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得了無味的茶,過得了無味的生活,這便是有道的人生

偶然在網上看到劉若英嫁給中醫老公鍾小江後的改變,我越發堅信中醫的三觀是準確的。

品得了無味的茶,過得了無味的生活,這便是有道的人生

以前劉若英篤信女人要不斷補水,堅持每天喝8杯水。可鍾小江給她把脈之後問:“你是不是會頻繁去洗手間?偶爾還會耳鳴?總覺得全身乏力、手腳冰涼?不用護髮素就會明顯感覺發質乾枯?”每個問題都問到了劉若英的心坎上。

鍾小江說:“傳統中醫根本沒有所謂的8杯水理論,吃水果、喝粥、喝湯都是攝取水分的渠道,根本不需要每天固定8杯水。身體正常時,多喝水有排毒效果;但身體虛弱時,只能緩慢排毒,大量的水就對身體有害了。因為這些水無法被吸收,只能直接排出體外,而且容易帶走自身津液,久而久之容易傷腎。”

喝茶如果喝錯喝過,也會傷腎。當你越喝越渴,越渴越想喝,越頻繁去廁所時,你的腎臟可能已經吃力了。只怕你的茶,在你的身體里正在進行一場短途旅行,終究不屬於你。而好的茶,進入健康的身體,絕不是過客,而是歸人。

喝茶人不怕吃苦,只要苦後回甘,也不怕苦澀,只要澀後生津,因為唾液是無上至寶,自古就被稱為“延壽漿”。其中多種有益成分,能促進消化,增強養分吸收,他會滋潤你的身體,滋養你的生命。最近雙盤打坐時,每每口舌生津時,就好像喝到一杯好茶,整個人被溫潤著,身體毛孔開啟,自然接收到天地能量的滋養,莫名愉悅,天地真的無時不刻都在滋養人類啊。

很多人追求口舌生津,但生津也有三個山頭等待你去翻越:第一座山、兩頰生津;第二座山、舌面生津;最後一座山:舌下鳴泉。這兩頰生津是因為茶多酚刺激口腔內壁緊縮,形成澀感以及生津。

新鮮的茶品、陳放不超過三十年的茶品,一般屬於“兩頰生津”,但這種生津比較粗野和急促。我們一般喝得普洱茶都屬於這種,邊境地帶的也是,比如越南北部的廖福散茶,泰國鴻泰昌普洱圓茶,7576磚茶,銀毫沱茶,和一些生普。他非常適合急需補充水分的人,也很適合老百姓作為口糧茶。

品得了無味的茶,過得了無味的生活,這便是有道的人生

第二座山是舌面生津,吞嚥後,唾液徐徐分泌出來,不像“兩頰生津”那樣急促強烈,感覺柔和舒服,好像不斷分泌唾液,然後流到兩邊口腔。這種品茗意境,兩頰生津相比之下就要稍遜風騷了。

由“兩頰生津”的急促粗糙,轉入到“舌面生津”的溫潤細緻,就像普洱茶走過的不同的歷史,也代表了不同時代的美學傾向。而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的,也不是尋常百姓茶。比如福祿貢茶,以及紅印、綠印等中茶公司早期普洱茶品。

品得了無味的茶,過得了無味的生活,這便是有道的人生

這已經是很好的茶了,但山外有山,這第三座大山就是舌下鳴泉。比如紅芝普洱茶、同慶老號圓茶,茶湯柔和,入口即化,甚至有香無味。茶湯經過口腔,舌頭下面緩緩生津,不斷湧出小泡泡。因為茶多酚已經氧化,不能刺激口腔,取而代之的是無味無為的奇妙感覺。

聽說故宮博物館館藏的50年的老普洱,拿出來一泡,湯色濃郁,但喝下去卻像白開水一樣無味,讓人無比失望,但是轉瞬便舌下鳴泉,讓人回味一世。當你一步一個腳印翻越這三座大山後,再回首時,發現,普洱茶就是歲月的印記。真正的藝術就是忽視藝術的。年輕時,追求有味,漸漸的,就會追求無味,因為無味乃是至味。

老子說:“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如果品得了無味的茶,過得了無味的生活,那麼恭喜你,已經上“道”了。

(此文原創。責任編輯:二珊)

品得了無味的茶,過得了無味的生活,這便是有道的人生

頂部