會。所以說,你要記述的事情本身有起落,你寫出來的記敘文也有起落。請記住:

讀者反應的強弱=文章的起落

記敘文除了不可“平鋪”,還有一戒,是不可“平均”。記一天的生活,把一天分成早、午、晚、夜四個時段,每個時段寫上兩百字,但早晨做錯了一件事,得到一個教訓,寫了兩百字,夜間只是睡眠,連惡夢也沒做,也寫兩百字,這就太平均了。我們常常聽見人家批評一篇文章寫得不好,說那篇文章是“記流水賬”,多半因為那篇文章犯了“平均”的毛病。賬本上的記載是很平均的,一塊錢可以佔一欄,一萬元也佔一欄,每一欄的大小相同。所以看賬本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除非你是會計專家。

作文在下筆之前要考慮安排什麼地方寫得詳細一點,什麼地方寫得簡略一點,有簡有繁。這個原則,連大文豪陶淵明也遵守。我在前面把《桃花源記》裡面的事件,按照發展的時序列出來,除了南陽劉子驥的“尾聲”,共十一條,陶淵明寫山中人的生活狀況用墨最多,連心理都寫到了,寫漁人向太守報告寫得最簡單,只有“詣太守,說如此”六個字。試想在那個年代,鄉下漁夫想面見太守,要費多少周折,太守聽了漁人的報告,也必定加上一番盤問,這些材料都割捨了。文章開頭寫那片桃花寫得很迷人,文章結尾時只說漁人“遂迷不復得路”,斬釘截鐵地斷了希望,那麼大一片桃林再也沒有提到。在十一條之中有幾條寫得詳細,有幾條寫得簡略,詳有詳的道理,簡有簡的道理。

《桃花源記》有起落,有略詳,也有表裡。

先說起落。文章開頭,“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是很平淡的,漁人撐著船沿溪而行,也沒什麼特別。但是“忽逢桃花林”,桃林的面積那麼大,桃花開得那麼茂盛,景象迷麗爛漫,似幻似真,讀者的反應加強了,文章有了“起”勢。

漁人一直往前走,想看看桃林究竟有多大。“起”勢一直維持到桃林盡頭,“落”下來。落到水源,山洞。但是山洞裡有光,漁人鑽進去了,洞很深,也很狹窄。文勢又“起”。以後寫漁人發現了桃源,一直在“起”勢之中,但起與落原從比較而來,起勢之中仍然高低相間,錯落不平。漁人先看見農田和農作物,聽見雞鳴狗吠。然後高上去,看見小孩子。再高上去,看見許多成人。這些人見了漁人反倒嚇了一跳。文勢稍稍下降。大家接漁人回家吃飯,態度十分友好,並且說了“知心話”。山中人說他們的祖先是“避秦”來此。文勢上升。他們根本不知道秦朝已經亡了。漁人告訴他們,秦後面是漢朝,漢朝也亡了。漢之後有魏,而現在,是晉。山中人聽見了這些滄桑變遷,同聲感嘆。這些都足以使讀者產生很強的反應。這最重要的一段文字寫完之後,漁人辭別,是“落”。山中人請他保守秘密,是落中之“起”,他找到自己的船,是“小起”之後的又一次“落”,但他一路上做記號,顯然有所圖謀,是小落之後的又一次“起”。下面漁人去見太守報告發現,太守派人尋訪桃源,步步上揚,是一次“大起”,但是漁人怎麼也找不到留下的記號,無法再入桃源,是一次“大落”。

文章尚有尾聲。南陽有個劉子驥,是一位高尚之士,他聽說山中有個世外桃源,十分嚮往,決定前往尋訪,這又是“起”。但是他沒有找到,(或者沒來得及去找)就病故了,以後再沒有人打聽桃源在哪裡。像舞臺上的大幕緩緩降下來,文章結束了。

《桃花源記》是一篇短文,居然有這麼多起伏,這是大文豪才辦得到的事情,我們作文,如能有一起一落(或者最後再加一起),就是得到訣竅了。同時我們要明白,文章寫到《桃花源記》這般水準,你讀了有你的感受,我讀了有我的反應,彼此並不一致,因之,你認為是“起”的地方我可能認為是“落”,彼此找到的起伏線並不相同,例如,前面說山中人輪流款待漁夫是“落”,也許不然。山中人看見漁人闖進來,他們安靜了幾百年的社會突然產生了危機,這個漁人可能把外人引進來,破壞了他們的幸福,他們雖然和和氣氣地陪漁人吃飯談天,內心其實是很焦慮的。他們最後叮囑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就露岀“裡一層”來,殺雞為黍都是對漁人“行賄”,那實在是“起”,不是“落”。

再看文章結尾,劉子驥有志未成,病死了,以後再沒有人打聽桃花源在哪裡了,我說是“落”,你也許認為是“起”。世界上“高尚之士”如此之少,人人只能在濁世中打滾,不知道超脫,偶爾有個高尚之土,又齎志以歿,這是多深多大的感慨,這當然可以說是“起”。

由於感應因人而異,起落沒有標準,很多人反對分析文章中的起落,認為毫無意義。誠然,起落云云是不科學的,沒有共同的標準,但是它又何必有共同的標準呢?總之:

它有起有落;

你認為起落在何處就在何處;

你寫文章時也應注意起落。

這就行了。

《桃花源記》的“詳略”,前面大致談過,現在且說“表裡”。這篇文章是透過漁人的經歷來敘寫的,漁人眼中的桃源是一個表層,敘寫到山中人叮囑漁人保守秘密的時候露出少許裡層來。山中人的想法似乎是:雖然已經改朝換代,還是不受外面的官府管轄治理比較好,他們大概是對政治徹底失望了。他們既不喜歡那社會,又不能改變那社會,只有繼續躲起來。漁人在山中停留的那幾天,山中人也許秘密的開過好幾次會吧,會議的結論大概是,他們不希望再得到什麼,但求不失去現在已有的。……這些,你可以自由想像。

“不足為外人道也”,山中人也太老實了,自己先把身世和盤托出,再求人家保守秘密,憑什麼相信漁人能遵守諾言?難道憑那幾天的酒飯?他們深知人心的俗惡甚至詭詐才入山惟恐不深呵。不錯,他們並未忘記歷史經驗,只是反應遲緩了一點,等到醒悟過來,就用極笨的方法補救,乾脆把漁人出入的山洞堵死了。他們總要不眠不休汗流泱背幹上幾天吧,老實人都這樣,整天忙著填補聰明人留下的坑洞,以免自己掉下去。這就難怪他們要躲得遠遠的了……這些,你可以自由推論。“裡層”就是引起讀者的想像和推論。

有人讀了《桃花源記》,認為山中住的不是人,是一群神仙,那迷離恍惚的桃林,正好是仙凡的分界線。漁人跑去報告太守是俗不可耐的舉動,他從此墜入塵寰,再也與桃源仙境無緣。他之“迷不得路”,既不是山中人消滅了標誌,也不是因為“春來遍是桃花水”,而是隨著漁人的一念之轉,通往桃源的路自動消失了。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嗎?也許是吧,要知道,也只有《桃花源記》這等水準的文章才會引發這樣的“錯誤”呢。

讀了《桃花源記》,回頭再去讀那一段記述水災的文章,文章和文章之間的差別實在很大。

讀了那一段記述水災的文章,再讀下面的文字呢:

昨天是星期天,天氣很好,我們去逛xx花園。早上九點,吃了早飯去等公共汽車,等了一個小時才擠上去。十一點到公園,先在門口排隊買票。進園以後,看見杜鵑花開得很茂盛,紅的黃的白的都有。杜鵑花圃旁邊是玫瑰花圃,也開得很漂亮,很多人在那兒照相。往前走,滿地細細碎碎的小花,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再往前走,轉一個彎兒,左邊是一個池塘,鋪滿了荷葉,右邊是一個花架,花架上頭爬滿了花,花朵底下有石桌石凳,有幾個老人坐在裡面休息。池塘的盡頭有龍舌,龍柏,一棵一棵綠油油的。有個人在公園那一頭賣包子,很多人圍著他買,我也走過去買了兩個吃,滋味不錯,再買一個。三個包子吃下去,覺得口渴,就到公園外面去找賣汽水的。

同是直敘,這一篇“遊園”又比那篇“避水”差得多。文章原來分成許多等級!

你現在是在哪一級?做好了拾級而上的準備了嗎?

文學課|王鼎鈞:記敘的技巧——直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