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這首詩很美,就像一幅飄逸的風情畫,境界奇妙動人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河東郡人,世人稱之為“柳河東”、“河東先生”。柳宗元曾任監察御史,後因參與王叔文改革,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眼看政治抱負落空,他內心十分苦悶,只好寄情於異鄉山水,並寫下了許多吟詠永州地區湖光山色的詩篇,《漁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其中“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兩句歷來為後人所玩賞稱讚。

柳宗元這首詩很美,就像一幅飄逸的風情畫,境界奇妙動人

漁翁

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註釋

此詩作於詩人被貶為永州司馬時期。

傍:靠近。西巖:當指永州境內的西山,可參作者《始得西山宴遊記》。

汲(jí):取水。湘:湘江之水。楚:西山古屬楚地。

銷:消散。亦可作“消”。

欸乃:指漁歌,一說指搖櫓聲。

無心:無憂無慮,自由處在。

譯文

夜晚時分,漁翁船靠西山停宿。清晨起來,取水燃竹燒火做飯。

旭日初昇,曉霧漸散,四周悄然既無人聲。漁翁搖櫓,欸乃一聲,青山綠水映入眼簾。

回望天邊,江水滾滾東流。山上白雲,悠然自在舒捲。

漁翁夜晚靠著西山岩石歇息,天亮後他汲取湘水燃起楚竹。日出煙消忽然不見他的人影,只聽得搖櫓歌聲從綠水飛出。回看漁舟已在天邊順流直下,山上白雲漫無目的飄遊追逐。

1.“欸乃一聲山水綠”一句寫法反常但頗有奇趣,請作簡要賞析。

2.“漁翁”形象在詩中有何作用?請作簡要分析。

1.“反常”表現在“山水綠”與“欸乃一聲”本不存在因果關係;山水隨著天色的變化,色彩由黯而明,本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但在詩中,隨著劃破靜空的一下聲響,就永珍皆綠。這不符合生活真實。“有奇趣”表現在:使耳中所聞之聲與目中所見之景發生了奇特的依存關係;“欸乃一聲”使得“綠”字不僅呈現出色彩的功能,而且給人一種動態感;聲響的驟起,不僅使“綠”字有動態,而且給人頃刻變綠的疾速感,令人更覺神奇;於“山水綠”中聞“欸乃一聲”,感覺特別悅耳怡情,山水似乎也綠得更可愛了;聲音和色彩結合而成的境界,清寥而又有幾分神秘;以聲襯靜,於悠閒恬靜的詩境中傳達出作者孤寂的心境。

2.“漁翁”貫穿(或概括或統領)詩歌內容。漁翁作為核心形象,既貫穿起對山水的描寫,又與山水結成不可分割的整體;以“漁翁”自況。漁翁是追慕高潔志趣和超然物外、獨得其樂生活的詩人的化身;寄寓心志,表達心境。漁翁是表情達意的憑藉和載體,表現出詩人渴望擺脫內心的苦悶和抑鬱,並在自然山水中尋找寄託的心境。

創作背景

柳宗元這首山水小詩作於永州(今湖南零陵)。公元806年(唐憲宗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參與永貞革新而被貶永州,一腔抱負化為煙雲,他承受著政治上的沉重打擊,寄情於異鄉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記》,並寫下了許多吟詠永州地區湖光山色的詩篇,《漁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柳宗元這首詩很美,就像一幅飄逸的風情畫,境界奇妙動人

鑑賞

這首山水小詩作於永州,是借景抒情的名篇。全詩寥寥數語便勾勒出一個在山青水綠之處自遣自歌,獨往獨來的“漁翁”形象,藉此表達自己遭貶之後對恬淡安適生活和自由人生的嚮往之情。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描寫漁翁的活動:夜晚依傍西巖歇息,晨起打水生火。雖是簡單的生活場景,但在詩人的筆下卻有種清雅、悠閒的意味。其中“汲清湘”“燃楚竹”本是打水、生火的普通事,但詩人用“清湘”“楚竹”代指“水”和“柴火”,充滿了高雅的情調,似乎象徵著詩中人孤高的品格。

柳宗元這首詩很美,就像一幅飄逸的風情畫,境界奇妙動人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晨霧散盡,太陽昇起,卻沒有看到漁翁的身影,忽然聽到水面上傳來搖櫓的聲響,那搖櫓的正是漁翁,只見他的身影已被這青山綠水所籠罩了。這兩句怪奇,寫“煙銷日出”,卻“不見人”了,忽然“款乃一聲”人在遠方“青山綠水中”。這種奇趣的造語,勾勒出了悅耳怡情的神秘境界,賦予了本詩一種新奇的美感。這兩句最見詩人功力的妙句,是全詩的精華所在。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寫漁翁已經搖船遠去,此時回頭望向天邊,只看見西巖上朵朵白雲無憂無慮,競相追逐。這裡用了陶潛《歸去來辭》“雲無心而出岫”句意。表現了漁翁身後只有“無心”的白雲“相逐”,漁翁孤獨寂寞的心緒顯而易見。

文中看似寫漁翁,實際是寫作者自己。透過對漁翁生活的描繪,抒發了自己孤高的品格及對閒適生活的嚮往之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