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路心語】想起了紡織娘

【驛路心語】想起了紡織娘

想起了紡織娘

郭成林

讀書中跳出一個名詞:紡織娘。這是種什麼東西呢?似曾相識卻印象模糊了,我去記憶中細細尋找,也終於把它翻出來了。

那是一種連名字都不好起的昆蟲。我們乾脆叫它“草叫蚰子”。後來知道它還有這麼“洋”的名字,叫人刮目相看。不過又想,這不是洋,是高雅。查資料,宋朝時期,男子名字帶“郎”的多,女子則帶“娘”的多。孫二孃,扈三娘,黃四娘,等等。足見那時的人都有點嬌,“娘”氣十足。昆蟲們連帶著也沾光一點,大有可能是宋朝時成就的這名字。

家鄉的田野,夏末秋初,多的是草。岸邊溝沿,角角落落,不影響莊稼的地方,一定種了這瓜那瓜及豆角,也就豐富多彩生動活潑起來。豆角一般種在莊稼地的岸裡邊,這一面岸牆就成了豎起來的田地,豆角們在這裡展開來,長上去,也有農民把累累摞摞的墳頭利用起來,種了南瓜豆角。既能用足土地資源,而南瓜豆角也得以通風透光,還免受這時期偏多雨水的浸泡,所以長得很蓬勃旺盛,還開出鮮豔的花來歌唱。農民本是不怕生孩子只怕起名字的,他們沒想過這樣做的好處,要是請專家來轉轉,會說這就叫立體種植,還能寫出書來換銅錢。

這時就合適了我們。哪天不去這地方跑一跑,把南瓜葉子趟得七倒八歪,揪下那南瓜花豆角花,被人家罵一通,會覺得少了點什麼。但那時是沒有作業這如蠅逐臭般討厭東西的。

最有趣的還是捉了這螞蚱,用狗尾巴花的梗串了,帶回家餵雞子。不但得了快樂,還有家長的誇獎,一舉兩得。其中就有這“草叫蚰”。

【驛路心語】想起了紡織娘

樹上的蟲子都是歌唱家,田野中的昆蟲大多不歌唱,這是有原因的。沒有一邊吃人家的一邊高叫的道理。它們就如埋伏在青紗帳中的一支部隊,隱藏是第一要著。特別是這螞蚱,永遠是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地吃,食量又大,把蒲扇大的南瓜葉,小鏡子大的豆角葉咬成缺口,是很被痛恨的。又很笨重,起飛不便,大腹便便,經常連跑都懶得,束手就擒。

而這草叫蚰,或者稱它的大號官名紡織娘,卻是很喜歡歌唱的。吃得少,損害輕,卻偏偏因為這歌聲暴露了目標,被我們發現,去捉。不過凡事有一短必有一長,它有個特長,很善於飛翔,一見我們走近,馬上停止歌唱,展開那翅膀飛遠了。遠走高飛時還展示著美麗的翅膀下鮮紅的翼衣,這實在有點輕薄,有失尊貴。它走了,卻把螞蚱出賣了。所以我猜測那些螞蚱們是最討厭這饒舌的紡織娘的。“李代桃僵。”“移禍到枯桑。”“你吃了人家的我死。”就這麼回事。社會生活中也有這現象,那些聲嘶力竭的反對者其實是浮在水面的,不吭聲的人其實更可怕。阿拉伯諺語說,要提防笑眯眯的人和默默無語的人。

紡織娘的叫聲是單調的,“吱――吱――吱。”正如著名的《木蘭辭》開頭寫的,“唧唧復唧唧”。那歌唱者中就包括有它。

【驛路心語】想起了紡織娘

那是一種意蘊深長的叫聲。如果你沒有捕捉它的興趣,儘可以在這歌聲不遠處蹲了,傾聽這來自《詩經》時代的歌唱。聽得多了,你就會領略這歌聲的美妙優雅。它似乎在吟唱悠遠的歷史,吱――吱――吱――。歷史就是這樣的,表面上重複著,不過是過了一天又一天,過了一年又一年,舊的去了,新的又來了,這個王朝結束了,哪個王朝跟上來,如同老和尚講故事,從前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有一天,老和尚講故事,他說,從前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有一天,老和尚講故事,他說,從前有座廟……週而復始,永遠沒個頭。

夏天秋初的夜晚,天在涼下來,我們坐在村口的麥場上,聽長輩講太白李金星,指看牽牛織女星,那密密麻麻的星星,深不可測的星空,引起這些孩子無窮的想像。這時就能聽到最近的莊稼地裡紡織娘的歌唱,還是那樣的單調,細聽卻又那樣的豐富,那樣的淺直又那樣的深奧,那樣的愁腸百結又那樣的豁達大度。到底是什麼,全憑你自己去聽去理解。聽出的其實是你自己,它唱的也是它自己。初想它是在給我們伴奏,再想它其實是在自鳴自賞。歌唱就是它的使命和生命。

這樣的紡織娘,詩意的昆蟲歌唱家!

不種地以後,很少再往地裡走,這紡織娘是否還有,是否還在歌唱,我就不知道了。知道的是路邊的草越來越少,很多種類的都永遠滅絕了。像那打碗花,叫著很詩意的名字,鵝掌草,這幾年再也沒見過。還有很叫人煩的蒺藜,《詩經》裡也寫到過的,沒有了。夏天的夜晚倒也回家過,但那麼稠密的星星哪裡去了?世上的人越來越稠,天空的星星越來越稀。我在院子裡和它們形影相弔,能感覺出彼此的孤單。

【驛路心語】想起了紡織娘

作者簡介

郭成林,退休教師。長期從事語文教學工作。退而不休,按從醫學生教導,寫幾個字,以抗拒腦力退化。有一些文字見諸媒體,每沾沾自喜。

覺得文章不錯,就點個

在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