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三分鐘】東坡先生侍妾曰朝雲,字子霞,姓王氏,姓王氏。

東坡先生侍妾曰朝雲,字子霞,姓王氏,錢塘人。敏而好義,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紹聖三年七月壬辰,卒於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豐湖之上棲禪山寺之東南。生子遁,未期而夭。蓋常從比丘尼義衝學佛法,亦粗識大意。且死,誦《金剛經》四字偈以絕。

——《朝雲墓誌銘》

【新聞三分鐘】東坡先生侍妾曰朝雲,字子霞,姓王氏,姓王氏。

宋神宗,熙寧年間。

汴京朝堂上,王安石頂著一個“拗相公”的綽號,一腔猛勇,不管不顧地變革陳法。才高,位顯,天子鍾愛,王安石自信而固執,他說:“天命不足畏,眾言不足從,祖宗之法不足用”!

而蘇軾等人反對新法,認為王安石所謂新法,皆不過是”斂百姓之財而富國家”,並直言不諱向神宗建言,說天子陛下是:“求治太速、進人太銳,聽言太廣”。青年神宗皇帝,年輕、氣盛,銳意革新,急欲成堯舜。聽了保守派蘇軾等的諫言,內心短暫的猶疑之後,依然堅定選擇與王安石君臣相得,堅持變法。

如此引起的新舊政見相爭,愈演愈烈。天子堅定支援新法,所以歐陽修隱退,居穎州日與西湖相親;司馬光歸洛陽,專心致志編寫他的宏大著述《資治通鑑》。留下蘇軾在朝,發出他的雄文直言,日益引得新法中人忌憚恐懼。改革派便不斷在皇帝面前說他“譏訕朝政,口無遮攔”,恨不得一時三刻就讓這個阻礙變法的攔路虎消失才好。

朝堂漸無立錐之地,上表的奏言在轟轟烈烈的變法大潮中,如螳臂擋車。熙寧四年,三十六歲的蘇軾被排擠出京,外任杭州通判。當年六月離京,十一月已在杭州任上。

杭州西湖風光旖旎,絕妙湖山。柳永有《望海潮》寫盡錢塘風情: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傳說王安石派本想將蘇軾通判穎州,是神宗硃筆改了杭州。細細體味神宗心緒,也是微妙。他極愛蘇軾之才情,不捨得他外放,卻又惱他處處與變法不諧,在身邊時時障礙。對蘇軾的去向,內心也是矛盾糾結。又有人說,神宗此時對於王安石的做法,也已有些許猶疑,故而將蘇軾派駐在繁華江南,也有想真正觀察新法在江南富庶之地實行情況。

來到杭州通判的蘇軾,也許並不能體味天子那些曲折幽微的用心,蘇軾對於這些,情商幾乎為零。故而他面對湖山勝蹟,雖有同仁相得,又有方外高僧隨時傾談,卻依然無法真正地快樂。究其原因,則依然是無處不在的新法。王安石的變法如水銀洩地,充斥在百姓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蘇軾作為地方執事者,雖然遠離朝堂紛爭,卻逃不掉現實中的件件執行。日日要行那不可行之事,面對民眾苦痛還要選擇親手摺騰,這些內心裡的糾結與痛苦,常常讓蘇軾食不知味,懊惱不已。

讀了蘇軾的文集你就會重新發現,蘇軾對於家國治理是有著許多的真知灼見,宏圖遠志。熙寧年間王安石的變法之激烈與一往無前的勢頭,讓蘇軾憤怒,他心有宏志不得伸展,終年只剩得在宦途中奔波勞頓,情緒之苦悶是可想而知的。他把一腔憂國憂民之情,憤懣憋屈之意,寫在了一首首的詩詞中:百姓買鹽艱難,他寫“豈是聞韶忘解味?邇來三月食無鹽”;官府要錢不要米,他寫“汗流肩頭載入市,價賤乞與如糠粞”

蘇軾自幼多讀孟子,記住的是“民貴君輕”,他總是很容易就把自己放在小民的立場上體察甘苦。他忠君,然決不唯君命是從,他也學不會沉默:“性不忍事,遇事如食之有蠅,吐之乃已”。雖然早在出京之時,表弟文同就勸誡於他:“北客若來休問訊,西湖雖好莫吟詩”。但是若能沉默迎合時勢,若能對於百姓苦痛視而不見做個行事之吏,那還能是我們所認識的蘇軾嗎?

熙寧六年,兩浙受天災,冬糧不斷。蘇軾忙著奔波來去濟賑災民,常州、潤州,水陸兼程,奔波彌月。六年除夕,直到熙寧七年春,蘇軾一直都在差旅途中,太守陳襄寫詩催他回杭“錦袍公子歸何晚?獨念溝中菜色民”。只是何止太守在等他回杭,家中閏之夫人還有小小的朝雲,也在日日依門而望,盼歸人。

【新聞三分鐘】東坡先生侍妾曰朝雲,字子霞,姓王氏,姓王氏。

朝雲是熙寧六年來到蘇府中的。那一天,閏之夫人把這個美麗的姑娘牽到蘇軾面前,只見她膚如凝脂,一雙美目透著靈慧。蘇軾一見,莫名地生起喜愛與忴惜。小女孩兒錢塘人氏,幼失雙親,只因生得俊秀小小年紀便被賣入青樓,成了一個以色藝侍人的歌伎。幾年間,便學得琴棋歌舞,茶道香道,頗為精到。只是文墨堪堪初識,能入文名才名滿天下的蘇軾府中,姑娘自然滿心都是歡喜。

說到小妾,宋朝的官員家裡都養了很多家伎的。姜夔窮養不起家伎,范成大送了他一個小紅,他興奮得不得了,攜他坐船回家,寫了著名的《過垂虹》: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姜夔  《過垂虹

宋時家中侍妾並不一定專為男主人而置,當年在眉州,蘇母程夫人身邊也有侍妾楊氏,後來成了蘇轍的保母。蘇軾在代蘇轍作的《保母楊氏墓誌銘》中有:“先夫人之妾楊氏,名金蟬,眉山人。年三十,始隸蘇氏,頹然順善也。“可見妾之一字,除了用在男主人身上,也可以是家中女主身邊人的稱呼。不過通常,大多後來也成了男主人的妾室的。

既是隨侍王夫人的,自然跟著主母姓王,蘇軾見她嬌小靈秀,面生酡顏,一襲粉衣真如朝霞初綻,不由想起當年為母丁憂三年出眉州時,路過巫峽神女峰,正是漫天霞彩時,當時與弟弟蘇轍分別作詩《巫山》:

“遙觀神女石,綽約誠有以。俯首見斜鬟,拖霞弄修帔”。

巫峽有十二峰:望霞、翠屏、朝雲、松巒、集仙、來鶴、淨壇、上升、起雲、飛鳳、登龍、聖泉。史有高唐賦寫巫山神女襄王之會,人說是在來鶴峰上,故來鶴峰又稱神女峰。

那麼,就取名朝雲吧!

從此,世間便有了一個女子,姓王,名朝雲,字子霞者。

(未完待續)

如是我聞  我聞如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